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枕部肿物进行性增大40余年,头痛6个月、视野改变1个月,于2003年5月28日入院。体格检查:枕部触及一6cm×5cm×4cm大小肿物,头皮表面无红肿、压痛,基底固定,质中,双颞侧偏盲,右侧尤甚。头部CT检查显示左枕类圆形低密度影,后枕部颅骨破坏,颅骨内外板间软组织密度影  相似文献   

2.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 ,起源于血管外皮 ,主要发生于肌肉和骨骼系统及皮肤 ,而发生于颅内者极为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5 6岁。因行走不稳伴头昏 4个月余于 2 0 0 2年10月 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4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昏及走路不稳 ,无头痛 ,偶有呕吐。查体 :神志清楚 ,蹒跚步态 ,左侧咽反射减弱 ,悬雍垂偏向右侧 ,伸舌居中 ,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对称 ,转颈及耸肩正常 ,颈软 ,四肢肌力正常 ,左侧上肢肌张力减弱 ,腱反射 (+) ,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不准 ,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颅MRI显示左侧小脑半球有一…  相似文献   

3.
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远外侧经颈静脉孔入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患者采用远外侧颈静脉孔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患者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功能障碍大多明显改善。10例患者获临床和MRI随访3~4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采用远外侧经颈静脉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利于手术同时切除颅内-外肿瘤。采用从颈静脉孔上、下两端分离肿瘤的手术方法,可保持肿瘤包膜完整,是减少颈静脉(球)和神经损伤、防止肿瘤残留的关键。根据DSA或MRV显示,结合术中判断乙状窦闭塞的情况切开乙状窦。手术结束时须严密缝合硬脑膜。  相似文献   

4.
脑内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6 1岁。因“头晕、后枕部胀痛伴右侧肢体乏力 6个月”于 2 0 0 1年 6月 2 7日入院。查体除右下肢肌力略差以外 ,无明显阳性体征。MRI示左颞叶及其深部有一不规则囊、实性变 ,大小约 4 1mm× 4 0mm× 4 8mm ,病变周围可见明显脑水肿 ,占位效应明显 ,左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受压消失 ,中线轻度右移 ,T1WI实性部分为稍低信号 ,囊性部分为低信号 ,T2WI和质子密度病变大部分为不均匀高信号。T1WIGd DTPA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 ,外缘清楚 ,有不规则分叶 ,右侧四叠体池及部分小脑上池被…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颅内和颞骨内的面神经瘤,可发生于面神经任何部位,但鼓室段最常见.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易误诊.治疗的唯一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本文对其发病率、发生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33岁,进行性右侧面瘫5年,进行性右耳听力下降2年。查体:右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右眼眼裂变大,右眼闭合不全;Bell征(+);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右耳听力下降,余(-)。颞骨高分辨CT扫描显示:右侧内听道口扩大,其内可见一类圆形膨大区,骨质未见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累及枕叶及枕部皮下的颅内外沟通上皮样肉瘤。患者男性,22岁。头痛伴视物不清1个月余。曾有右枕部皮下上皮样肉瘤手术史。病理:肿瘤呈多结节状,结节间纤维组织受挤压,形成假膜;肿瘤组织内可见出血、肉芽肿样结构及血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K-pan、CD34;不表达INI-1、CK7、CD117。诊断为上皮样肉瘤复发并血行脑转移。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4): 40-43]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l990年至1995年共收治单纯性颅内结构瘤20例,现将其临床、CT及脑脊液peR资料分析如下:1!简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5岁一10岁6例,门岁一20岁7例,对岁一30岁4例,对岁一4{)岁2例,>叩岁1例,平均年龄对岁。病程5天一26个月,平均8.8个月。以癫病起病者17例,其中全身性发作7例,部分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2例。以头痛、发热起病3例,其中2例分别于起病2和7天后出现癫痛大发作。查体均无阳性体征。本组既往均无结核病史,有结核接触史者3例。1.2辅助检查20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部位均…  相似文献   

