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有效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法 根据2003-2012年南通市麻风病的发现率,对新发现病例的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方式、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原高流行地区,平均发现年龄为57.15岁,MB型比为70%,平均延迟期为22.75月,传染途径不明的占95%,皮肤科就诊发现的占65%。结论 南通市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必须加大原麻风高流行区的麻风防治力度,保持麻防工作的持续性,充分发挥麻风防治三级网络作用,加强麻风防治技术培训,加大群众麻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线索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家属健康检查的工作力度,使发现方式由“被动发现”向“主动发现”逐渐转变,从而尽早发现病人,治疗病人,减少传播,降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发麻风病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麻风病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各市、县上报的麻风疫情登记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共发现新发病人14例,病人分布在12个县区,确诊延迟期长,Ⅱ级畸残高,家外传染3例,家内传染3例,传染来源不明者8例。结论安徽省麻风病传染源继续存在,新发病例仍然存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99 - 2018年贵州省麻风病流行趋势,完善我省防治策略,消除麻风危害。方法 对1999 - 2018年贵州省麻风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 1999 - 2018年贵州省累计发现麻风病例3 944例,发现率和患病率分别由0.69/10万、2.31/10万下降至0.17/10万、0.67/10万,年均下降3.77%和3.51%。毕节、黔西南、黔南和安顺新病例共占全省的71.73%;男女比为2.71:1,女性病人占比总体呈增高趋势;儿童病例154例,儿童比总体呈降低趋势;型别比为2.29∶1,总体呈增高趋势;2级畸残1 064例,2级畸残比总体呈降低趋势。病人以主动发现(54.92%)为主,皮肤科、接触者和线索调查占比总体均逐渐增多。结论 贵州省麻风病疫情呈下降趋势并处于低流行状态,鉴于仍有儿童病例发现和2级畸残比较高,提示须关注家庭聚集性流行,推进以麻风可疑症状监测为主的早期发现措施,进一步消除麻风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麻风发病流行特点,找出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最终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93-2012年期间,湖南麻风流行强度、分布、疾病分型、发现方式、畸残、延迟期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分布极不均衡;1993-2002年与2003-2012年相比较,复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比例有所上升;年均发病下降;延迟期有所延长;畸残率增高。结论要重点抓好麻风相对高发地区(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的麻风防治工作;要加强基层麻风防治人员防治能力的培训,加强发现病人的力度,降低延迟期,降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60-2017年雅安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以便为当地的麻风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雅安市历年麻风病病理检验登记本、麻风病防治工作年报表、1960-2017年国家麻风病网报系统(LEPMIS)雅安市上报的数据并按照《麻风病防治手册》及《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中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0-2017年雅安市累计发现麻风病病人896例,其中男性648例(72.32%),女性248例(27.68%),男女性别比为2.61∶1;截止2017年12月31日累计治愈存活者有263人(29.35%);平均发现率最高为1960-1964年,为4.89/10万;最低2015-2017年,平均发现率为0.17/10万;平均患病率最高为1965-1969年,为40.61/10万;最低为2015-2017年,平均患病率为0.43/10万;各区县中石棉县平均发现率最高18.19/10万(227例),最低为名山区0.27/10万(7例);二级畸残165例(18.42%),一级畸残190例(21.21%);LL(瘤型麻风)最多, 324人(36.16%),B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最少,14人(1.56%);治疗分型以MB(多菌型)(86.05%)病人最多。结论 1960-2017年雅安市麻风病发现率与患病率明显下降,目前处于低流行状态,且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需保持对麻风病疫情的警惕性,努力落实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明市1958—2017年麻风病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法,查阅三明市1958年来登记的麻风个案资料、统计报表、诊治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明市经过近60年的麻风综合性防治,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13—2017年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发现率0.09/10万、患病率0.25/10万;12个县(市、区)中已有7个县无麻风病现症病人,流行范围明显缩小。新发现病人中多菌病例有增多趋势(趋势χ~2=37.15,P0.01),畸残率有降低趋势(趋势χ~2=9.46,P=0.002)。