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09-23,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4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并在线发表于Am Coll Cardiol,该指南诠释了2007年以来NSTE-ACS治疗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对2007版指南的全面更新,要点如下。1、采用NSTE-ACS替代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的是强调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在病理生理学上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问题包括症状不典型、合并危险因素多、临床证据不充分。老年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减少死亡或心肌梗死绝对和相对危险度,长期随访显示其改善生存和症状的优越性。老年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主要获益来自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重复血运重建;再灌注及时性和可行性是挽救濒危心肌和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心源性休克、时间延搁、合并病等因素,多数情况下倾向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是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病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非Q波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AMI、无ST段抬高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分别占90%、20%~40%和10%左右.对于ST段抬高的AMI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的疗效已成定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是否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药物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是决策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机的基石.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ST段抬高的最常见原因为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早期复极以及室壁瘤.这些情况可能被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引起不应该的溶栓治疗或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因此,要熟悉非急性心肌梗死性ST段抬高的心电图线索才有助于与真正的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是造成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溶栓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较低,死亡率较高[1].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有效的拮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死亡率[2].我们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褚熙  王艳清 《山东医药》2010,50(5):101-103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其主要临床类型。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为ST段抬高型ACS(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前者多演变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均制定了ACS治疗指南,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也为其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分层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在这一急性缺血谱中,如为冠状动脉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即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数衍变为Q波心肌梗死);如为非闭塞性血栓形成即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大多数衍变为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紧急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明显降低这些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死亡率.然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危险度极不相同,早期进行危险分层,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热点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是国内外医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鉴于近年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和新指南的公布 ,其治疗策略不断更新 ,本期部分文章将围绕ACS的治疗进行讨论。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一、STEMI的再灌注治疗应迅速对所有STEMI患者进行评价 ,尽快制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恢复闭塞冠状动脉的血流 ,措施包括溶栓和介入治疗。欧[1] 、美[2 ] 指南推荐从病人到达医院至溶栓开始时间应控制在 30min以内 ,或到达医院至经皮冠状…  相似文献   

9.
2007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2个最新指南相继颁布,分别由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在各自2002年版指南基础上重新修订,汇集了近5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更规范的指导临床实践.现重点阐述ESC 2007年指南所建议的NSTE-ACS的处理步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ST段抬高组)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非ST段抬高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T段抬高组起病急,主要以剧烈胸痛为主,就诊时间较早,非ST段抬高组首发症状多样。ST段抬高组总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ST段抬高组(P<0.05)。与ST段抬高组比较,非ST段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较多,3支病变、侧支循环比例较高(P<0.05,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起病急,并发症多,影响心功能,应积极尽快实施血运重建,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但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往往较重。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与起病急缓、透壁性心肌坏死范围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