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最高,16~20岁组最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 [方法 ] 2 0 0 3年抽取部分县 (市、区 ) ,对不同年龄组部分健康人群进行血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检测。 [结果 ]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 3 9 74% ,几何平均滴度(GMT)为 1∶60 5 3 ;白喉抗体保护率为 81 17% ,抗体几何均值为 0 43 6IU/ml;破伤风抗体保护率为 71 46% ,抗体几何均值为 0 13 9IU/ml。 [结论 ]百日咳保护率较低 ,15岁以上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效果,为相应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每个年龄组各抽取25~40人采集血,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测定。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7.55%,抗毒素平均含量为2230.405mIU/ml;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7.68%;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87.55%,达到保护水平者占68.24%,GMT为1∶641.2;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为87.98%,GMT为1∶82.7;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6.57%,抗毒素平均含量为0.798IU/ml。结论麻疹、乙肝、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的基础免疫接种有效,但是应亟待提高青少年及成人的乙肝、百日咳和破伤风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5年对6月龄~35岁1193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90.2%,其中<8月龄婴儿最低,为5.0%;其余各年龄组均90%,<8月龄组与其他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05).从抗体水平分析:健康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10.1,各年龄组GMT介于1:104~1:1955之间,<8月龄婴儿最低,为1:104;1~3岁组最高,为1:1955;其余各年龄组均1:500.[结论]经分析我市目前不会出现大的麻疹暴发流行,但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消除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少年人群白喉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白喉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和被测人群,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白喉毒素抗体,结果用χ2和F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为80.85%,白喉抗毒素几何平均抗体滴度(GMT)为1∶11.7 559,白喉抗毒素平均含量(ATC)为0.058 IU/ml.抗体水平比较分析,年龄组中最高者是9~11岁组(96.67%),最低者为12~14岁组(50.00%);县城高于乡村,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福县健康青少年人群的抗白喉抗体水平较高,能够有效防止白喉流行.  相似文献   

6.
刘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81-1782
目的了解白山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血清抗体水平。方法在全市6个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八道江区,对0~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80.0%,白喉IgG抗体阳性率为68.10%,新生儿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49.52%。不同年龄组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人群免疫水平监测,考虑对成人进行加强免疫[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评价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对青州、寿光2市采取划片轮转的方式,每个市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月龄至60岁人群80人,全市共抽取319人,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68.5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26.14,免疫成功率为79.66%;白喉抗体保护率为83.70%,抗毒素含量为0.1326 IU/ml,免疫成功率为90.00%;破伤风抗体保护率为86.52%,抗毒素含量为0.1472 IU/ml,免疫成功率为90.00%;3种抗体保护率均以2~4岁和15~19岁人群较高,20岁以上人群较低,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较白喉和破伤风低,2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抗体中百日咳抗体保护率最低为68.57%,抗体水平较低,平均为1∶326.14;20岁以上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保护率较低,为68.18%~75.00%,抗体水平较低,抗毒素平均值分别为0.0398 IU/ml~0.1606 IU/ml。应加强疫苗在保存、运输、接种等各个环节的冷链管理,确保疫苗效价;开展成人白破二联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免疫水平。方法  1 999年在广州市 5个区 (市 )随机抽取 2~ 4岁 ,6~ 8岁 ,1 3~ 1 5岁 ,2 5~ 39岁 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 975份血液标本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 (ELISA)、间接血凝 (IHA)、凝集反应等免疫方法检测麻疹、白喉和破伤风、百日咳的抗体。结果 受检人群中的麻疹、白喉、破伤风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4 8%、89 1 %和 87 1 % ,前者的抗体GMRT为 1 388 2 8,后二者平均抗毒素分别为 0 1 3IU/ml、0 2 0IU/ml;百白咳抗体阳性率高达 97 6 % ,但抗体保护率 ( 44 2 % )及GMRT( 1 86 50 )较低 ;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广州市 2~ 39岁人群对麻疹、白喉和破伤风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 ;百日咳抗体水平低 ,需规范接种 ,确保有效免疫 ;为消除白喉流行的隐患和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应加强成人白喉和孕妇破伤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评价白喉类毒素接种策略效果。【方法】2010—2013年在该区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喉抗体,比较不同人群白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共调查1 029人,白喉IgG抗体GMT为0.325 IU/mL。白喉IgG抗体滴度达到部分保护水平(≥0.01 IU/mL)者1 003人,阳性率为97.47%;达到安全保护水平(≥0.1 IU/mL)占70.36%;达到长期保护水平(≥1.0 IU/mL)占35.57%。上海市户籍和外地户籍之间白喉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P0.05;t=2.787,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白喉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2,P0.001)。各年龄组GMT在0.029 IU/mL(30~岁)~1.526 IU/mL(5~岁)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白喉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00,P0.001)。【结论】上海市嘉定区白喉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可真实反映该区白喉常规免疫的接种效果,初中三年级白破(DT)疫苗接种效果显著,可考虑青少年或成人适时接种1剂次含白喉类毒素成分的疫苗以维持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鄞州区健康人群破伤风抗毒素免疫水平 ,为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间接血凝法检测健康人群破伤风抗毒素水平。[结果 ]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为 97 3 % ,破伤风抗毒素几何均数 (GMT)为 0 0 5 68IU/ml。各年龄组之间GMT差异显著 (P <0 0 1)。不同性别间阳性率相近 ,育龄期妇女阳性率为 92 1% ,GMT为 0 0 171IU/ml。 [结论 ]对 >2 0岁的成人尤其是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采取加强 2剂的免疫策略 ,以有效地控制或消除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