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在5-13岁之间。 单侧腮腺肿胀者8例,双侧腮腺肿胀者8例伴有发热者5例, 体温在37.6℃-40℃;颈部淋巴结肿大者12例;两侧扁桃体 肿大者13例;呕吐者5例。查血象:白细胞总数(7.3- 12.5)×109/L者11例,其中中性0.54-0.78,淋巴0.20- 0.42;白细胞总数(4.5-6.9)×109/L者5例,其中中性 0.43-0.58,淋巴0.40-0.54。  相似文献   

2.
1994年12月~1999年1月分别用尿激酶(uk)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uk治疗组57例(其中6 h溶栓组22例,7~12 h溶栓组35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36~74岁。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8~72岁。溶栓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既往史、伴发疾病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治疗方法溶栓剂均用国产uk(广东天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出品),首次50万~100万u(个别用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0~15 min内滴完。次日静脉滴注uk 20万~30万u,最多用2 d,其中uk仅用1次者(总量50万~150万u)41例,用2次者(总量70万~180万u)13例,用3次者(90万~210万u)3例。溶栓12 h后给抗凝剂肝素6 250~12 500 u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缓慢静脉滴注,维持8~12 h,次日复查凝血功能,再确定用否,其中12例用2次肝素,余55例仅用1次肝素。溶栓前口服阿斯匹林200 mg,次日减为100~150 nmg,1次/d,7 d后减半,1次/d维持。辅以脑保护剂:200g/L甘露醇125~250ml(1~2次/d)、维生素C 3g、胞二磷胆碱0.5~1g、复方丹参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用7~14 d。极化液:250 g/L硫酸镁10ml、胰岛素8~10 u、100g/L氯化钾10ml,加入50~100g/L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7~14 d。维生素E 100 mg、尼莫地平20~40g,3次/d,口服1个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其他治疗同治疗组(除uk、肝素外)。1.3 临床疗效评定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3.
20例中男患8例、女患12例;发作次数为第一次发作者14例,多次发作者2例,慢性急性发作者4例;体温为37~38℃3例,38~39℃7例,39~40℃8例,40℃以上者2例;白细胞计数:总数<1万者8例,≥1万者12例;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热型9例,风寒型3例,实火型8例。药物组成防风6~9g 川芎6~9g 当归6~9g赤芍6~12g 生大黄1.5~10g 芒硝(冲)1.5~10g 荆芥6~9g 麻黄6~9g 薄荷3~6g 连翘9~12g 生石膏30~60g 黄芩9~12g 山栀9~12g 桔梗6~9g 滑石18~36  相似文献   

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浸润病灶常广泛布及全身许多部位,但侵犯腮腺者较为少见,本文报告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有腮腺肿大。 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 1/2岁、6岁及11岁。3例均为急淋伴有两侧腮腺肿大,其中轻度肿大者1例,2例呈中度肿大。1例作为首发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伴有发热及周身浅淋巴结肿大,另1例在确诊急淋后4个月才发生双侧腮腺肿大。  相似文献   

