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新论     
韩支亚  任红伟 《陕西中医》2000,21(4):192-192
<正> 我国古代中风的论述,一方内容丰富,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存在着概念荚杂,称谓混乱。如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外风,内风等,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不便,很有澄清的必要。 1 唐宋以前中风不应完全否定 中医普遍认为中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唐宋以前和金元以后。对唐宋以前中风特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张山雷说:“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者,所以祛外来之邪风也。今之中风多是内因,治必潜降镇摄者,所以靖内动之风阳也”。(《中风铨》)其实这与史实不符。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痹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内经·调经论》:“血之  相似文献   

2.
<正> 中风作为病名由来已久,但唐宋以后所指的中风,专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之证而言,以其发病急暴如风矢之中人,故名中风。即《内经》所载的,“大厥”、“击仆”,“偏枯”等病。论中风病因,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金元以后多从内风立论,分为真中风,类中风。辨证上延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以脏腑经络作为病变深浅层次的辨证纲领,这种分类方法从纵向上对中风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作了概括,但是对揭示疾病的性质,确立治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风病的病机,中医学术界历来有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主张"内风"为主的论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虽未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有许多描述性的名称,如卒然昏扑,不省人事者名之以"仆击、大厥、薄厥、煎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以"痱风、偏枯"等为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论述。故通过详细解读《黄帝内经》诸篇条文提出《黄帝内经》不但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病机的理论源头,更是中风病"内虚积损"内风病机的学术肇端。  相似文献   

4.
<正> 中风病,就其病因而言,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内风之说颇有建树。笔者认为:中风以阴阳失调为本,痰蒙窍络为标,急性中风当从痰辨治。 1 中风无痰不病急性中风,历代医家多从风、火、痰、气、血、虚立论,名目繁多。中风危急之时,不知本末,难以立断。笔者遵丹溪之说,抓主要矛盾,认为急性中风病因学说虽多,然应以痰为主。从中风病人的体质类型与饮食习惯来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史上,心这一君主一直统治神明,这并非心“篡权”,而是历代中医学者不敢触犯圣经,所以“心主神明”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缓慢的原因。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论述,唐宋以前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口呙)斜,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明代以后,中风治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多执"木必先枯也,而后风催之.人必先虚之,而后风入之."的观点,改变了以前单纯调气的治法,使中风治疗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中风"一词,首见于《内经》。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一般认为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清代医家黄元御首创"一气周流"理论,并以此论治中风,颇有成效。笔者将对黄氏论治中风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二十余年来利用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并施以良好的护理方案,获得满意疗效。笔者多年来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谨守此道,疗效显著。急性期,祛风不可忽视关于中风之成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人体,治疗重在祛风扶正。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则偏重内因致病。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新途,认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并曰:"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然依此论多不为医者所重视,临床依法效之者亦甚少。笔者认为,补阳还五汤所治中风,必以  相似文献   

10.
中风辨治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瑛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66-568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为主证,病轻者可无昏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代有发展,从外风到内风,病机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气、主虚,各执一端,经过相互补充而得到不断充实。当前辨证虽多以中经络、中脏腑为纲,而其具体分类、证候繁简迄今尚难求同,治法亦各有见解。现就有关辨治要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