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0cm~6.0cm×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7.0cm×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臂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前臂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5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6.0cm×3.0cm,最小为2.5cm×3.0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年,皮瓣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游离前臂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同指供区掌指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32例36指,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9~46岁,平均27岁。外伤32指,受伤时间1~4h,平均2.5h;肿瘤切除4指。皮肤缺损位于手指近节6指,中节6指,末节24指;位于指掌侧20指,指背侧16指。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3.0cm×1.2cm。以掌骨头、近节或中节手指中点为旋转点,分别于掌、指背侧切取岛状筋膜蒂皮瓣,逆行移位修复36个同指皮肤缺损。切取皮瓣范围2.5cm×1.0cm~3.5cm×1.5cm。结果32例3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红润、质地柔软、外形饱满,两点辨别觉6~10mm。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手指运动功能优26指,良10指。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一期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延长血管蒂指背动脉皮瓣一期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6年8月,采用延长血管蒂的指背动脉皮瓣修复16例手指、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1例,女5例;年龄15~55岁。电锯伤8例,轧面机挤压伤3例,梳棉机撕脱伤2例,创伤后瘢痕挛缩畸形3例。缺损范围3.0cm×2.0cn-7.5cm×1.8cm。1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8h,3例为择期手术。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5cm×2.5cm~8.0cm×2.0cm。供区创面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16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口均I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6.0~8.2mm,平均7.1mm。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延长血管蒂指背动脉皮瓣切取简便,成活率高,既可单独应用修复较小创面缺损,也可与邻指背侧动脉皮瓣联合应用,切取双叶皮瓣,修复较大创面缺损,为临床修复手掌、手指部缺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游离前臂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 010年5月,收治12例12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7~35岁,平均24.5岁。机器挤压伤3例,电刨伤5例,电锯伤4例。示指7例,中指4例,环指1例。创面缺损范围为3 cm×2 cm~4 cm×2 cm。受伤至手术时间3~8 h,平均4 h。采用大小为3.5 cm×2.5 cm~4.5 cm×2.5 cm的游离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将皮瓣携带的骨间背侧动、静脉与受区指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指背静脉或掌背远端浅静脉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7 d,1例皮瓣近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半均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局部无臃肿,耐磨无溃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3 mm。术后6个月手指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4例,良6例,可2例。结论应用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幼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成人的解剖差异及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3月~2006年1月应用不带腓肠内侧皮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岁7个月~5岁。摩托车等致伤5例,铡草机致伤1例。均为足跟部软组织逆行撕裂,其中3例跟骨骨骺外露,1例跟骨骨骺外露伴跟腱外露,1例跟骨外侧外露,1例足背近端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创面范围3cm×2cm~6cm×5cm。切取皮瓣范围3.5cm×2.5cm~7cm×6cm,急诊手术1例,伤后5~15d手术5例。结果术后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足踝功能满意。结论不带腓肠内侧皮神经的幼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仍有足够的血运,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修复幼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拇趾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1994年1月~2006年1月,分别采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128例。其中男79例,女49例;年龄16~48岁,平均28岁。拇趾趾背缺损36例,趾腹缺损29例,脱套伤38例,合并足掌、背缺损25例。创面范围3cm×2cm~15cm×5cm。病程:急诊手术31例,伤后3d~1个月77例,1个月以上20例。合并趾骨及跖骨骨折67例,合并骨髓炎11例。应用带蒂皮瓣移位修复105例,范围3cm×2cm~7cm×4cm;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范围5cm×3cm~15cm×5cm。结果带蒂皮瓣均成活,边缘部分坏死6例,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游离皮瓣23例均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其中15例外形较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97例获随访6个月~2年,步态正常,均无溃疡发生。