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胚胎早期卵裂用于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生殖中心首次因输卵管因素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36个周期,授精25~27h后观察2PN受精卵是否出现早期卵裂,第3天行胚胎移植时分为移植胚胎中有早期卵裂胚胎组(A组)和无早期卵裂胚胎组(B组)。A组含有1个早期卵裂胚胎的为A1组,有2个早期卵裂胚胎的为A2组,有3个早期卵裂胚胎的为A3组。比较各组之间优胚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结果:有早期卵裂的胚胎优胚形成率(63.3%)高于无早期卵裂的胚胎优胚率(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胚胎中有早期卵裂胚胎组(A组)种植率、妊娠率高于无早期卵裂胚胎组(B组)(35.9%vs 22.2%;53.2%vs 33.7%),A1组种植率高于A2组(23.3%vs 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胚胎早期卵裂可预测胚胎发育潜能,有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种植率。  相似文献   

2.
胚胎移植前遗传病诊断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人囊性纤维增生产下△F508突变基因转基因小鼠,进行胚移植前遗传病诊断的临床前期研究。方法 通过输卵管冲洗术,获得4-8细胞阶段、杂合了△F508基因早期胚胎,进行单个卵裂球活检再将活检后的胚移植至假孕雌性小鼠。同时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活检所得的单个卵裂球分别进行△F508突变基因检测。结果(1)活检胚胎的卵出率(4细胞期84.6%,8细胞期90.0%,n=102)、移植后种植率(4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组)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组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 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组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IVF)周期中24h内不发生卵裂的第3天(D3)发育延缓胚的体外发育潜能,为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库提供新的材料来源。方法通过囊胚序贯培养法将卵裂期发育延缓胚培养至囊胚,观察囊胚形成率及囊胚质量。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卵裂球数、卵裂球对称性及卵裂球碎片比率的相关性。用免疫外科法去除滋养细胞,将得到的原代克隆接种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体外传代并鉴定。结果120枚卵裂期发育延缓胚培养出囊胚22枚(囊胚形成率18.7%)。第6天早期囊胚、囊胚、满囊胚、扩张胚、孵化胚及孵化后囊胚的比率分别为5.9%、23.5%、35.3%、23.5%、5.9%及5.9%。内细胞团分级及滋养外胚层分级均仅有1个为A级,其余均为B或C级。发育延缓胚的囊胚形成率与卵裂球数、卵裂球对称性相关,而与卵裂球碎片比率无关。获得内细胞团7个,原代克隆3个,成功培养出2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hESC),并具有hESC的生物学特性:碱性磷酸酶(AKP)、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4、肿瘤排斥抗原(TRA)1-60、TRA-1-81呈阳性;悬浮培养可形成拟胚体;在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可形成畸胎瘤;分别传45及35代后核型正常。结论部分发育延缓胚可以发育为囊胚,从而可为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提供新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5.
4-细胞胚胎卵裂球全能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o S  Sun W  Wen J  Guan Q  Zhang Q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55-156,W002
目的 对体外培养的4-细胞人类胚胎卵裂球发育及分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采用控制性促超排卵获取人类卵子,体外受精获得早期胚胎,待发育到4-细胞阶段时将透明带去除,分散成为单个卵裂球进行培养,观察卵裂球发育及分化的情况。结果 20个4-细胞、2个3-细胞人类早期胚胎分散后获得单个卵裂球83个,经体外培养后有35个发育成为扩张囊胚。结论 4-细胞人类胚胎卵裂球具有发育成为完整囊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白细胞抗原G及其异构体mRNA在人类着床前胚胎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G)及其异构体mRNA在人类着床前胚胎的表达,探讨HLA-G在人类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03-01-2005-12期间,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过程中剩余的患者自愿捐赠的人类早期胚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RT-PCR检测早期胚胎HLA-G及其异构体mRNA的表达。结果检测20个受精后2—3d的人类卵裂期胚胎,2、4、6、8细胞期胚胎各5个,有7个胚胎表达HLA-G及其部分的异构体mRNA。检测5个受精后4d的人类桑葚胚,全部表达HLA-G及其部分的异构体mRNA。检测25个受精后6d的扩张期囊胚,全部受检囊胚均表达HLA-G mRNA,但异构体表达不同。在受检的25个扩张期囊胚中,20个表达HLA-G1(表达率80.0%),4个表达G2(表达率16.0%),25个表达G3(表达率100%)、24个表达G4(表达率96.0%),5个表达G5(表达率20.0%),8个表达G6(表达率32.0%)。结论着床前的人类胚胎表达HLA-G及其异构体mRNA,其阳性表达胚胎的比例,随着胚胎发育的进程而增加。HLA-G异构体在人类着床前胚胎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7.
