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了解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代谢异常的现状.方法 回顾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的相关病例情况.以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20~<480μmol/L组、480~<540μmol/L组、540~<600μmol/L组和≥600μmol/L组.分别采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的中位数是493.0(461.3,526.0)μmol/L.不同高尿酸水平组痛风的患病率有差别,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痛风发病率升高(χ2=42.562,P<0.01).但不同尿酸水平对泌尿系结石和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程度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并发症及合并症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对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代谢异常的综合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许贤利  赵霞 《人民军医》2013,(11):1289-1289
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因高尿酸血症7年、突发左足躅趾近端关节肿痛半天就诊。查体:体温正常,患处皮肤红肿,皮温增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辅助检查:血清尿酸472.1μmol/L,尿pH5.5,余未见异常;左足X线片亦未见异常。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给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每次1mg,每天3次,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85岁,2007年8月21日于我院因“常规体检”住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20余年,慢性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病史4年;人院查血尿素氮16.26mmol/L,肌酐250.0μmol/L,尿酸557.8μmol/L,总胆固醇5.2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9mmol/L,甘油三酯3.03mmol/L,肝功及肌酸激酶(124.1IU/L)正常,诊断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于2007年8月23日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qn,并给予科素亚50mgqd降压及苯溴马隆50mg qd降尿酸治疗,2007年9月12日复查血钾4.54mmol/L,尿素氮10.52m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不同血尿酸浓度下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探讨高尿酸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老年男性正常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病例,根据血尿酸值分为五组,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内皮素-1(ET-1)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尿酸≥380μmol/L时,MDA、SOD、GSH-Px、PAI-1、ET-1均明显增加,NO明显下降(P值均<0.05),但当尿酸≥420μmol/L时,SOD、GSH-Px明显下降;回归分析显示PAI-1与MDA、尿酸、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正相关,与SOD、NO负相关(t=-3.65~6.08,P<0.05);ET-1与MDA、尿酸、HOMA-IR正相关,与NO、GSH-Px、SOD负相关(t=-4.74~6.35,P<0.05)。结论老年男性血尿酸超过380μmol/L时引起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血尿酸、胰岛素抵抗参与了内皮功能紊乱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痛风及其合并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初 《人民军医》1999,42(1):38-40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长期持续>416.5μmol/L,并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尿酸盐的针状结晶常被中性白细胞所吞噬,在全身各组织内沉淀,引起急性关节炎、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富含嘌呤类食物、饮料摄入增多,以及使用影响嘌呤代谢的药物等,使继发性痛风日趋增多。现就痛风及其合并症的治疗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合并症及其诱发因素1.1 关节炎 血尿酸增高至超饱和状态后,游离尿酸盐增加,并在组织沉淀。尿酸盐除在肝、脾、肾、血管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某部干部血尿酸及肾脏排泄尿酸变化的影响因素,查找尿酸升高的可能危险因素,为控制尿酸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利用年度干部体检对某部参加体检的非痛风和尿酸未受明确因素影响的1 096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生化等检查,并计算体质指数、尿白蛋白肌酐比、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以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70 mg/dL)、女性血尿酸>357 μmol/L(60 mg/dL)为高尿酸血症组,余为非高尿酸血症组;以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由低到高分为尿酸低排组、混合组和尿酸高排组。汇总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血尿酸明显高于女性[(3309±694)mmol/L与(2494±552)m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别。高尿酸血症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肌酐比、腰围、臀围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明显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高尿酸血症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密切相关,其中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三酰甘油、体质指数为重要影响因素。血尿酸与三酰甘油、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舒张压呈正相关,与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呈负相关。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与三酰甘油呈显著负相关。性别、三酰甘油、血肌酐、尿酸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对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有影响,其中三酰甘油和尿酸对尿酸 肌酐廓清率比值存在负性影响。结论血尿酸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集中于肾脏排泄能力、三酰甘油和体质量,应作为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海晏县、玉树县藏汉族代谢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高原地区藏、汉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相关因素的分析,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海晏县、玉树县(平均海拔I〉3000m)584例60岁以上藏、汉族农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将尿酸≥420μmol/L定为高尿酸血症,比较藏、汉族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①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②藏、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4.4%和1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的腹围、臀围、BMI、SBP、DBP、TG、BUN、Cr和HB明显增高,而血氧饱和度(SO2)下降,在藏族人群中尤为明显。同时肥胖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常伴发肥胖、代谢异常和肾功能不全等,肥胖、高血压、低氧血症及红细胞增多与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525例;对照组58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查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346.45±102.4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2.18±101.26)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7,95%CI:1.181~3.415;P〈0.05)。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驻呼和浩特市青年男性新兵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选取1002名来自山东、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五省(自治区)新入伍的男性士兵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兵体检时机,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EDTA抗凝,4 ℃保存,检测血尿酸水平。设计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新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8.9%,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平均(474.18±87.40) μmol/L,正常血尿酸组血尿酸平均(355.85±49.07) μmol/L。痛风患病率为0。