5.
患儿 ,男 ,6岁。 2 0 0 2年 8月 5日因病高热 ( 4 0℃ ) ,扁桃体肿大来我院门诊部治疗。治疗 :青霉素钠 2 40万u 生理盐水 10 0ml静脉滴注 ,2次 /d ;清开灵注射液 2 0ml 10 0g/L葡萄糖注射液2 5 0ml静脉滴注 ;氨基比林 2ml肌注。有退热 ,患者感觉胸闷、恶心、反复高热。 6日上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8~ 1999年住院分娩总数 8310例 ,胎膜早破 975例 ,其中会阴侧切胎吸术 130 5例 ,妊娠 37~ 4 2周 ,随机分为二组。二组产妇术前体温≤37℃ ;白细胞总数在 12× 10 9/ L以下 ;破膜时间 <4 8小时 ;肛查≤ 7次 ,内诊≤ 3次。第一组 6 0例 ,于侧切胎吸术后即给予青霉素 80 0万 u静滴 ,每日 1次 ,共用 5天 ,同时常规给予 1%新洁尔灭冲洗会阴切口。第二组 70例 ,术后即给予青霉素 80 0万 u、 0 .2 %灭滴灵 50 0 ml静滴 ,每日 1次 ,共 5天 ,同时 0 .2 %灭滴灵冲洗会阴切口 ,每日 2次 ,共 5天。结果 :第一组会阴切口感染 11例 ,发生率 1…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5~12岁,平均8.2岁.发热14例,体温持续在39℃以上8例,约持续3~4天.精神差8例.腮腺肿大,其中双侧腮腺肿大12例,单侧腮腺肿大4例(以右侧为主),同时伴颌下腺肿大5例.头痛、呕吐9例,头痛均以前额痛为主,颈强2例.上腹痛9例,上腹压痛及肌紧张5例.心音低钝6例.腮腺炎与腮脑临床相的关系:两者同时发生3例,于腮腺肿胀后l~4天出现腮脑症状5例,在腮腺肿胀前发病3例.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年来用潘生丁与加味葛根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 2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2 2例。年龄 4~ 4 9岁 ,其中 4~岁 2例 ,5~岁 4 2例 ,13~岁 8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都有典型的腮腺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两侧腮腺肿大 2 2例 ,一侧肿大 30例。伴颌下腺肿大 18例次 ,恶心9例次 ,睾丸肿痛 2例次。1.2 治疗方法 均用潘生丁 3~ 4mg/kg·d-1,分 2~ 3次口服 ,并口服加味葛根汤。方剂组成 :葛根 10~ 15g ,麻黄 2~ 5 g ,桂枝 5~ 10g ,白芍 5~ 10 g ,大枣 7枚 ,生姜 3片 ,黄芩…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本文观察对象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均无急性中耳炎、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治疗组 60例 ,其中男 2 8例、女 32例 ,年龄 8~ 10岁 ;病程 l~ 5天 ,发热 36例 ,咳嗽32例 ,咽痛 30例 ,咽充血 56例 ,扁桃体肿大 54例 ,治疗前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 10 .0× 10 9/L30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颌下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与流行性腮腺炎相同,仅部位在颌下腺。腮腺炎病毒借唾液飞沫传播,经血流到达各种腺体或中枢神经系统。腮腺最易受累,也有仅表现在颌下腺或舌下腺者。本文3例均累及颌下腺而无腮腺肿大,故为流行性颌下腺炎,现报道如下: [例1] 王××,男性,22岁,住院号:83—2266,因颌下肿胀伴发热3天,于1983年3月23日来院就诊。2周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局部检查:两侧颌下腺肿大,边界不清,有弹性感,表面皮肤无明显充血,轻微压痛,口腔内口底部未见肿胀,颌下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两侧腮腺部未见肿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4700,中性  相似文献   

11.
以脑膜炎为首发病的流行性腮腺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20岁,学生。因发热、头痛、呕吐 4天入院。查体:体温 37.6℃,神志清楚,头颅五官无畸形,腮腺无肿大,心、肺、腹、外生殖器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增多。腰穿刺脑脊液压力为 1.37kPa,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34× 106/L,中性占 22%,淋巴占 78%,蛋白定量 0.65g/L,糖及氯化物正常。颅脑 CT扫描未见异常,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鱼腥草注射液每日 100ml,病毒唑注射液每日 0.4g”稀释后静脉滴注,以抗病毒治疗。入院后 2天出现稽留热,…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 67例病例均是1991年1月至1991年6月的门诊病例(诊断标准均按王季午主编的传染病学,第二版。流腮的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在就诊前均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 CMD组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5~9岁28例,10岁以上8例,单侧腮腺肿大者21例,双侧腮腺肿大者15例;36例中并颌下腮腺肿大者12例,发热18例,体温在37.5~38.5℃12例;>39.5℃6  相似文献   

