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并结合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监测血糖,治疗周期为12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方法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 d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给予CSII治疗结合CGMS动态监测血糖后,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并且无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发生(P〈0.05)。结论CSII结合CGMS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2种方法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CSII),另一组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DI),治疗2周,随后门诊口服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HbAl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住院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2组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均明显升高(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DI组短(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161次/人)低于MDI组(0.387次/人)(P〈0.05)。门诊治疗6月后,CSII组的HbAlc下降值较MDI组显著,未服口服降糖药血糖达标率较高(P〈0.05);CSII组的血清空腹c-肽及餐后2hc一肽增加较MDI组显著。结论2组注射方法均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使用胰岛素泵能尽快使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较少,中长期血糖控制及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CSII)在重症监护病房(ICU)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CGMS与CSII结合治疗模式(40例),B组采用单纯CSII治疗(40例),C组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40例)。后两组采用指端毛细血糖监测法。治疗7d后比较三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漂移情况。结果治疗7d后,A组和B组患者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F)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C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亦较C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A组MBG、MAGE、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CGMS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更有利于ICU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方法 CSII组与MSII组患者各35例,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记录治疗后第1、3、7天两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情况,以及两组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组的3项血糖均数值都达到了预期强化控制水平,且第1、3、7天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MSII组,从第3天起CSII组的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均较MSII组下降显著。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严重低血糖症状病例出现。结论 CSII和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均有明显疗效,但CSII控制血糖达标率更高,血糖控制水平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CSII联合CGMS调整胰岛素用量.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及手指血糖监测仪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治疗后第4天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4d后各时间点的血糖(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22:00,02:00)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CSII与CGMS联合应用,可良好控制患者全天血糖水平。CGMS能全面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CSII和CGMS联合应用可以优化胰岛素用量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及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组成的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将36例难治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C组20例和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日间及夜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情况等。结果与MSII组相比,双C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血糖波动幅度小(P〈0.05)。结论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效果优于MSII,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皮下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分为MSII组36例和CSII组40例。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血糖低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胰岛素泵治疗)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57例在我院住院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SII,29例,MSII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28例,CSII组采用美国MiniMed507C型胰岛素泵,经皮下输入诺和锐治疗,MSII采用每日3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和睡前注射诺和灵N,两组患者均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用血糖达标(P〈0.01),但CSII组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MSII组(P〈0.01)。结论 CSII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小,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纳入G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CGMS监测血糖,对照组采用强生血糖仪监测8次血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记录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测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全面的反应GDM患者的血糖情况,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促使GDM患者血糖达标,避免遗漏无症状高血糖和低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和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并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种方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l型糖尿病患儿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6例和B组41例,A组患儿持续皮下泵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并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血糖波动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儿FB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全天血糖值标准差、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日均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于B组;两组均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但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可使患儿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更少.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疗效并选择合理给药方式。方法 115例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别给予胰岛素连续皮下输注及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4~8.0 mmol/L,餐后血糖4.4~10.0 mmol/L)的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2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治疗后前6 d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2.5±1.1)d,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6.5±2.3)d明显缩短;达标时胰岛素用量(44±11)U/d,与MSII组(44±12)U/d无明显差异;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1.7%明显低于MSII组15.8%(P〈0.01);CSII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MSII组5.3%(P〈0.01);手术拆线时间CSII组(4.8±0.8)d低于MSII组(6.3±1.2)d。结论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理想;CSII较MSII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差异。方法将本院住院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6例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I组)24例。2组年龄、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治疗后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2组患者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短于MDII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组较皮下注射胰岛素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新入院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CSII)组和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MSII)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与MSII组无差异。结论 CSI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SFS)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SFS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D)组和门冬胰岛素30(R)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体质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24h血糖达标时段、24 h平均血糖(MBG)、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以及低血糖发生频率及程度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段均明显延长,MBG及HbA1c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MAGE及低血糖程度均低于R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有效控制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H)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MDII)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CSII组和MDII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逐渐降低(P〉0.05),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少,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II)与动态血糖监测(CGMS)结合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2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们连续佩戴3天的CGMS,并在监测的第2天对其进行CSII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量来对患者给予适量的胰岛素,在完成血糖监测以及治疗后,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发生次数以及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在3天后的高低血糖出现率以及平均血糖浓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低血糖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次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能够对患者的具体血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进行反映,在对T2DM患者进行治疗时,利用CGMS来对胰岛素的应用进行指导,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血糖含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而且还能预防患者发生低血糖以及血糖大幅度波动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 (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 (MSII)对2型糖尿病 (T2DM)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探讨最佳血糖控制方案.方法 将本院 2011年 7月 ~2013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 43例 T2DM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 CSII组和 MSII组,比较两组胰岛素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 两组治疗均可很好控制血糖 ( P〈0.01),治疗后 CSII组餐后 2 h血糖 (2hPBG)优于 MSII组 ( 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于 MSII组 ( P〈0.01).CSII组住院费用高于 MSII组 ( P〈0.01).结论 两组对血糖控制均有明显效果,T2DM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安全有效,并可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但住院费用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