结论三明市麻风经近60年综合防控,"三率"降低、成效显著,但流行并未停止,有的县疫情曾一度回升,说明麻风病长时间内还将呈低流行状态,防治不能放松,还需继续努力战胜麻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安徽省的麻风病流行现状,为该省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0-2009年全省麻风病疫情监测报表及新发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性分析。结果新发病人数量无明显变化,病例散在分布,男女性别比为1.49∶1,多菌型麻风占多数(69.1%),发现方式以通过皮肤科就诊的比例(62.8%)最高,2级畸残率与延迟期之间有统计学关联,随着延迟期的延长,2级畸残率上升。结论安徽省麻风病呈低流行态势,但是要彻底消灭麻风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仍需要长期的积极防治。通过开展培训、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和综合医院的皮肤科医生的麻风病防治意识以及有效开展线索调查工作对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缩短延迟期、降低畸残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苏省近20年麻风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4-2013年江苏省历年新登记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近20年年均新登记麻风病46.40例,新登记病人数前10年为611例,近10年下降至317例;病人发现数苏北地区占54.35%,1-6月发现的占64.33%,皮肤科门诊发现的占69.72%;全省近10年无儿童病例,新病例确诊时平均年龄、型比、流动人口病例比例等数值较前10年上升;早期发现指标平均诊断延迟期28.27月、2级畸残比为32.75%,但近2年降幅明显。结论江苏省近20年麻风病呈低流行平稳下降态势,仍须以麻风病症状监测为手段,注重对各类医务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及质量,提高病人早发现水平,保证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建瓯市1949—2007年麻风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方法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61例,尚有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为0.089/万,近五年平均发现率为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结论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4-2010年宁波市新发现的麻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防治麻风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新发现的麻风病患者相关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新发现麻风患者26人,男17人,女9人;年平均发现率为0.0446/10万,多菌型占84.62%;23例为散发输入性病例,确诊发病年龄平均为31.05岁,平均延迟期为16.92个月,家庭内接触感染9例,皮肤科门诊发现24例,患者家属及接触者检查发现病人2例。结论:宁波市麻风病处于输入性散发为主的低流行地区,今后防治的最佳对策是加强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麻风病,结合接触者检查和疫点调查,并开展来自高流行地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筛查。  相似文献   

11.
龙泉市自1956年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开展传染病(包括麻风病)防治工作以来,经历了从未发现麻风病病人到1961年发现龙泉有史以来有记录的第1例麻风病人至1978年共发现7例,经过防治,1990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国家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现已25年未发现麻风病新发病例和复发病例。为进一步做好无流行状况下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现收集麻风病患者的随访和统计等资料,分析龙泉麻风病流行与防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贵州省麻风病高流行区黔西南州、安顺市2010~2015年新复发病人家内接触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及分析,为麻风病防治监测及病人早发现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麻风病患者及家内接触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家内接触者发病特点。结果:黔西南州、安顺市2010~2015年新复发麻风患者362例,共344户,其中56户为麻风病多发家庭,有明确家庭内传染源的占同期发现病例数的21.55%;家内感染者发现方式以主动发现为主;多菌型(MB)麻风患者家内接触者中发病明显高于少菌型(PB)麻风患者家内接触者(P0.05)。结论:麻风患者的家内接触者仍是贵州省今后麻风监测中需关注的重点人群;接触者检查和线索调查在麻风高流行地区对早期发现麻风家内感染者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方法]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5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59例,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0.012/万,近5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结论]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衢州市是麻风病的流行区,全市到2002年底止,共发现麻风病人458名,复发病人5例,总病例数463例,临床治愈382例,现症死亡68例,外迁6例,误诊2例,目前仍有现症病人5例,患病率从最高的1974年17.3/10万,下降到现在的0.16/10万,1990年经省专家组考核确认,全市以县(市)为单位达到了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现将我市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0—2017年云南省蒙自市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和实现消灭麻风病规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蒙自市新发病例个案病历资料、疫情报表资料以及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7年蒙自市累计发现新发麻风病例44例,年均发现率为1.30/10万。