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技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2例术前活检证实为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患者,应用TPS计算出放射源-125I粒子在瘤灶区的剂量分布,绘出等剂量曲线及适形粒子分布图并制定治疗计划,通过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即刻CT扫描验证,术后2 mon复查CT检查肿瘤情况。结果:植入病例全部一次性成功。无气胸、出血、死亡等并发症。结论:FPS立体定向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单纯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观察组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热疗,评价2组临床受益率、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受益率为91.30%,对照组为60.86%,观察组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60%,对照组为52.17%,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各组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客观疗效及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均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术中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精确制定等剂量曲线,在CT引导下根据治疗计划将125Ⅰ粒子植入到预定位置.比较术后患者肿瘤大小、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后CT复查,44例患者病灶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效变(NC)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79.6%.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肺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科  李卫 《四川医学》2011,32(1):32-34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7年3月,82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术中不能切除的肺癌患者纳入分析,分为常规放化疗组、碘~(125)Ⅰ粒子综合治疗组、单纯碘~(125)Ⅰ粒子植入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精确制定等剂量曲线和制定计划,治疗的肿瘤全部靶区位于90%等剂量曲线之内。在CT或术中根据治疗计划进行肿瘤穿刺,将~(125)Ⅰ粒子植入到预定位置。比较术后患者肿瘤大小、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25)Ⅰ粒子综合治疗组术后1个月比较肿瘤大小,有效率(CR+PR)88.09%。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有明显变化(P〈0.05),中位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常规放化疗组(P〈0.05)。单纯碘~(125)Ⅰ粒子置入组肿瘤大小明显好于常规放化疗组(P〈0.05)。生存率优于常规放化疗组,处于统计学边沿水平。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生活质量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韩冰  王飞  李志民  刘炜炜 《吉林医学》2010,31(31):5592-5593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吞咽、语言功能和面容。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因此丧失了手术机会;另有一些患者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或惧怕手术或顾虑影响面容而拒绝手术治疗。作者应用125碘(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I125插植治疗,术前经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精确计算I125籽源植入数量及分布,确定植入肿瘤的导针位置、方向,实施I125插植治疗。表浅的肿瘤直接插植治疗;深部的肿瘤在CT立体定向扫描,通过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核素I125粒子,并进行效果验证。结果:3例患者肿瘤均明显缩小,张口度增加,生存期延长。结论:碘(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口腔颌面部肿瘤体内低剂量、持续、无间断照射,手术创伤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结果 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2例、没变化(NC)2例、进展(PD)1例。结论(125)I粒子植入作为常规放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局部控制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适形放疗加用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盆壁复发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盆壁复发肿瘤患者(宫颈癌15例结直肠癌8例)共27个病灶采用计算机立体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行125Ⅰ粒子立体周边插植植入术后一周内开始适形放疗治疗,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 结果 疼痛缓解率91.3%.下肢水肿缓解率90.9%.CR 56.5%,PR 34.8%,NC 4.3%,PD 4.3%.1例患者治疗区域肿瘤无变化对侧盆壁及腹膜后出现新生转移灶.结论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联合适形放疗治疗盆壁复发肿瘤安全、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近期疗效满意远期临床疗效尚需选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新近研究并得到发展的癌症术中(微创)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体内粒子植入)是组织内植入放射源与三维成像技术相结合,补充了传统外照射中依赖昂贵大型设备的不足,也解决了外照射一次性致死剂量、患者承受能力和肿瘤部位的限制,提高局部照射剂量,扩展了肿瘤的放射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也实现了手术预防的同步进行,同时由于应用了计算机三维剂量计算和B超、CT引导自动置源等技术,达到肿瘤区域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低剂量,使治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29-32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较少,放射性肺炎占24.1%(14/58);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8例占13.7%(8/58)。白细胞下降Ⅰ级占15.5%(9/58),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副作用小,是非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疗效好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42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膜瘤患者进行详尽的影像学随访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和分析其疗效.结果 428例脑膜瘤中,影像学诊断167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61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82例,颅底211例,脑室内23例,其它部位112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平均周边剂量12.5Gy,平均中心剂量26.3Gy,剂量曲线40%~50%.随访2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病灶明显缩小57例(13.3%),病情稳定297例(69.4%),病灶增大6例(1.4%),其中43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7例肿瘤血管染色明显减少.59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发现脑膜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和肿瘤间质增生.