对种植前的配子和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可使筛选遗传缺陷的子代提早至早早期胚胎阶段。该方法于1990年应用PCR技术成功以来发展迅速。其分析材料为第一、二极体(PB)、卵裂谨胚泡,各种改进的PCR,FISH技术是其主要分析手段,现可用于诊断任何在染色体或基因水平已定位的疾病。目前主要目标是提高其有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精子质量和数量对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和卵裂胚胎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精子质量和数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细胞受精、卵裂和卵裂胚胎的影响。方法观察常规IVF-ET92个周期的精液和授精精子的密度和活动力与孕卵细胞分裂的关系。结果对481个成熟卵及273个未成熟卵的观察表明,快速直线运动(a级)精子和快速非直线或慢速直线运动(b级)精子的密度下降,使成熟卵和未成熟卵的细胞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卵裂率明显下降;a级和b级精子的密度增高,可明显降低形态不良卵裂胚胎的比率。结论精子的密度和活动力对体外受精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融合期胚胎和囊胚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冷冻胚胎解冻移植231个周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卵裂期胚胎移植组、融合期胚胎移植组和囊胚移植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以及多胎的发生率.结果:融合期胚胎移植组平均移植胚胎数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0.50) 个vs.(1.73±0.59) 个,t=-4.902,P<0.001],但其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58% vs.23.00%,χ2=24.567,P<0.001;53.41% vs.34.15%,χ2=7.805,P=0.005);囊胚移植组胚胎种植率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88% vs.23.00%,χ2=8.214,P=0.004);3组间多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1,P=0.328).结论:进行融合期胚胎或囊胚移植可获得较高的胚胎种植率和周期移植妊娠率,降低多胎率,尤其应用于单胚胎移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后形成的卵裂期胚胎经慢速冷冻一解冻后的发育能力。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行卵裂期胚胎复苏移植的385例患者分为两组:复苏胚胎来源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组(IVM组,46例)和复苏胚胎来源于常规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组(IVF组,339例)。采用慢冻速溶法解冻移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IVM组复苏胚胎243枚,复苏后存活162枚,复苏率为66.67%;IVF组复苏胚胎1605枚,复苏后存活1082枚,复苏率为6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M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分别为19.30%(11/57)和10.61%(14/132),明显低于IvF组临床妊娠率(45.45%,175/385)和着床率(26.14%,240/918;P均〈O.05)。结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发育形成的卵裂期胚胎慢速冷冻后临床结局欠佳,可能与冻融前胚胎自身的发育潜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囊胚培养是否能够筛选出更加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降低胚胎的早期流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单纯输卵管因素或/及男性因素接受囊胚期与第3日卵裂期胚胎移植获得妊娠后患者的流产率。总周期数1 673个,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fresh embryotransfer)932个(囊胚移植139个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793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741个(囊胚移植211个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530个周期)。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论新鲜胚胎移植组还是冻融胚胎移植组,囊胚期胚胎受孕后的早期胚胎流产率均低于第3日的卵裂期胚胎,并且囊胚移植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流产率均与妇女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无论新鲜胚胎移植组还是冻融胚胎移植组,囊胚移植均比第3日卵裂期胚胎移植流产风险降低。年龄仍是影响移植后妊娠早期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过程中,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成熟卵泡获卵率对IVF-ET/ICSI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IVF-ET/ICSI治疗的693例患者,共746个周期,根据获卵率将患者分为A组:获卵率≥80%;B组:获卵率50%~79%;C组:获卵率30%~49%;D组:获卵率〈30%。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结局。结果 A、B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等各项临床和实验室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获卵数的减少,获卵数最低的D组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形成率和临床妊娠率也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P〈0.05),但C组的累积妊娠率与A组和B组相似(P〉0.05)。结论获卵率减少可导致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下降,直接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单细胞测序分析卵裂期优质胚胎染色体情况。方法:收集已成功生育健康婴儿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的优质卵裂期胚胎,消化胚胎透明带,收集卵裂球,并分别装管,进行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ALBAC)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及二代测序。结果:收集优质卵裂期胚胎19枚,获得95个卵裂球,92个卵裂球获得测序结果,获结果率为96.8%。