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洁 《西部中医药》2009,22(7):33-34
惊风即惊厥,是小儿最常见危急证候之一.凡临床具有频繁抽筋伴有意识不清者,皆称惊风.多见于1~5岁的幼儿. 1 历代对小儿惊风的认识 惊风一名,首见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以心主惊、肝主风的理论对小儿惊风进行了论述.<古今医鉴>将惊风归纳为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和惊、风、痰、热四证.<婴童百问>和<证治准绳>中又将惊风分为急、慢惊风和慢脾风三类.  相似文献   

2.
杨养贤  郝亚宁  张键  邓景元 《陕西中医》2000,21(12):573-573
“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对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中对小儿惊风证治之见解独特,治要精当,使我们小儿急诊临证颇受启迪。急惊风的形成历代医家各有论述,如张景岳道:“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气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热客于心隔间,则风水相搏,故其形证急暴而痰火壮热者是为急惊”。吴谦又道:“有因目触异物,耳间异声,神气散乱而生者”。钱仲阳、吴鞠通则更强调感受外邪是导致急惊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小儿急惊之因不外乎痰、热、惊、风,其病变与心、肝二脏关系…  相似文献   

3.
小儿惊风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本症多由外感风寒,内挟宿食,生痰化热,热急生风所致,或因致惊未尽,正气已虚,为半虚半实,或因正气耗竭,脾肾阳微或近于“纯阴无阳”等症。笔者自1975~1985年,采用针灸辨证治疗小儿惊风84例,其中急惊风31例,慢惊风29例,慢脾风24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季文 《新中医》1993,25(10):50-52
惊风一证,是以抽风为主要证候的总称。常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起病突然,来势凶猛,变化迅速,为儿科急重症之一。正如《幼科释迷》所云:“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北宋钱氏始以“心主惊风属肝”立论。创立惊风病名,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种类型,他认为急惊风是由于热甚生风,慢惊风是由于脾  相似文献   

5.
喻嘉言儿科学术观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嘉言为我省明末清初著名中医学家,精通临床各科,擅治疑难大证,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医学3书。其在伤寒、温病、内科杂病方面的学术特点,多有评价,但其在儿科方面的学术见解,却少专论。本文对此,略予探讨。1 辟“惊风”病名,力正其误考宋代以前,尚无“惊风”病名,只有“惊痫”之称。至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始提出小儿急、慢惊风之名。其后医家多宗其说而有所发挥,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立五脏寒热虚实阴阳之惊风辨治原则,南宋刘日方《幼幼新书》又创“慢脾风”、“慢肝风”等病名,明代虞抟、万全…  相似文献   

6.
徐正莉 《新中医》2007,39(3):83-84
钱乙(字仲阳)是北宋中医儿科大家,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钱乙创立了小儿五脏证治法则,即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重视面部望诊即面上证与目内证;详细论述了传染病,并对麻疹、天花进行鉴别;并指出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急惊风属阳、热、实证,治以凉泻,慢惊风为阴、寒、虚证,治以温补;善于应用古方,创制了五脏补泻之名方,如泻白散、泻黄散、七味白术散、异功散、导赤散、泻青丸、六味地黄丸等。其学术贡献对宋代以后的河间、易水、温补、温病等主要学派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试从两方面引申和探析心无热不惊、肝无风不动之理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和深入挖掘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中小儿惊风诊治特点及学术经验,我们认为,王肯堂论治惊风,必理清病因病机,施以不同治法;通治之法多以化痰通窍为主,急惊多施凉泻之法,慢惊多施温补之法;惊风发作时,据脏腑当旺之时,顺势行施补泻;惊风发病,阶段不同,治法各异;急惊以搐搦之症辨别病势顺逆,慢惊病位在脏在腑可判断疾病预后;急惊用药,多从不同阶段分析从而选方用药;慢惊用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依证化裁;慢脾之病,药当回阳,附子宜之;惊风兼症,特色鲜明;治法多样,巧用灸法,对指导中医儿科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儿惊风是儿科临床四大病症之一,又称惊厥瘈症,惊癇,抽风等。一至三岁儿童多易发病,其原因乃儿童稚幼之体,气血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易因受外感风邪,惊怖或饮食积聚等因素引起此病。惊风其证名首见于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将该症分为急惊风、慢惊风。历代医家著述甚多,病因不外乎风,热、痰、惊。临床以惊风八候进行辨  相似文献   

9.
<正> 一、惊风病名创立经过惊风是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隋唐医书开始专立儿科,但混惊风病于痫证中,北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以心主惊、肝主风立论,创惊风病名。谓:“急惊为热甚则生风。体必阳盛阴虚。”其症状:潮热、抽搐、目上视、牙关紧闭、颈项急、手足动摇等。明清医家,如万密斋、王肯堂、喻嘉言、陈飞霞、吴鞠通、石芾南、《医宗金鉴》等,据钱氏之说,  相似文献   

10.
慢脾风是小儿惊风的一种,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系由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临床以精神萎靡,昏睡露睛,面色苍白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蠕震颤为主要表现。导师在临证中用温胆汤及小建中汤加减抑木扶土,治疗慢脾风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儿科学一、简述急、慢惊风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原则。 [解] 惊风,为儿科四大证之一。以频繁的抽搐和意识不清为临床主要表现。该病依据发病之缓急、证候之虚实而分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其中,急惊  相似文献   

