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片联合黄葵胶囊和贝前列素钠片减少腹膜透析(PD)患者腹透液中蛋白丢失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鹰潭医疗区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采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方案稳定3个月以上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口服氯沙坦钾片、黄葵胶囊、贝前列素钠片治疗,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评估此类药物对患者透析液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上述药物前后3个月后,24 h腹透液蛋白总量、24 h尿蛋白定量及微量蛋白低于治疗前,血清Alb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片联合黄葵胶囊和贝前列素钠片可显著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中蛋白丢失,因此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丢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并发心衰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7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及低钠血症的观察体会。方法操作时注意适宜的腹透液的量、留腹的时间、交换的次数及总超滤的量等,严格记录出入水量,根据医嘱合理通过腹透液补充高渗钠盐,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注意营养支持。结果27例患者死亡1例(病窦患者心脏起博器突然脱落),其余患者调整透析处方5—12d后心衰及低钠血症纠正。结论CAPD患者易发生急性心衰及低钠血症,一旦确诊,宜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平衡纠正低钠血症和纠正心衰之间的矛盾,透析过程必需细致观察,严密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Icodextrin(7.5%葡聚糖)腹透液是百特公司生产,在欧洲使用己5年以上,在国内尚未上市的新类型腹透液。分析其治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超滤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肾病并无尿型肾功能衰竭病人,CAPD治疗68个月出现超滤衰竭。280天前开始使用7.5%葡聚糖腹透液治疗,每天更换1500ml,留腹时间16—20h,每次超滤650-1100ml,配合使用1.5%(或4.25%)葡萄糖腹透液1500ml。保持每天超滤1000—1200ml。结果病人水肿消失,症状好转,复查各项生化参数稳定。结论①葡萄糖腹透液长期使用对腹膜功能与超滤功能有一定损伤作用。临床上,葡萄糖腹透液有被更换的迫切性。②7.5%葡聚糖腹透液分子量大,生物相容性好,对腹膜毒性作用小,超滤效果好,在腹膜增厚引起超滤衰竭及腹膜炎时,仍能维持有效超滤作用,在临床值得推荐使用。③糖尿病病人在摄取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减少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认为体内血糖可弥散进入葡聚糖腹透液,并更换出体外。使用葡聚糖腹透液更易丢失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应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综合平衡,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拭子培养呈革兰氏阳性菌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使用莫匹罗星对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鼻拭子培养呈革兰氏阳性菌的65例CAPD患者分为两组,A组鼻腔使用莫匹罗星(39例),B组鼻腔未使用莫匹罗星(26例);分别记录一般情况、血液指标、鼻拭子培养结果、第一次发生腹膜炎时间和培养结果等。结果 A组39例患者,发生腹膜炎的5例,为每年0.12次/患者,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3例,为0.07次/患者,腹透液培养和鼻拭子培养一致的为2例(40.0%);B组26例,发生腹膜炎的9例,为每年0.32次/患者,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6例,为0.21次/患者,腹透液培养和鼻拭子培养一致的为4例(44.4%),腹膜炎的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CAPD患者之间在年龄、透析前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继发性甲状旁腺素(PTH)、是否糖尿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莫匹罗星鼻腔用药可减少鼻拭子培养呈阳性菌的CAPD患者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从而减慢腹膜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1976年,Popovich 提倡持续可动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1978年采用了软包装 CAPD 透析液袋,使腹膜透析在全世界迅速开展,八十年代CAPD 作为腹透技术新潮流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复习近年国外文献,就膜腹透析现状,主要并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开展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以来,一些少见并发症逐渐增多,它们是引起 CAPD 失败或死亡的原因之一,现结合57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例1,女性,58岁,因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入院,行 CAPD 治疗。使用2%含糖腹透液.透析前血糖125mg%,血渗压正常,腹透第二天患者出现浅昏迷及低血压表现。复查血糖492mg%,尿糖(++),尿酮(-),血渗压365mEq/L,经输入0.45%盐水,小剂量胰岛素等综合治疗,血糖降至180mg%,血浆渗透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低钙腹透液和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钙)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皮肤瘙痒发病率的影响。探讨纠正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骨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腹膜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低钙腹透液(钙浓度1.25mmol/L)和碳酸钙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钙浓度腹透液(钙浓度1.75mmol/L)治疗,不使用磷结合剂。治疗时间6个月,在实验前和结束后分别测定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激素水平、皮肤瘙痒发病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低钙腹透液和碳酸钙治疗6月后,甲状旁腺激素与治疗前后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三种指标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钙腹透液和碳酸钙治疗6月后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水平,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已成为尿毒症病人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1994以来,我们将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每周肌研清除率(CrCL)、蛋白分解率(PCR)应用于部分腹透患者,作为判断透析充分性指标,而以腹膜平衡试验(PET)作为每个患者达到充分性指标方案调整的客观依据,以处方透析替代了既往的公式透析。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CAPD患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22~71岁。病因:慢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3例,紫癜性肾炎l例。手术置管后均先采取间歇性腹膜透析(IPD)3~7天,交换8~10次/日,总量8~10升,后行CAPD,交换4次/日,总量6~8升。透析2周时测定PET,采用Bexter公司提供的操作方法,并根据Twardowski判断腹膜对溶质转运能力的标准,将测定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一平均(H-a)、低一平均(L一的和低转运(L)四个等级。收集腹透方案调整前后的24小时尿液、腹透液,分别记录总量;测血BUN、Cr;测身高、体重,计算CrCL、KT/V、PCR。观察血压,食欲、浮肿、有无心衰等临床表现;定期复查血白蛋白(ALB)。观察时间2.5~32个月。判断标准:K...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疗效。方法对腹透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通过提高腹膜透析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了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腹膜炎的病因分析与观察和防护,从而降低了CAPD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复归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007年6月对42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分别给与静脉铁剂和口服铁剂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APD患者,每天透析4次,每次腹透液2L,年龄34~72岁,性别不限。肾性贫血,血红蛋白(Hb)  相似文献   

11.
