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抗体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已有很长历史,随着抗体立体结构的阐明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抗体从最初的鼠单抗发展到鼠单抗人源化改造、基因工程抗体,人源化抗体。同时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抗体性能,使之有效到达靶部位,提高抗体效应功能。因此,抗体药物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市场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4,(4):15-17
继重组蛋白领域的商业成功之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正掀起生物技术工业近二十年来的第二次创新高潮。2002年,全球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市场较2001年增长37%,达到了54亿美元。其中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它们的年增长率高至43%,销售额为38亿美元;其次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们的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年增长率约29%。 相似文献
4.
治疗性抗体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亲和力低和半衰期短等,随着转基因小鼠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成熟,人源性治疗性抗体飞速发展,在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减轻移植排斥反应、体内定位诊断、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治疗性抗体在肿瘤及免疫、移植等疾病中的治疗应用及人源性治疗性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现的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鼠杂交瘤是单克隆抗体的第一个可靠来源,但是临床反复应用会导致抗鼠免疫反应.临床上理想的抗体应该是完全人源化的,而人源单抗的生产在技术上难以克服融合率低、建株难、不稳定、产量低、人体不能随意免疫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抗体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现有优良的鼠单抗的基因,减少抗体中的鼠源成分,尽量保留原有抗体的特异性,此技术主要是将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同DNA重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基因的水平上将免疫球蛋白分子进行重组后导入转染细胞后表达,基因工程抗体是继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之后的第三代抗体.本文主要介绍基因工程抗体的进展情况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杂交瘤技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产生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小鼠脾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且产生的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经历了鼠源性、人源性和全人化抗体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制备人源抗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单克隆抗体,并对该抗体的效价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人脂多糖结合蛋白(human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hLBP)为抗原,以人源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经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反应后,筛选出3株抗人LBP阳性克隆株,抽提其质粒、切除geneⅢ、自身环化并电转入XL1blue后,以IPTG诱导分泌表达可溶性抗体,通过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抗体库被浓缩8.16×104倍,获得3个与LBP结合能力较强的单克隆菌株,其中结合力最强者产生抗体活性为106。结论成功获得针对人LBP的Fab抗体,经初步鉴定具有较高效价,为下一步研究该抗体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单克隆抗体从问世到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基因工程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可研制出性能和特点各不相同的高效治疗性抗体,如增强效应功能的全长抗体、传递细胞毒作用的免疫毒素、抗体与细胞因子连接的融合蛋白,以及锚定多种受体的双特异抗体等。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来治疗性抗体工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牙髓血管再生术因其在促进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和牙根生长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口腔临床治疗应用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数研究支持血管再生与牙根周围的细胞有关,该技术多选用因龋坏、外伤造成牙根发育中断的年轻恒牙,需经过充彻底的根管消毒、诱导血凝块的形成和严密的冠方封闭等步骤,其中所需的冲洗、消毒和封闭的材料,对血管再生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就牙髓血管再生术的机制、关键步骤、材料选择、预后和适应证方面对近年的牙髓血管再生术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能使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角膜疾病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新技术和新器材的使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逐渐转向角膜成分移植,角膜成分移植是以组织成分移植置换角膜中有病变的部分,从而提高角膜供体材料的利用率,大大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和散光等并发症。本文对角膜成分移植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并发症及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动用自制t-PA单克隆抗体建立t-PA:Aa夹心ELISA法。结合t-PA:A、PAI:A测定,对50例正常人,87例肝病,47例冠心病和19例深静脉血栓 成患者的血浆t-PA:Ag、t-PA:A、PAI:A水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单克隆抗体法测粪便隐血试验的可靠性。方法:应用WH试纸法。结果:此法只对人血红蛋白呈阳性反应,而对七种动物,八种蔬菜及八种动物血清呈阴性反应。人血红蛋白不同浓度试验证实Hb含量在0.0000625g/L时伤呈阳性反应。结论:应用单克隆抗体法测便隐血试验特异性强、灵敏性高、操作简便、报告快速,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亟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富含血管且高度表达促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策略。贝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是一种以VEGF为靶点的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型靶向药物,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失败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倍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0):1047-1049
抗体作为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很长历史,其间曾几经周折,但随着抗体立体结构的阐明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进行鼠抗体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从中获得人源抗体,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获得人源抗体。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抗体性能,使之有效地到达靶部位,或提高抗体的亲和力,或提高抗体的效应功能。因此,在对疾病发生机制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治疗性抗体前景看好,它们将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