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瑞舫 《河北中医》2010,32(11):1610-1611
路志正(1923-),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临床思想崇尚脾胃学说,辨证重视湿邪为患,并提出湿邪伤人甚广,湿邪伤人缓而治之宜缓,北方燥地亦多湿,疑难重症多兼湿等观点。临床对眩晕、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脾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瘤、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多寐等疑难病症,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路教授治疗疑难病,往往从湿邪着眼,每取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窥大师风范,  相似文献   

2.
路志正治疗痛风痹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瑞舫 《河北中医》2011,33(7):965-966
路志正(1923—),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中医师。崇尚脾胃学说,治病注重调理脾胃。路志正教授辨证注重湿邪为患,认为湿邪伤人甚广,临床对眩晕、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脾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瘤、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等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3.
路志正教授治疗不寐,主要从五脏藏神的理论着手,尤重视脾胃对五神的影响,认为从病因病机上看,主要有虚、实和虚实夹杂3种情况.虚者为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不寐由生.实者或因气滞,或因湿(痰)阻,影响脾胃气机,扰动心神而不寐.而虚实夹杂,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气滞、食滞、湿浊、痰热等邪实并存.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4.
路志正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擅长中医脾胃病、风湿病及各种慢性疑难病的治疗,并以擅治中医湿病驰名。其对湿邪致病的特点、病理变化、治疗用药等多有独到认识。他认为湿邪是导致多种临床疾病的重要病因,尤其是在慢性疑难重症  相似文献   

5.
路志正重视湿阻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介绍路志正教授临证重视辨治湿邪伤人的学术思想。提出湿邪为害,具有多发性、复杂性、难治性的特点。不独南方,北方亦多湿邪,伤人甚广,涉及各科,常与实邪兼挟为患,辨证论治,先别内外,治湿法从多途,不唯温、燥、化、宣、通、渗,还应兼顾调理脏腑气机。文中还举路氏治疗因湿邪阻滞致心律失常案,可窥其对湿邪辨证论治遣药之临床思路与方法,承名师之学术,增后学之经验。  相似文献   

6.
路志正教授治疗不寐,主要从五脏藏神的理论着手,尤重视脾胃对五神的影响,认为从病因病机上看,主要有虚、实和虚实夹杂3种情况。虚者为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不寐由生。实者或因气滞,或因湿(痰)阻,影响脾胃气机,扰动心神而不寐。而虚实夹杂,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气滞、食滞、湿浊、痰热等邪实并存。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血不养心、脾虚不运痰湿阻滞、脾虚湿阻痰热扰心、胃腑不和心神不宁等。路老临证常以健脾益气养心、化痰降浊、和胃温胆宁心等法调理中州,以达到安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燥湿互济的起源发展、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阐释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观点。燥邪致病易伤津液,湿邪伤人多隐而莫见,缓而不觉。燥湿二邪可单独出现,形成燥病或湿病,但亦可相兼为病或者互相转化,出现燥湿共存之症。单一祛湿或者润燥难以把握病机而一举获效,故治疗时当燥湿互济,治湿不一味燥剂渗湿,少佐滋润之品顾护阴液,避免苦寒化燥伤阴;治燥需注意滋阴药多滋腻,应少佐温运之药,勿使滋阴太过而湿邪内生。  相似文献   

8.
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在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以总结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而"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为人谦和,医术精湛,在学术上学兼各家,博采众长,尤重脾胃学说,其学术风格独特,临证经验丰富,笔者试从调治杂病宗脾胃、辨证论治重湿邪、三因制宜尚整体、以平为期察阴阳、综合防治倡养生5个方面对路志正教授的临证经验做粗浅分析,并附病案说明。  相似文献   

10.
于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86-1687
路志正教授崇尚脾胃学说,临床治疗眩晕病多从脾胃入手,认为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湿热中阻,上蒙清窍;脾虚湿盛,清窍失养;脾阳不足,寒饮上泛等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或祛邪或扶正,但每每兼顾培补后天之本,验之临床,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路志正教授运用升降理论临证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善于运用升降理论调理脾胃,并通过调理脾胃治疗疑难杂症.本文通过路志正教授治疗眩晕、失眠、久泻、便秘、咳喘五则临床验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升降理论临床应用.体现了路志正教授用药特点及其对升降理论的认识和发挥,给后学提供了临床辨证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2.
曾春晖 《陕西中医》2007,28(7):912-912,929
湿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乃外来之邪,是由于人体所处的生活条件的影响.如居处潮湿、汗出当风、淋雨涉及等都可感受湿邪,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如过食肥腻、生冷、酒酪,或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常,致津液不得运化敷布,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  相似文献   

13.
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在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以总结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而"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湿阻是指湿邪阻滞脾胃,以口淡、纳呆、头如裹、全身困重乏力、胸闷腹胀、苔厚腻为主证的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湿邪致病可有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外邪入侵所致病,内湿多由饮食生冷、瓜果、油腻、肥甘和酒等,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精微,导致内生水湿,湿阻脾胃,湿从内生。段亚亭为国医大师,重庆市名中医,国家首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悬壶近70年,现将段老治疗湿阻经验介绍如下。1湿困脾胃  相似文献   

15.
整理并总结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的有效验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导出不寐有效验案,主要从病机谈治法以分类对比,结合组方结构与用药特点等相关配伍,以揭示段富津教授诊治不寐的临床思路与用药法则。他以"养心安神,顾护脾胃,交通心肾"为宗旨,以阴虚火旺、肝郁化火和脾胃不和为辨证的常见证型,其宝贵经验足以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有效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张波教授临证经验30年,秉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对从脾肺相关论治慢性肺系疾病有独到见解,临床效果满意。本文归纳总结了张波教授对脾肺在生理、病理方面相关性的认识,遵循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基本治则,主张从脾治肺、治肺顾脾,并且注重病缓防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念和既病防变思想,其从脾肺相关论治慢性肺系疾病的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盛夏之时,气候闷热,如果防护不当,容易中暑。中医认为,长夏酷暑,湿土当令,暑多挟湿,湿邪极易困阻脾胃伤人致病,中医常常选用藿香防暑,解暑,化湿浊。  相似文献   

18.
夏令雨湿较盛之季,天暑地湿,人居其中,病多湿邪为患。湿为阴邪,其性氤氲粘腻,最易阻滞气机,伤人阳气,病则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程较长。治湿有化湿法,诸如芳香化浊、辛开苦降(苦温燥湿)、淡  相似文献   

19.
尿道综合征是一种慢性泌尿系统疾病,是老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常反复,缠绵难愈,西医抗菌治疗效果欠佳。尿道综合征归属中医学"淋证-劳淋"范畴,笔者根据临床用药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湿浊内蕴,病性为本虚标实,而脾胃亏虚为发病关键,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而生内湿,而湿邪又碍脾胃之运化,互为因果,相互交错,脾旺湿自去,湿去则脾健,故治疗以健脾胃为核心,兼以化湿,标本兼顾,从脾胃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路志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他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文章总结了路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经验,反映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在治疗心悸病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