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简易心身健康问卷对地震1个月后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一线救灾组情绪不稳定、自责及容易紧张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一线救灾组及对照组(P〈0.05,P〈0.01);非一线救灾组情绪不稳定和容易紧张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一线救灾组情绪状态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一线救灾组及对照组(P〈0.05,P〈0.01),非一线救灾组情绪状态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线救灾组焦虑状态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复回忆可怕情景、参加一线救灾均进入情绪状态和焦虑状态总分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较差,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震救灾官兵情景再现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易心身健康问卷调查情景再现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有情景再现组睡眠状况、情绪状态、焦虑状况、行为状态、情感状态和言语状态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无情景再现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取措施进入睡眠状况总分回归方程;采取措施、情景再现进入焦虑状态、行为状态和情感状态总分回归方程;采取措施、情景再现、愿求助进入情绪状态和言语状态总分回归方程。结论:情景再现对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籍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身健康问卷对川籍抗震救灾官兵220例,非川籍抗震救灾官兵880例的心身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川籍官兵组除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症状、行为状态、言语状态等4个因子外,心身健康水平其他各因子分值、躯体症状总分(PS)、心理症状总分(MS)和心身健康总分(TS)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川籍官兵组(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军龄与MS、TS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0.05,P〈0.01);参加一线救援与PS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军龄分别进入MS和TS回归方程(P〈0.05)。结论:川籍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水平低于非川籍抗震救灾官兵,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军人适应不良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等对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总分、情绪适应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是影响其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春  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  张理义 《人民军医》2012,(12):1172-1173,1179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驻岛官兵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JS)、疲劳量表-14(FS-14)和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驻岛官兵339例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AIS总分〉6分93例,占27.4%,4~6分89例,占26.3%;〈4分157例,占46.3%。有睡眠障碍驻岛官兵AIS总分、FS-14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驻岛官兵(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JS总分、各因子与FS-14总分、各因子间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进入睡眠障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急进高原适应性训练官兵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进驻高原适应性训练35天后的某部官兵658例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并与正常人及失眠症者比较。结果:急进高原适应性训练官兵PSQI总平均分为(5.19±3.20)分。其中PSQI总分≥7分207例,占31.5%;5~6分133例,占20.2%;≤4分318例,占48.3%。各因子分值≥2分为主观睡眠质量101例(15.3%),入睡时间260例(39.5%),睡眠时间63例(9.6%),睡眠效率52例(7.9%),睡眠障碍69例(10.5%),催眠药物5例(0.8%),日间功能障碍241例(36.6%)。除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值外,官兵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成人(P〈0.01);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失眠症者(P〈0.01)。≤21岁官兵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值显著高于≥22岁官兵(P〈0.05),睡眠效率因子分值显著低于≥22岁官兵(P〈0.05);初次进驻高原官兵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值显著高于≥2次官兵(P〈0.05);有氧列车机动官兵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摩托化机动官兵(P〈0.05)。结论:急进高原适应性训练官兵睡眠质量较差,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稳官兵述情障碍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参加某地区维稳官兵1446例为观察组,未参加维稳官兵1197例为对照组,采用军人述情障碍量表对其进行述情障碍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述情障碍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体验缺失因子和城乡因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躯体化倾向因子与军龄、城乡、职务3因素间,情感应对因子与城乡、文化程度2因素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因素进入以情感体验缺失因子、总分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军龄、城乡因素进入以躯体化倾向因子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文化程度因素进入以情感应对因子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维稳官兵述情障碍水平偏高,且与军龄、城乡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急性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赴四川汶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某部官兵255例,采用急性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AS-RQ)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计算量表总分、因素得分值和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结果:参加抗震救灾官兵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分值为(21.6±18.7)分,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4.1%。结论:参加抗震救灾官兵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救援人员灾后半年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参加汶川地震一线救援的1024名军校学员于震后半年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救援经历调查问卷进行心理状况评估,以169名在校留守军校学员作为对照。结果救灾学员初筛PCL-C总分≥38分者21例(2.05%),最显著的3种症状为想起此事内心非常痛苦(50.30%)、脑子里无法摆脱灾害发生时的情景(36.00%)、注意力难集中(30.70%)。抑郁指数≥0.5者140例(13.67%),SAS总分≥50者26例(2.54%);救援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留守组(P〈0.05)。经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救灾中处理过遗体、灾区生活适应不良、救灾前身体状况差、对自己在救援中的表现不满意、既往创伤经历、性格内向、救灾中经历过危险事件等7个变量。结论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军校学员半年后仍然存在抑郁,焦虑和PTSD症状,提示:对救援人员经历应激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仍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行为及影响因素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抗震救灾官兵1252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抗震救灾官兵不良睡眠发生率为19.7%。影响睡眠的生理因素主要为多梦惊醒(43.1%)、夜间如厕(22.5%)、咳嗽(15.1%)、打鼾(11.0%)等,社会因素主要为心理创伤史(34.2%)、社会支持(32.8%)、灾难现场接触(28.9%)等。