13.
急性咽炎 5 6例中男 38例 ,女 18例 ,17~ 4 6岁。多数发病当日或次日就诊 ,主要表现咽部疼痛、发热 ,体温 (38~ 39)℃、咽黏膜急性弥漫性充血 ,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伴有黏稠性分泌物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总数为 11.0~ 16 .3×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78~ 0 .87。患者仰卧 ,垫高肩背部取颌下阿是穴 ,常规消毒 ,用 10ml注射器吸 2 %普鲁卡因注射液 4ml,庆大霉素 4万U及地塞米松 5mg ,共 6ml,注射于此穴。注射针与颈椎平行向上方进针 ,深度为 2 .0cm。每侧注射 3ml,隔日 1次。 5 6例中注射 2次痊愈 4 1例 ,占 73.2 %。注射 3次痊愈…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0 0 0年3月~2 0 0 2年5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2 2例。其中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7例(男4例,女3例) ,年龄4~10岁,平均7岁;从腮腺肿大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3~7d ,均在腮腺肿大中、后期或消退后发病。1 2 临床表现 7例均表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差。其中伴有抽搐2例,嗜睡4例,Kernig征阳性5例,Brudzinski征阳性7例。脑脊液压力180~2 30mmH2 O ,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36~2 80 )×10 6/L ;蛋白0 4 8~0 6 g/L ;糖、氯化物正常。1 3 治疗及预后 应用脱水剂、激素、脑细胞活化药物、抗感染及对症、…  相似文献   

15.
肖永红  黄传昆 《四川医学》1991,12(4):196-198
42例经血或骨髓培养证实的耐药伤寒,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每日5~6g,并加用庆大霉素每日16~24万U,疗程14~21天。4组治疗组分别给予氟哌酸0.3~0.4g每日3次,甲氟哌酸0.4g每日2次,氟嗪酸0.3g每日2次,环丙氟哌酸0.4g每日2次治疗,疗程14天。5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3%、 25%、83.3%、100%和87.5%。30株仿寒杆菌时氟霉素敏感率为10%,氨苄青霉素为20%,氟嗪酸96.7%(MIC_(90)为1μg/ml),氟哌酸、甲氟哌酸及环丙氟哌酸均为100%(MIC_(90)分别为2μg/ml、1μg/ml及0.25μg/ml)。  相似文献   

16.
柴胡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35岁,平均12.7岁。诊断标准:①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②腮腺双侧或单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漫肿),疼痛。③口颊内腮腺导管开口处可见红肿,挤压腮腺无脓液流出。④血清淀粉酶增高可有助于诊断。 1.2 治疗方法按患者年龄的不同,给予不同剂量的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10岁以内者每次2ml,10岁以上者每次4ml。每日1次,连用3~4次。 1.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经3次治疗,自觉症状3 d内消失,腮腺肿大随之消退为治愈;经3次治疗,自觉症状3 d内消失,腮腺肿大5 d内消退为显  相似文献   

17.
42例均为高凝状态和/或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持续阳性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病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狼疮性肾炎9例,急性肾衰1例。方法:①尿激酶2~4万 u 溶于5%葡萄糖液250m1,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内生肌酐清除率<50ml/min 者,每日2万 u。②尿激酶2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男患,6 0岁。2 0 0 0年2月因腹痛、发热1天就诊。查体:神志清,体温37℃,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 8×10 9/L ,拟诊阑尾炎。治疗:0 9%盐水30 0ml加青霉素80 0万U静滴,每日1次,皮试阴性后注射,治疗10天后痊愈。2 0 0 0年3月因咳嗽、咳痰、发热、气喘再次就诊。查体:血压12 0 /80mmHg ,心脏听诊正常,双肺痰鸣音明显,体温38℃。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4 5×10 9/L ,中性0 8,淋巴0 2。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0 9%盐水2 5 0ml加青霉素80 0万U加病毒唑0 9g静滴,每日1次,皮试阴性后注射。注射到1小时4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5岁。于3天前因食剩菜后出现腹痛腹泻,为稀水样便,每日5次,无脓血,无怕冷发热及恶心呕吐。病后在当地医院拟诊急性肠炎给予5%GS、5%GNS各500ml加庆大霉素20万u静滴,次日腹痛腹泻停止,改用庆大霉素8万u肌注、每日二次。第3天出现面部浮肿,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尿量较前明显增多,每日约2500ml,过去无肾炎病史。以急性胃肠炎收住我院。检查:面部及眼脸浮肿,心肺(-),腹软,两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水肿。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20×10~9/L,白细胞8×10~9/L,中性  相似文献   

20.
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目的 美洛西林临床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成人每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儿童,按每日0.1~0.2g/k 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 g;肌内注射每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h 1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h静脉注射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