结论选用适宜的皮瓣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能较好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保留足的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内侧逆行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 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手外科收治6例8指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男5例7指, 女1例1指, 年龄18~48岁。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2.5 cm×2.0 cm, 应用足内侧逆行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足部内侧, 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 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 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皮瓣不倒置, 切取面积2.5 cm×1.8 cm~2.8 cm×2.2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通过微信建立随访群进行随访。结果术后8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 平均8个月, 皮瓣外形优良, 质地与厚度同受区基本一致, 患者自身对患指美容外观满意度较高, 患指康复后的关节活动度与功能水平与健侧基本持平。结论足内侧皮肤较厚, 与手部皮肤质地相近, 术后外形、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 可以作为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逆向移位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拇趾皮肤缺损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岁。撕脱伤4例,重物砸伤3例。拇趾末节趾腹缺损1例,近节腹侧缺损4例,拇趾残端皮肤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5cm×2.0cm~6.0cm×4.0cm。病程2h~1个月。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6.5cm×4.5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5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分别于术后2d和3d出现0.5cm×1.0cm水疱,均于2周后脱痂皮愈合。供受区切口均I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好,两点辨别觉为5~12mm,无溃疡或磨损,行走无影响。结论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返支相互串联吻合为皮瓣血管轴,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形状在手背设计皮瓣逆行旋转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示指指端缺损3例,环指指端缺损2例,示指背侧缺损2例,掌侧缺损1例,中指中节环形缺损3例,示指远节环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6.5 cm×7.5 cm,最小2.5 cm×1.5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mm,感觉良好.结论 皮瓣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旋转弧度长,供区损伤小,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设计切取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46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25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1例,皮肤缺损范围为1.5 cm×2.5 cm~3.0 cm×6.5 cm,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和切取皮瓣。结果本组4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小切口放血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供区无并发症。结论应用游离趾腓侧皮瓣或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部良好的外观与功能。趾腓侧皮瓣皮肤质地、外观更接近正常手部掌侧皮肤;腓动脉穿支皮瓣可根据手部创面大小灵活切取,二者均可作为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期修复多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2000年5月~2006年2月,采用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多指指端缺损14例35个皮瓣。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5~48岁。损伤原因:挤压伤3例,撕脱伤5例,切割伤6例。指端缺损:2~5指1例4指,2~4指或3~5指5例15指,2个手指8例16指。缺损范围1.5cm×1.5cm~3.0cm×2.0cm。皮瓣切取范围1.6cm×1.6cm~3.2cm×2.2cm。结果14例均获随访6个月~4年,手指外观满意。吻合指背神经皮瓣患者1~2个月感觉恢复,无痛觉过敏,两点辨别觉8~10mm;未吻合指背神经皮瓣者4~5个月感觉逐步恢复,两点辨别觉9~12mm,触痛觉及放电感减弱或消失。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22指,良11指,可2指,优良率94.3%。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满意,是治疗多指指端同时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16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24~74岁,平均41岁。软组织缺损原因:瘢痕挛缩切除后1例,机器绞压伤15例。拇指3例,示指5例,中指4例,环指2例,小指2例;手指掌侧缺损4例,背侧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 cm~10 cm×3 cm。于前臂掌侧设计并切取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皮瓣完全游离前在显微镜下剔除部分脂肪组织,并结扎皮瓣内2根静脉间的所有细小分支,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3.5 cm×2.5 cm~10.5 cm×3.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1例)或直接缝合(15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出现轻度至中度肿胀,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自行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皮瓣质地软、耐磨,外形满意。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单丝触压觉测试为2.83~4.56 g,平均4.01 g;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20 mm,平均12 mm。