治疗后68例(15.9%)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能通过其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减少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多数脑膜瘤产生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手术治疗中出血以及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的治疗作用.对于无法或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复发性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陀螺旋转<'60>Co立体定向放疗系统(陀螺刀)在局限性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转移灶≤4个且最大径≤4 cm脑转移患者102例,使用陀螺刀立体定向治疗.结果 全组局部控制率95.0%.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平均11个月,第1、2年生存率分别是45%和14.3%.放射性副作用极少.结论 陀螺刀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盆腔转移瘤多为继发性肿瘤,一般患者都缺乏手术指征,因此,降低局部压迫症状、减少患者疼痛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肿瘤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放射性离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降低局部复发的肿瘤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手术或微创方式把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到肿瘤实体内,实现对病变组织的低剂量、持续性、长时间的放射治疗,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本文总结本科2007年10月采用的经CT引导下的放射性125Ⅰ粒子立体种植盆腔转移瘤患者5例,评价其8周疗效,探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立体放疗在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志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4,33(7):1000-1001
目的比较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效果. 方法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对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26例(治疗组),采用以立体定向放疗为主加单药化疗(或不加)的综合治疗,与同期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加化疗的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53.85%、38.46%和53.33%、36.67%、26.67%,差别不显著(P>0.05) ;但在相同带瘤生存的情况下,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7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生理特点,采用以立体定向放疗为主加单药化疗(或不加)的综合治疗,既可保证患者的生存时间,又可提高其生存质量,符合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患者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旁路手术加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的10例晚期胰腺癌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患者术后生活和生存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最好采取开腹术式,直视下粒子植入加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实时检测粒子植入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手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术中加大肿瘤背侧的照射剂量有利于缓解患者腹背部疼痛;手术应先行放射性粒子肿瘤内植入,后做消化道重建.  相似文献   

15.
万跃  谭兵  黄锣  樊春波  王颖  吴永忠 《重庆医学》2013,(24):2852-2853,2856
目的对比研究立体定向放疗(S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至2011年间本科收治的74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脑转移病灶数小于或等于3个、单个病灶小于或等于3cm),分别接受单独三维适形放疗或单独立体定向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局部控制率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5%、79.6%,两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T是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与常规放疗相比,局部控制率、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差异,放疗不良反应无增加,但治疗时间较3D-CRT更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比较治疗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质量变化、主要症状改善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后,86%~93%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质量表现稳定或提高,疲乏、纳差、疼痛等主要症状改善.肿瘤总缩小好转率为72%,稳定率14%,病情进展率14%.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控制肿瘤增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脊柱旁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0例脊柱旁转移癌患者,局部麻醉,术前行CT扫描,层厚5mm,将图象传送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治疗计划。治疗靶体积(PTV)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放1mm,粒子活度0.5mci~0.7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15~145GY。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植入术,平均历时3~5h。粒子植入数目为10~88棵。中位粒子数29颗。8例患者疼痛缓解率100%,疼痛完全缓解率89%,肿瘤1年局部控制率70%。无临床相关并发症。结论:经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碘125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脊柱旁转移癌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可以作为姑息治疗脊柱旁转移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伽玛刀是应用立体定向系统把高能伽玛射线焦点准确汇聚在颅内病灶内进行大剂量照射肿瘤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但随着颅内肿瘤经伽玛刀治疗数量的增多,发生放射性脑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加,其发病率高达0.5%~25.0%[1],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伽玛刀放射治疗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程为进展性,一旦发病即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剂量、放射有效范围等,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最佳数量,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超声检查粒子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腹股沟淋巴瘤4例,腮腺恶性肿瘤9例及甲状腺恶性肿瘤6例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19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