俞凯 《安徽医药》2014,(11):2172-2173
目的:探讨影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相关因素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5月-2013年4月入院的52例CAPD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 ALB)含量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营养良好,ALB含量正常;B组为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两组间C反应蛋白( CRP)、和主观营养评估法( SGA)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52例CAPD患者中,B组患者CRP含量显著高于A组[(8.43±1.32)mg·L-1 vs(2.11±0.87)mg·L-1,P〈0.01];B组腹膜炎发生率为6.9%,肺炎发生率为12.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7.8%,均明显高于A组(腹膜炎发生率为0,肺炎发生率为9%,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5.6%)(P均〈0.05)。结论 CAPD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并发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皆高于营养良好者,低白蛋白血症与并发症有关。采取有力措施可改善和预防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霍冬梅  廖蕴华  何建静 《中国药师》2012,15(8):1161-116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服用百令胶囊或尿毒清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影响。方法:6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18个月以内的患者,随机分成百令胶囊组、尿毒清颗粒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ELASE法分别测试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患者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百令胶囊组及尿毒清颗粒组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较用药前也明显降低(P<0.01);百令胶囊组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与尿毒清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均能降低短期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腹透液中VEGF活性和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原因,为临床改善腹透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随访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45例,统计退出患者例数,调查其退出原因,同时评估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容量负荷指标.结果 14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64例退出,占腹透总数44.1%.其中死亡40例(62.5%),余为改血液透析,肾移植或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患者.退出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34例(53.1%);顽固性腹膜炎10例(15.6%),余为超滤衰竭,严重营养不良,极少数为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腹透漂管退出腹透.在死亡患者中,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衰、心梗、脑出血等构成了主要死因(51.6%),其次依次为严重感染如肺炎、腹膜炎、败血症(20.1%)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及放弃治疗.死亡组较存活组具有更明显的营养不良、容量负荷过重及透析不充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血管事件是CAPD 患者死亡退出的最主要原因.炎症感染,包括腹腔外感染是PD 中断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腹透的开展与维持.营养不良、容量超负荷、透析不充分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腹透患者退出率、死亡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peritonea 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仍较低。因此,分析PD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对患者治疗、预后有深远意义。现将我院PD中心2005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行CAPD治疗以及在外院置入腹透管共22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评价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腹膜透析病人中营养不良普遍存在,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尿毒症引起的厌食、腹膜炎中大量糖吸收引起的饱腹感及精神、药物、经济等因素,蛋白质丢失增加,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从腹透液中丢失,腹膜高转运及感染尤甚。代谢及激素分泌紊乱。腹透病人营养不良与生存率、康复率有关,故正确评价营养状态以便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铸兴  缪建萍 《江苏医药》1998,24(10):765-765
终末期肾衰的腹膜透析治疗随着其装置的改进,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有明显减少,但透析的充分性日益突出。腹膜平衡试验(PET)用于测定腹膜的运转能力,为临床腹膜清除和超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以便选择较佳的腹透方案。我院1997年1月~12月根据PET结果调节26例患者腹透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26例均为维持性腹透病人,男16例,女IO例,平均年龄45(28~63)岁。腹逐时间1~36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尿毒症病因: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5例,肾小球动脉硬化症4例。在PET前进行标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两周,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科从1987~1990年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插管术后30例导管移位病例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30例尿毒症病人,入院后均采取腹透插管术腹透治疗,22例住院透析,8例在家行CAPD治疗,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其中30例病人中因腹透  相似文献   

18.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设备简单、手工操作方便,可行居家透析治疗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等优点。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选择该治疗方法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以中欧和东欧为例,自1990~1996年,透析患者增加了75%,而腹透患者增加了300%犤1犦。我科自1996~2001年对53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APD治疗,为使患者出院在家进行CAPD,在住院期间对这些患者及家属进行CAPD操作辅导。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3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男2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规律血液透析(H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尿毒症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HDF/ HD组和 CAPD 组各34例。HDF/ HD 组每周采用2次血液透析加上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APD 组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每天腹透液总量8000ml,晚上留腹2000ml,均连续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BUN 及 Cr 均降低(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 CAPD 组降低幅度大于 HDF/ H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毒症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 CAPD 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更好,但 HDF/ HD 临床效果也较满意,可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3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更换短管组38例)与对照组(不更换短管组45例),两组患者在发生腹膜炎时均由同一腹透护士行腹腔冲洗至腹透液清亮后,观察组予更换腹膜透析短管,对照组不予更换短管,再均按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炎治疗指南规范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改善时间、半年内腹膜炎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38例中3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7.89%,半年内11例复发(28.94%),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18±4.41)d,腹痛消失时间为(3.03±2.94)d;对照组45例中5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11.11%、半年内12例复发(26.66%),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09±3.59)d,腹痛消失时间为(2.73±2.93)d;拔管率、腹膜炎复发率、腹透液清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无明显影响。不予更换短管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