结论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通过改善动脉化静脉皮瓣内的动静脉分流,减轻术后静脉回流不畅,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足内侧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2月~2003年5月间共为11例13指行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移植,男8例10指,女3例3指,年龄18~58岁,平均32岁。8个皮瓣用于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其中修复手外伤后手指掌侧皮肤缺损6指,并指畸形分指后手指侧面骨外露1指,电击伤后手指掌侧瘢痕挛缩及屈肌腱缺损1指;5个皮瓣与第二趾甲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修复手指脱套伤或再造手指,其中外伤后示指中远节脱套伤1指,示、中指全长脱套伤各1指,示指中远节断指再植后坏死2指。皮瓣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血管蒂,以足舟骨结节的最高点与第一跖骨头胫侧缘连线为轴线,在足内侧设计微型皮瓣,皮瓣的血管蒂分别与指动脉及指背静脉吻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6个月,平均21个月。本组共行13个足内侧微型皮瓣及5个第二趾甲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13个足内侧皮瓣中12个完全成活,1个部分坏死。皮瓣面积最小为2.5cm×3cm,最大为6cm×4cm。3个用于修复指腹缺损的足内侧皮瓣,切取时携带了隐神经的分支并与指神经吻合,术后皮瓣的两点分辨率为7~9mm;其余10个未携带感觉神经。移植后皮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手指皮肤尤其是手指掌侧皮肤相似,再造后的手指外观逼真。结论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是修复手指尤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们应用含有U或V型静脉干的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8例24块皮瓣,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24块皮瓣,2块皮瓣修复虎口,9块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的皮肤缺损,其余13块均用来修复手指掌侧的皮肤缺损.皮瓣面积:3.0 cm×2.5 cm~10.0 cm ×5.0 cm.皮瓣移植到受区后血管吻合方式:动脉逆行静脉顺行21块,动脉顺行静脉逆行3块.供区面积小的直接闭合,较大的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16.
急诊V-Y推进皮瓣术治疗手指末节缺损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采用V-Y推进皮瓣术治疗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4例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0.3 cm×0.9 cm~0.7 cm×1.2 cm)的患者急诊采用V-Y推进皮瓣术修复指残端。结果 34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30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33例成活皮瓣感觉良好;1例出现皮瓣完全坏死,行末节截指治疗。1例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后痊愈,皮瓣成活。结论急诊V-Y推进皮瓣术治疗手指末节残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既保留了患指的功能和外观,又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邻指带皮蒂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这种技术修复1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为2.8cm×1.6cm~3.4cm×2.0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皮瓣局部出现张力性水泡外,其余皮瓣均无静脉回流障碍.结论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静脉危象发生率低和提供足够皮肤覆盖等优点.结论适用于伤指远指间关节附近的软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伴肌腱同时缺损的修复方法和效果. 方法 根据手指皮肤软组织及肌腱缺损情况,在同侧前臂远端以掌长肌腱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内包含掌长肌腱和2条纵向并行的静脉.将皮瓣的脂肪全部清除,保留皮瓣的真皮下血管网,然后显露并切断2条静脉之间的微小交通支,保护腱周血管网,注意避免掌长肌腱与皮瓣分离.皮瓣顺行放置手指创面,皮瓣的掌长肌腱修复手指的肌腱缺损.在放大1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皮瓣的1条静脉远端或近端与伤指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另一端结扎;另1条静脉近端与指背或指腹静脉吻合,远端结扎.应用带掌长肌腱的改进双干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及肌腱缺损5例5指. 结果 术后5例皮瓣均成活,经4~22个月随访,皮瓣生长良好,柔软、弹性好,按TAM法疗效评定,优1例,良3例,中1例. 结论 带掌长肌腱的双干型改进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伴肌腱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指静脉皮瓣有三种,第一种是皮瓣两端的静脉与指静脉相接;第二种是皮瓣两端的静脉一端与指动脉相接,另一端与指静脉相接;第三种是皮瓣两端的静脉分别与手指同侧的近远端指动脉相接。作者自1985年起,共作13例静脉皮瓣于手指外伤患者,用第三种方法作7例,该7例效果良好。 7例(17~51岁)中2例在断指再植术时用静脉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同时用皮下静脉修复指动脉;另5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和同侧指动脉缺损。皮瓣大小1.0×1.0cm~4.5×3.0cm。3例皮瓣取自足背,4例取自前臂远端屈侧。1例取自足背的皮瓣发生浅表坏死,另1例取自前臂远端屈侧的皮瓣发生部分坏死。作者较详细地报告了5个病例,该5例均有骨、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示、中指掌侧软组织缺损3例,中、环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示指掌、桡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单个创面缺损面积2.5 cm×1.5 cm~4.0 cm×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2.0 cm~10.0 cm×3.0 cm, 均为急诊一期修复。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神经3例5指;修复指深屈肌腱2例2指。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例,予创口拆线,湿敷肝素,创口持续缓慢渗血,3 d后静脉危象解除。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2.8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手指感觉恢复S3~S3+,静态TPD为7~12 mm,未行神经修复的术后半年皮瓣逐渐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