9.
颅内结核瘤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底内外沟通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48例颅底内外沟通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主体位于颅前窝20例、颅中窝19例、颅后窝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5例,新发颅神经损伤5例。术后病理示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11例。2例失访,其余46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20月;34例未见复发,6例死亡,6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颅底内外沟通瘤解剖层次复杂,需联合多学科诊治,手术并发症多,术中应保护血管、神经,同时需重视颅底修复和重建,术后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制定放、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进行临床分析,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颈-乳突入路,2例经改良颈静脉孔入路。结果6例肿瘤中5例全切,1例次全切。其中神经鞘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脑膜瘤1例。恢复满意5例,死亡1例。结论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以神经鞘瘤常见,其次为脑膜瘤和颈静脉球瘤,显微技术和面神经监测的应用,可达到的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腓神经移植面神经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House-Brackman面瘫分级方法,2例面瘫分级为Ⅳ级的无法保留面神经的听神经瘤患,先行肿瘤全切除,随后立即行面神经重建术。取腓神经作为神经供体,暴露内听道内面神经残端及颅内最粗的副神经,将腓神经置于面-副神经之间行神经端合。结果:施行颅内面神经重建的2例患,手术后面瘫程度改善,预后良好,术后1年随访,面瘫分级分别达到Ⅲ级和Ⅳ级。结论:面神经重建可与听神经瘤切除术同期完成,为恢复面神经运动功能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我们发现1例后颅窝神经母细胞瘤,部位少见,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女性,15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头晕、伴房屋旋转感,发作性头痛以及非喷射性的呕吐1年,发作日渐频繁,并感行走不稳1个月入院。体检:神志清楚,无脑神经体征及眼球震颤。视乳头边界欠清。四肢活动自如,肌力V°,病理征阴性。感觉正常。左手轮替试验欠协调,闭目难立症可疑,直线行走左偏。CT平扫及增强:左侧小脑半球见一不规则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四叠体池受压,左侧岩骨、颅骨内板的骨质受压改变。有明显增强效应。MRI平扫及增强:左侧小脑半球可见不规则类圆形阴影,边界尚清楚,T1稍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颅内外沟通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为颅内外沟通肿瘤的多学科协作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11例颅内外沟通的肿瘤,均为术后复发的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后留有脑膜、颅骨和颅底组织缺损.前、中颅底各5例,后颅窝1例.9例患者采用游离背阔肌瓣修复颅内外缺损,2例采用游离胸大肌瓣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组织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术后康复7-15d.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颅内外沟通性缺损,特别是修复复发性肿瘤造成的颅内外沟通性缺损,是较好地选择,背阔肌瓣厚度均一,可塑性强,是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14岁。于 1996年 4月出现头痛、头晕伴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等症状。CT示脑积水。脱水治疗头痛好转 ,每隔 2周类似间歇性发作。曾昏迷一次 30分钟 ,经脑室引流好转 ,但病因未明。 1997年后头痛、呕吐明显加重。 2 0 0 1年 2月多饮多尿 ,每日饮水及尿量 5 0 0 0ml,视力下降 ,视野缩小。病后发育迟缓 ,较同龄人矮小。体检 :皮肤细腻 ,身高136cm ,视力右 1 0、左 0 3,视乳头边界模糊、渗出。视野双眼上方缺损 ,下方不规则缺损 ,左眼较右眼明显。近似管状视野。MRI示鞍区囊性和实质占位病变。实质部分居多。向上压迫Ⅲ脑室前…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瘤临床上极少见,解放军总医院自1992年10月至今共收治了5例.其中神经鞘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17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单发,均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枕叶、2例位于枕顶叶、3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7例呈实性、10例呈囊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行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肿瘤全切除(其中10例为WHO Ⅱ级,5例为WHOⅢ级),2例部分切除(WHOⅢ级)。病理学检查结果:10例为室管膜瘤(WHO Ⅱ级),7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WHO Ⅲ级)。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缓解,其中4例(均为WHO Ⅲ级,其中2例为部分切除)术后接受放疗。1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0-7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2个月。随访期间,17例患者均无脊髓转移征象,7例患者复发,其中4例(WHO Ⅲ级)为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分别为1例接受二次肿瘤全切除并行术后放疗,1例行二次肿瘤全切除术后3个月死亡,2例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拒绝二次手术并分别于术后4个月、6个月死亡;3例为术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均接受二次肿瘤全切除,其中1例为WHO Ⅲ级的患者,术后发生脑出血死亡。结论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患者元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困难。肿瘤全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肿瘤级别可以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