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临床经验与体会(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囊液溢出、过敏性休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复发(非原发部位),8例术后胆漏,8例残腔积液,1例术后出血,均获治愈。结论 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 ,均在肝内遗留有与棘球蚴等大的外囊残腔 ,其残腔容积有数百毫升至数千毫升。如对此残腔处理不当 ,可导致术后外囊残腔的积液 ,感染 ,肝脓肿 ,胆汁瘘。甚至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现将我院 1992~ 2 0 0 0年收治的 74例肝棘球蚴手术病人残腔处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36例 ,女性 38例。年龄 12~ 6 5岁。 14岁以下小儿 5例 ,6 0岁以上老年 6例 ,青壮年 6 3例。肝棘球蚴数目 :肝脏单发性 44例 ,多发性 2 3例。肝棘球蚴同时合并有腹腔 ,盆腔 ,肺棘球蚴 7例。肝棘球蚴感染特点 :细粒棘球绦虫 (犬绦虫 …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来对比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肝包虫后的复发率,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年间(1999 年~2007年)再次入院的复发肝包虫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30例:保留外囊的传统术式组;B组40例: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新术式).对临床观察指标原位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月(3月~96月).结果: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组原位复发率低于传统术式(P<0.05).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能降低复发病例的再次手术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肝包虫术后残腔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157例肝包虫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后残腔感染6例,残腔积液3例,胆汁漏5例,残腔出血2例,残腔原位复发3例;死亡1例;行单纯内囊摘除术、残腔外引流术60例,发生并发症14例,说明传统的内囊摘除外引流术,残腔并发症高,部分残腔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和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畜牧业发达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肺包虫的发病仅次于肝包虫而居第2位。其治疗大多数医院多采用内囊穿刺摘除术。作者2001年援疆期间将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应用于胸外科,完整摘除肺包虫内囊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术式——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住院肝包虫病患者12例,经影像学定位并结合术中病灶位置,采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术后无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手术后9d治愈出院。结论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可一次性完整剥除病灶,减少并发症,降低费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包虫病内囊完整摘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肺包虫病内囊完整摘除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内囊完整摘除术占同期手术的24.98%,术中不慎造成包虫囊肿内囊破裂13例,术后复发4例(1.37%),292例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好转出院。结论:内囊完整摘除术是肺包虫病最理想的术式,手术技术条件要求高,但只要掌握得当,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肝包虫手术残腔处理临床经验。方法:有外囊缝闭、大网膜堵塞、残腔内置管引流、外开放等处理方法。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肝包虫手术残腔处理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郑晓燕  邹洋 《北京医学》2016,(2):126-128
目的 总结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11例肝包虫病患者的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0~49岁.8例以腹痛就诊,3例因体检时发现肝占位就诊.既往曾患包虫病者2例;8例有牧区居住史,3例虽无牧区居住史,但有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1 1例患者均经腹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有囊性占位,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寄生虫试验诊断为肝包虫病,结合病情制定治疗方案.11例中4例行内囊摘除术,2例行外囊摘除术,3例行内囊摘除术+包括囊腔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1例行内囊摘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行内囊摘除术+腹腔包虫切除术;术前及术后应用阿苯达唑,20 mg/(kg·d),疗程6~12个月.除1例包虫病患者病情较重,术后1个月出现复发外,其余均临床治愈.结论 肝包虫病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同时进行阿苯达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和囊腔外引流仍是治疗肝包虫病所采用最多的术式。该术式自1895年阿根廷外科医生Posados创用以来运用至今。我院1986年1月-2005年6月共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481例,其中发生肝包虫残腔胆瘘者62列,发生率为12.89%。  相似文献   

13.
单鑫 《新疆医学》2010,40(12):34-36
包虫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为主的西北地区。囊性包虫病多见。目前常用的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手术术式为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和肝包虫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两种。本文回顾性研究我院2003年9月-2009年9月期间经外科治疗的59例肝包虫病例,将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属高原牧区常见病,主要通过饲养动物(犬或猫)及牛、羊为媒介传染给人,严重威胁牧区人民健康。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1990~2002年80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包虫术后残腔积液的超声显像特征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B超室刘小滢肝包虫囊肿术后残腔积液是肝包虫术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发生率高达100%(21/21)。由于术后残腔内渗液和小胆管潜漏的开放及出血,都有不同程度的残腔积液,经数月多能自行吸收,但亦有部分...  相似文献   

16.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手术中囊腔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中行内囊摘除后缝闭外囊内腔,内腔放置引流管或用大网膜填塞外囊内腔.结果 52例囊腔经手术治疗闭合,随访43例,平均住院10.4 d,CT和B超示残腔闭合时间平均为14.85 d.结论 肝包虫病术中缝闭残腔可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2例肾包虫病治疗,认为完整包虫内囊摘除手术方法是较为理想的。除屏弃以往肾切除方法,保留肾脏,肾功能得以恢复外,避免了内囊摘除时穿刺囊液的污染,以及应用福尔马林或双氧水杀灭原头蚴涂擦外囊壁带来的组织损害和造成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 ,肝包虫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现将我院 1994年以来收治的 3 5例肝包虫病的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例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 19~42岁 ,平均 3 1岁。肝包虫单个囊肿 19例 ,多发囊肿 2 6例 ,位于肝右叶者 2 1例 ,肝左叶者 14例。囊肿破入胆道 4例 ,合并感染 3例 ,阻黄 2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 2 手术方法 :行全包囊摘除术 9例 ;内囊穿刺摘除术 2 3例 ,其中破入胆道的 4例 ,同时行外囊引流 ,胆总管探查术 ,阻黄的 2例中 1例行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包虫残腔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1997年至2006年行开腹肝包虫残腔处理病例,共计284例.结果 随访时间最长者8年,复发3例,因肝衰竭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结论 通过对肝包虫残腔合理有效地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包虫病是由粒棘球绦虫的蚴侵入肝或其它脏器所引起的囊肿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术中易发生包虫液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85年以来做包虫病内囊摘除术1000例,其中20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术中抢救脱离危险,现报告4例如下。病 例 介 绍例1,男,30岁。因肝左叶包虫囊破裂,并右肝包虫囊术后积液入院,经B超CT检查确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叶包虫内囊摘除术,在穿刺右肝包虫囊抽吸积液时,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改换气管插管麻醉,进行心外按压、人工呼吸、静点抗休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