12.
“目连答刂”是指不停的眨眼 ,两肩微耸 ,两手下垂 ,时复动摇与抽动。古代中医文献并无抽动 -秽语综合征病名的记载 ,但其相似的症状有描述 ,如《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曰 :“凡病或新或久 ,皆引肝风 ,风动而止于头目 ,目属肝 ,风入于目 ,上下左右如风吹 ,不轻不重 ,儿不能胜任 ,故目连答刂也。”而在《幼科证治准绳·慢惊》中描述 :“水生肝木 ,木为风化 ,木克脾土 ,胃为脾之腑 ,胃中有风 ,渐生 ,其症状 ,两肩微耸 ,两手下垂 ,时复动摇不已 ,久曰慢惊。”历代中医学者多把本病归于慢惊风、、抽搐、筋惕肉、肝风证、风痰证…  相似文献   

13.
小儿惊风,属中医儿科急症范畴。祖国医学归纳在麻、痘、惊、疳四大要症之列。古人按惊风抽搐的形态和病因病机别类为二十四惊,临床常以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进行辫证施治。摇头摆尾,即以“摇龙头”、“摆凤尾”为主的镇惊手法,是民间传授的一种名为“摇头摆尾抽筋法”,对于小儿急惊风有醒神镇惊,急救垂危,立止抽搐的显著疗效,对于慢惊风亦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故有“急摇龙头救儿命,速摆凤尾起回生”的经验之  相似文献   

14.
惊风为儿科常见病证。惊是惊厥,风是抽风。凡病而出现惊厥抽搐者统称为惊风。临床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类。其中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慢惊风多由急惊风经久不愈,病邪留连,真阴耗损,虚风内动而致。本文重点讨论急惊风。该病多罹患于1~4岁的婴幼儿,以发病急、变化快、死亡速为其特点。古人有:“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之说。  相似文献   

15.
钱氏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和《颅囱经》的理论,结合其临床经验,进一步确认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首创小儿五脏辨证、面上证和目内证的辨证方法,还创急慢惊风的病名。并提出急惊风病在心肝、慢惊风病在脾胃,急惊合凉泄,慢惊合温补的治疗原则。钱氏还善于化裁古方,创立新方。迄今为止,他的五脏补泻诸方除广泛地应用于儿科外,其他各科亦颇多采用。  相似文献   

16.
夏旭  孙田华 《河南中医》2003,23(2):63-64
阳虚动风是由于阳气虚弱不能温润筋肉、任持经脉引起的以眩晕、肢体颤动、抽搐等具有“动摇”特点的一类证候。发病多见于年高体虚之人 ,但儿童体质虚弱者也有之。其病证的发生或因年迈体衰或久病正气亏虚或素体禀赋不足 ,使脾胃不健 ,生化减弱 ,营养失调 ,中阳不振 ;或人体先感受阴寒之邪 ,留而不祛 ,伤及人体阳气 ;或寒伤脾胃后吐泻太甚 ,或峻猛药攻伐太过 ,或过用寒凉之品伤及脾阳 ,以至阳气虚衰 ,土虚木侮而成动风。脾主四肢 ,主肌肉 ,而“四肢者 ,诸阳之末” ,因脾阳虚不温四肢筋脉、肌肉 ,则筋惕肉 ,从而出现肢体拘挛、颤动、抽搐、…  相似文献   

17.
吴燕 《江苏中医药》2014,46(3):17-18
小儿惊风为儿科常见病证,亦为儿科四大难症之一,惊风有急慢之别,对于急惊风的诊治,钱乙立"痰"、"热"为其病因病机,认为急惊风发作有先兆,立下法为治法,方用利惊圆。钱乙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儿科临床。  相似文献   

18.
慢惊风患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临证时应在运脾补脾思想指导下,运脾调气,补运结合,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以运脾颗粒联合小儿健脾手法治疗小儿慢惊风,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小儿抽搐,中医称之惊风。急慢惊风,其病因、病理虽别,然皆由肝风鸱张所致。惟肝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影响;肝木过盛,每戕伐脾土,脾虚肝盛易生痰、化火、动风。急惊风患者,若愈后调理不周,每遇惊恐或受风寒等轻微诱因,即使发热不高或不发热,亦可抽搐陡发,甚至缠绵难愈。可见脾虚肝旺,实为致病的关键。故此类病证,辨证属体虚邪实,非同慢惊风之纯虚,其处理虽与急惊风无异,惟善后调治必针对病机,以益气健脾、化痰平肝、扶土抑术、标本兼治为主,务使邪去正复,始能根治。笔者临证40余年,遇此类病儿,皆以清代陈飞霞《幼幼集成》之金粟丹(胆星、天麻、白附子、全蝎、乳香、缎储石、僵蚕、麝香、梅片、金箔)合  相似文献   

20.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紧急证侯,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凡见症有频繁抽搐和意识不清的,都统称为惊风。该证在古代儿科中属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虽排列第三,但在内容上却为四大要证中最复杂者,所以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加以研讨。古代医家对惊风的认识一、惊风名称的来源:一般都认为首创于北宋钱乙。实际上,早在宋初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中就有急、慢惊风的记载:“夫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