结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睡眠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某部官兵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部官兵参加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参加军事演习官兵273例进行心身健康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军事演习后官兵心身健康各因子分值、躯体症状因子总分值、心理症状因子总分值和心身健康总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军事演习前(P〈0.01);军事演习后官兵躯体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障碍发生率(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影响军事演习官兵躯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焦虑、抑郁、年龄、军龄和是否独生子女,而神经系、生殖及内分泌系、消化系、呼吸系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军事演习后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军事演习对官兵心身健康可造成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团体认知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经团体认知干预5周的抗震救灾官兵9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除躯体化因子分值外,干预后SCL-90其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士兵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士官干预后除恐怖、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外(P〈0.05),SCL-90其余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抗震救灾官兵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认知干预可提高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使应付方式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一线抗震救灾官兵420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5、30天进行焦虑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AS)和抑郁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DS)N评。结果:干预前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O.01)SAS和SDS标准分值为35-42分,各项评分为1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震救灾时间和地点对救灾人员心理的影响,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震后应急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汶川、彭州、青川的救灾官兵519例进行测试,并根据其参与救灾时间长短分为10~12天组、13~15天组和16~18天组,分析时间和地点因素对心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10~12天组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2)汶川组SCL-90总均分、各因子得分高于其他组(P〈0.01)。青川组除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得分高于彭州组。(3)救灾地点和救灾时间与总均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2.25和-1.16(P〈0.01)。结论:抗震救灾人员的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时间和地域特征,震后心理干预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某部官兵为样本研究进入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状况,为维护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某部选出的1044名官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于低海拔常驻地时和初到高海拔驻训地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海拔地区PSQI总分为(8.44±3.10)分,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SQI总分(4.63±2.15)分(t=32.63,P<0.01)。除两地催眠药物应用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目评分高海拔驻训地均显著高于低海拔常驻地(P<0.01)。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51.82%。睡眠障碍发生率无吸烟史组显著低于有吸烟史组(χ2=120.29,P<0.01)。结论进入高原官兵易并发睡眠障碍,吸烟是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通过改善官兵睡眠质量,进一步改善官兵在高原地区的训练工作效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战斗信心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应对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部抗震救灾官兵1232例进行测评,分析影响官兵战斗信心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PEI总分与职务、军龄、兴趣爱好、心理卫生知识、社会支持、解决问题和求助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创伤持续时间、SCL-90总平均分和抑郁、自责、退缩、合理化等因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求助、职务、抑郁、军龄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官兵战斗信心水平显著相关。结论:在心理应激条件下,抗震救灾官兵战斗信心水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2012年度某部新兵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某部新兵512例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检出有睡眠障碍61例,发生率12.3%。女性PSQI分值显著低于男性(P<0.05);睡眠障碍者PSQI分值非常显著高于睡眠正常者(P<0.01);女性新兵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P<0.05);对训练方式满意新兵睡眠障碍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训练方式不满意新兵(P<0.01)。结论:新兵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应进行针对性干预,性别、对训练方式是否满意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边防部队官兵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某战区边防官兵1287例,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测评,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边防官兵的健康习惯养成中,是否经常性饮酒、及时缓解心理压力、能否主动向医护人员询问相关健康知识,与自测健康状况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P〈0.0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防官兵是否经常性饮酒、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是影响自测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边防官兵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素养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对老年男性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男性COPD 74例为观察组,未患COPD的同龄老年男性74例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并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状况,分析COPD对老年男性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认知障碍患病率52.7%,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P〈0.01);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分值及量表总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是认知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COPD是影响老年男性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影响其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参演官兵焦虑及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官兵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参演官兵1346例的焦虑及抑郁水平进行测评,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集体座谈及个别咨询的方式调查了解参演官兵的基本情况。结果:参演官兵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9.7%和5.1%;SAS和SDS总分值与中国成年常模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的影响因素有SCl-90总分、受教育程度、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军龄;抑郁的影响因素有抑郁因子、受教育程度和职务。结论:参演官兵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