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慧民 《中国药业》2014,(11):51-54
目的评价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迅速,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增长尤其快,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增长乏力,DDDs呈下降趋势。结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趋势,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现状,探讨临床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住院的70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Ds排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单一药物治疗496例,占70.86%;二联或三联用药204例,占29.14%。DUI≤1。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结构倾向合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以单一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苟汝红  窦建军  徐德会 《河北医药》2012,34(17):2653-2654
盐酸齐拉西酮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均有明显的疗效,为进一步验证齐拉西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在临床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舍吲哚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齐拉西酮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之一。老年人机体药物清除慢,通常对抗精神病药物较敏感,耐受性低。我们于2006年5月-2007年3月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奎硫平、洛沙平等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先后被研制并用于临床。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由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均高,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程治疗,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应用;氯氮平因其有粒细胞减少症,需经常作血细胞计数监测而成为二线药物。低剂量的洛沙平可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使用。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敌意和情感症状的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预防复发及难治性患者均有一定疗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EPS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缺点: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最初阶段或急性激越状态,不如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缺乏长效制剂及短作用的肌注制剂;如奥氮平等因引起肥胖有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加。低剂量洛沙平更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大剂量使用时仍有EPS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7.
齐拉西酮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之一[1].老年人机体药物清除慢,通常对抗精神病药物较敏感,耐受性低[2].我们于2006年5月~2007年3月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FDA批准齐拉西酮肌肉注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FDA已经批准了辉瑞公司用来迅速控制急性、严重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行为的产品 ,抗非典型性精神病药甲磺酸齐拉西酮 (ziprasidonemesy late ,Geodon)肌肉注射剂 ,该产品从 2 0 0 2年 9月开始在全美国生效 ,并且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当地市场的肌注用抗非典型性精神病药。美国的批准使得辉瑞公司和礼莱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火上加油 ,这两家公司都开发了口服和肌注的抗非典型性精神病药。 2 0 0 1年 2月 ,FDA精神药理学药物咨询专家组同意注射用齐拉西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恶化 ,但是该产品的安全问题被披露。…  相似文献   

9.
<正>盐酸齐拉西酮是近几年新上市的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我们对应用盐酸齐拉西酮的精神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进行了跟踪对照研究,以探讨其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本院2007~2009年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抗精神病药品种数稳定,消耗金额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33%,抗精神病药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有逐年增长趋势。日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5.5%。结论:临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已经由传统的经典抗精神病药转向以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氯氮平为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阿立派唑和齐拉西酮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空腹血脂,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和腰围。结果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影响。其中体质量、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盐酸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我们对应用盐酸齐拉西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代谢进行了跟踪对照研究,以探讨其对血糖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系统论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进展,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互联网查阅Medline、Pubmed、Ovid、Science Direct、Proquest及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所公开发表的研究报道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与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迅速,除氯氮平外,大多数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及阿立哌唑等已成为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维度、不同病期和复发预防的一线临床选择,特别是在不良反应方面克服了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的诸多严重缺点,同时,各种临床研究结果已被多项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的系统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14.
美国治疗精神病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比较分析发现,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各有利弊。 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美国目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费用占医疗保健部门的2.5%。第6届国际药物经济学和效果研究学会年度会议的主要议题就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费用有关。礼来公司的研究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喹硫平用  相似文献   

15.
齐拉西酮是2001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第二代抗精神分裂药物,是一种疗效非常优越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该药有特别的受体结合性,实现了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完美统一,本文作者对齐拉西酮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与之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许小梅  边欣丑  刘力军 《河北医药》2008,30(7):1025-1025
齐拉西酮是第二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吲哚类衍生物抗精神病药物,除对5-HT2/D2有拮抗作用外,而且对5-HT1A受体有强大的激动作用,为研究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即与利培酮为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政府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比,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此项研究包括使用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者67824名,非用药者116069名。发现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者猝死率是非用药者的2倍,比值为1.99,P〈0.001。而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猝死者为非用药者的2.26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各药物不良反应占比。结果 奥氮平不良反应占比30.15%最高,依次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齐拉西酮。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氯氮平19.61%占比最高;21~40岁不良反应占比58.73%最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以肝胆系统损害29.13%占比最高。1277例患者不良反应好转1275例,后遗症肥胖1例,死亡1例。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中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各个系统器官均造成损害,需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及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4组,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单药进行治疗,在治疗4、8、12周末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结果 4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观察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这4种药物都可以引起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12周后其患病率分别为20%、12.5%、10%、5%,这4种药物中利培酮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最高,齐拉西酮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最低,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机体代谢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利培酮最为明显,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的影响较小,因此临床上对于药物的选择时要尤为注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物警戒》2016,(4):253-254
本期通报为"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此外还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糖脂代谢异常。为使广大医务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公众了解该类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本期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通报。1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