(2)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t分别为-6.254、-3.977、-4.0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高尿酸血症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5、饮用白酒和啤酒、饮酒量≥500 ml/周。结论 在保障士兵饮食营养的同时,要减少脂肪、糖类及富含嘌呤等食物摄入,可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多所致的一种代谢性风湿病。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内及关节外组织,从而形成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约为0.34%~2.84%,呈升高趋势[1],其防治任务更加艰巨,早诊断、早治疗对痛风患者至关重要。目前痛风诊断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订的痛风分类标准,即:①关节液中有特异度尿酸盐结晶,或②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或③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A.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B.炎症反应在1 d内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紊乱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6.4%,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更多。高尿酸组BMI更高;TG、CHOL、BUN、Cr、Log10(Alb)均高于尿酸正常组;而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血尿酸水平与BMI、BUN、TG、HDL-C、FPG密切相关。结论性别、年龄、BMI、踝肱指数(ABI)、HDL-C、BUN、FPG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体检的人群400例,收集每人的血尿酸、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分成HUA组和非HUA组,统计高血尿酸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HUA组的年龄、性别、FBG、TC、TG及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尿酸值在〉420 μmon/L时心血管事件患病率显著增高。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朱晓玲  王素征 《人民军医》2008,51(3):164-164
1病例报告 例1 患者男,47岁。因双膝、双踝、双跖趾关节及左腕关节交替出现红、肿、热、痛2年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66mm/h,抗“O”820U/ml,血尿酸369μmol/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C反应蛋白阴性。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抗风湿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经进一步检查关节滑液,找到尿酸盐结晶,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按照痛风治疗后关节疼痛迅速缓解,随访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双能量CT测定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尿酸盐结晶情况,探讨双能量CT测定尿酸盐结晶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痛风组和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非痛风组,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组,双能量CT扫描患者尿酸盐结晶情况。结果高尿酸组双能量CT检测尿酸盐结晶阳性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痛风组90例患者中,双能量CT测定尿酸盐结晶诊断痛风(尿酸盐结晶阳性)81例,非痛风9例;非痛风组90例患者中,双能量CT诊断痛风24例,非痛风56例。双能量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0%、89.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88.9%,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89.4%。单因素分析:尿酸盐结晶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尿酸盐结晶组病程和血尿酸水平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血尿酸水平影响尿酸盐结晶沉积(P0.05)。结论双能量CT通过评估尿酸盐结晶情况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血尿酸水平是尿酸盐结晶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病风系长期瞟吟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蓄积引致机体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晚期痛风石形成,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的特点。同时极易合并肾损害、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1]。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又是各种关节疾患的一个重要诱因。敌对本院1994年~1996年收治的32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误诊分析,初步探讨高原地区原发性病风误诊的特点。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7例患者均符合1977年美国风湿学会所订的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准[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及效应。方法98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别嘌呤醇控制高尿酸血症,对照组不给予别嘌呤醇,定期随访6个月。在基线及随访期间检测临床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共有86例患者完成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尿酸显著下降。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基线显著下降。治疗组肾功能较基线显著改善(血清肌酐112±22μmol/L vs 119±2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53.8±13.7ml/min vs 51.1±13.4ml/min),而对照组肾功能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6个月时的血清肌酐(t=2.104,P=0.038)及肾小球滤过率0=2.120,降0.037)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无显著改变。结论别嘌呤醇治疗可控制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并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某体检人群的血尿酸(BUA)水平及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6764例某体检机构体检者的性别和年龄,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所有体检者BUA平均值为(351.21±84.35)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2.8%。高尿酸血症者患高血压、肥胖、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较BUA正常者高。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肥胖、高血压、高总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2.8%,男性、肥胖、高血压、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地观察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00例非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梗死组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差异。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急性脑梗死发病时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结果 (1)梗死组患者的平均血尿酸水平、HUA发病率高于非梗死组。(2)高尿酸组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3)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重,经治疗后恢复程度差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久居男性干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海拔2 800m、3 400m、4 500m共693名体检男性干部。尿酸(UA)检测采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酸酶法),HUA诊断标准为血清UA≥420μmol/L。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依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28.88%(119/412)、50.37%(68/135)、69.86%(102/146),不同海拔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有差异(P〈0.01);Perason相关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UA水平与海拔高度、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超重、血液肌酐增高密切关联,并与HUA互相间有较高的相偕患病率。结论:在高原久居男性中有较高的HUA检出率,海拔高度、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肌酐水平是HU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人体内一种叫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饮食治疗是痛风的一种基础治疗,是综合防治痛风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痛风间歇期,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食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