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套外剥术临床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采用内套外剥术临床治疗混合痔56例.结果:痊愈54例,无效2例,治愈率96.4%.结论:内套外剥术临床治疗混合痔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加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结论: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病情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肛门狭窄及肛门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肛门狭窄、肛门水肿,避免了术后复发,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段外剥内扎结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结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愈合时间与术后并后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段外剥内扎结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结果:肛门坠胀感、术后肛缘水肿、术中腹膜牵拉感、术后出血对照组分别为27.8%、51.4%、9.64%、55.6%,观察组分别为10.7%、17.4%、0.07%、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好于单纯外剥内扎术,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均采取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症状消除244例(95.3%),术后严重并发症少。结论: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外剥内扎加后方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形混合痔最佳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0例环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段外剥内扎加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6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60例.对其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疼痛指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无发热、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肛门狭窄、创缘水肿等发生率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段外剥内扎加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与传统单纯外剥内扎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施行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侧切术,术后予协定方中药坐浴;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术后予高锰酸钾(1:5000)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以及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的发生情况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4方面的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失禁;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肛门狭窄,试验组无肛门狭窄患者.结论: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能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术并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并与经典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全部治愈,与传统外切内扎术相比,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发生率较低,疼痛程度较轻。结论:本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错位结扎外剥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错位结扎外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错位结扎外剥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均满意,但错位结扎外剥术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7、10d肛门疼痛评分,以及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7、10d观察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病例63例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31例采用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对环状混合痔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并发症更少、患者疼痛更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外剥内扎术,观察组予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以及肛门失禁、狭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的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单纯应用外剥内扎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肛管静息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用中药熏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创面疼痛、肛门坠胀、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轻术后创面疼痛、肛门坠胀及肛缘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33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皮赘残留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敏灸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7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4例行体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排尿后症状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热敏灸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环状嵌顿混合痔病例分为单纯外剥内扎术组和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松解术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嵌顿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王宏 《中医杂志》2003,44(Z1):11-12
目的比较吻合器术(PPH)与传统内扎外剥手术治疗痔的临床效果及对两种手术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将26例Ⅲ°~Ⅳ°痔患者分为PPH组和内扎外剥组,分别对两组施行PPH及内扎外剥手术治疗,在疗效观察的同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尿潴留、术后出血、住院时间、疼痛指数、需注射止痛药总次数进行对比.结果PPH治疗痔近期疗效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相当,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它的优点在于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等,是治疗重度痔病近期疗效优越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痔疮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单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