19枚优质卵裂期胚胎中,正常二倍体胚胎4枚,占21.1%;异常胚胎15枚,占78.9%,其中非嵌合型异常胚胎1枚(5.3%),嵌合型异常胚胎14枚(73.7%)。92个卵裂球中,正常二倍体卵裂球43个,占46.7%;染色体异常卵裂球49个,占53.3%。结论:应用单细胞测序对优质卵裂期胚胎的染色体情况分析发现,卵裂期优质胚胎中可能存在较高的染色体异常,或许是影响胚胎种植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长方案降调节天数和LH水平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方案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前降调节天数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I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12月482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nRH-α)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的资料。结果:按长方案使用Gn前降调节的具体天数分组,发现相互间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等无统计学差异。HCG注射日LH水平高低与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无显著关系。注射HCG日LH≤1mIU/ml组和1.1—2mlU/ml组获卵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LH≤1mIU/ml组、1.1-2mlU/ml组和2.1-5mlU/ml组3组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累计妊娠率显著高于5.1-10mIU/ml组(P〈0.05)。结论:使用促性腺激素前降调节天数对体外受精结局没有显著影响。HCG注射日的LH水平≤5mlU/ml能获得好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供卵细胞浆移植对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3年临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多次失败后,接受供卵细胞浆移植获临床妊娠的2例患者,比较细胞浆移植周期与以往失败的IVF—ET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及1~2级胚胎比率.结果 两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及1~2级胚胎比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少量供卵细胞浆移植对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白鼠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精子及受精卵。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GF-Ⅰ,对照组不加IGF-Ⅰ。观察卵母细胞成熟度、受精率及卵裂率。结果:实验组小白鼠卵母细胞成熟度、受精率及卵裂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及显著性(P<0.01及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受精卵均有不均匀分裂和细胞碎片出现,但在同一培养时间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GF-Ⅰ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白鼠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受精卵的卵裂过程,提高受精率;对受精卵和胚胎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胚胎分裂过程中常常出现无核的胞质碎片。碎片的程度是多数胚胎评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发现细胞碎片可以诱导卵裂球凋亡。碎片多的胚胎与低种植率有关。为评价体外受精(IVF)中胚胎碎片预测因素以及比较移植清除碎片的低评分胚胎与未清除碎片的高评分胚胎移植周期的结局,回顾性分析327个非赠卵者的IVF新鲜周期,  相似文献   

18.
卵裂球数量及胚胎碎片对人冻胚卵裂球存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裂球数量及胚胎碎片对人冻胚卵裂球存活状况的影响。方法:取110例FET(frozen embryo transfer)周期的冻融胚胎,根据卵裂球数量及胚胎碎片分为5组:6~8细胞无碎片组(A组,n=102),4~5细胞无碎片组(B组,n=54),6~8细胞<10%碎片组(C组,n=75),4~5细胞<10%碎片组(D组,n=57),6~8细胞10%~25%碎片组(E组,n=28)。计算各组的胚胎存活率、卵裂球全存活率及卵裂球全死亡率。结果:110个FET周期共解冻胚胎316枚,复苏率68.7%。相同胚胎碎片条件下,6~8细胞与4~5细胞两组间胚胎存活率、卵裂球全存活率、卵裂球全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6~8细胞胚胎中,碎片越多,胚胎存活率越低,卵裂球全死亡率越高(P<0.01),而卵裂球全存活率无差异(P>0.05);4~5细胞胚胎中,碎片越多,胚胎存活率(P<0.05)、卵裂球全存活率越低(P<0.01),而卵裂球全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胚胎碎片是影响人冷冻胚胎中卵裂球存活状态的重要因素,而卵裂球数量对卵裂球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检查对妊娠早期胚胎细胞遗传学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波检查对妊娠早期胚胎细胞遗传学影响的初步观察沈婉英任国庆刘今爱王霄汉为探讨超声波检查对早期胚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对妊娠8~10周孕妇,以超声波照射后的胚胎细胞染色体畸变(CA),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细胞分裂情况进行观察。现将初步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时差成像(TLI)技术基于胚胎卵裂模式及时间参数进行胚胎挑选,对分裂期胚胎单胚胎移植(S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将206个常规IVF周期患者胚胎行TLI动态观察,对其2 349枚非移植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回顾性分析胚胎发育的卵裂模式和时间参数,以囊胚质量为结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优质胚胎筛选标准。2应用建立的优质胚胎筛选标准开展分裂期胚胎SET的前瞻性研究,用TLI观察88例常规IVF周期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挑选优质胚胎进行SET,观察妊娠结局。结果:1分裂方式为正常卵裂、不均卵裂、非轴性卵裂的胚胎具有较高的优质囊胚形成率(分别为57.09%,44.44%及40.91%),时间参数从3-细胞分裂到4-细胞持续的时间(s2)(≤0.50 h)和发育至5-细胞的时间(t5)(≤48.93 h)对优质囊胚形成最具预测价值。2由此建立基于胚胎卵裂模式与时间参数的分层筛选模式,将其应用于分裂期胚胎SET,符合筛选条件的SET组临床妊娠率为73.24%(52/71)。结论:应用TLI,基于胚胎卵裂模式和时间参数建立了分层筛选模式,所挑选的优质胚胎可显著改善分裂期胚胎S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