男性33例,女性11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61.36%),职业均为农民。发现方式以通过皮肤科就诊(61.36%)为主,临床分型以多菌型为主(77.27%)。平均延迟期为21.18个月。Ⅱ级畸残率较高(29.55%),影响畸残的主要因素为延迟期。结论 2010—2017年蒙自市麻风疫情呈下降趋势,但要彻底消灭麻风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仍需长期实施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安徽省儿童麻风的发病特征,了解全省儿童麻风病流行状况,为儿童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收集整理1949~2013年安徽省儿童麻风病患者的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49~2013年安徽省登记新发麻风病人共8 104例,其中儿童221例(占2.7%),86.3%的病例在1978年以前发现。0~14岁儿童病例中,男性158例,女性63例,各年龄均有发病,平均延迟期中位数为13.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25.5个月,延迟期≤24个月152例(占68.8%),2级畸残94例(占42.5%),延迟期越长,畸残率越高,查菌阳性70例(占31.7%),以结核样麻风和瘤型麻风为主,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结论儿童麻风病是体现麻风病流行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加强安徽省的主动发现工作,早期发现儿童麻风病例,有利于发现和控制潜在传染源,缩短延迟期,减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省历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利用麻风病发病率、发现率和患病率等指标,评价历年来麻风病防治成果。结果全省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6 634例,治愈12 058例,复发346例,复发率为2.87%,复发患者中,339例为单疗治愈者复发(97.98%),7例为联合化疗治愈者复发(2.02%),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09例,其中复发现症病人14例;平均发现率由最高时1955-1959年的2.79/10万降至近五年的0.05/10万;五年平均最高患病率为1970-1975年的26.75/10万;随着防治工作不断深化,流行趋势表现为发病年龄上升、型比值增高、少儿发病率下降,符合麻风病防治后期流行特征。结论本研究表明浙江省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防治策略,为巩固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麻风线索调查、病人复查、接触者检查、疫点调查等方法发现麻风病人,对病人规范实施MDT,对基本消灭麻风后的新发病人进行分析,评价MDT实施与监测的效果。结果发现新发麻风病人18例、复发病人3例,年患病率均在1‰以下,近5年年平均发病率在0.5/10万以下。MDT实施覆盖率100%,规则率90.5%,治愈率100%,MDT愈后监测率100%;新发病例发病年龄升高,病期缩短,儿童发病率降低,畸残率降低。结论继续规则实施MDT与监测,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线索调查,主动发现,早期治疗病人,认真做好麻风神经炎监测等工作,是巩固防治成果,促进麻风病控制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龙令杏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227-4229
目的分析1949-2013年锦屏县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日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1949-2013年麻风病资料。结果 66例麻风病例中,男性53例(占80.30%),女性13例(占19.70%),死亡47例,存活19例;66例麻风病例均为农民;结核样型麻风(TT)21例,界限类结核样型麻风患者(BT)1例,中间界线类麻风患者(BB)8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患者(BL)1例,瘤型麻风患者(LL)26例,未定型麻风9例;多菌型(MB)38例(占57.58%),少菌型(PB)28例(占42.42%);19例存活麻风病例中畸残1个部位1例,畸残2个或2个以上部位8例。结论锦屏县麻风病呈低流行态势,巩固防控成果,早日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 ,是属麻风病低度流行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防治 ,1999年经省级评审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为总结防治经验 ,给今后制定巩固防治成果措施提供依据 ,特对我市 195 0~ 1999年的麻风防治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 195 0~ 1999年间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查治记录和流行病学调查记录。2 结果2 .1 流行特征2 .1.1 流行强度  195 0~ 1999年 ,全市累计确诊麻风病人 2 0 5例 ,累计患病率为 0 .2 6 /万 ,属麻风病低度流行区。2 .1.2 时间分布  2 0 5例病人除 1986、1992年和 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