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由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作用,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加,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已成为国际上一体化治疗方法中的首选。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留置腹透管,免疫力低下,是发生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也是造成技术失败的首要原因,甚至可能导致重症患者死亡。其中,真菌性腹膜炎是一种非常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40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对患者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0.77%,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最多;操作原因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肠道原因。结论重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给予存在高危因素患者重点关注,是保障行腹膜透析治疗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终末期尿毒症以来 ,腹膜炎一直是透析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本文报告 1 989年 4月~ 1 999年 4月的 676例因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而行腹膜透析治疗并发腹膜炎的 1 87例患者的临床诊疗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 87例 ,其中男 1 3 2例、女 55例 ,年龄 5~ 1 0 8岁 ,平均年龄 63 7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98例占 52 1 4 % ,糖尿病 57例占 3 0 4 8% ,多囊肾1 7例占 9 0 9% ,高血压肾病 1 5例占 8 0 2 %。发生腹膜炎的时间国产管平均为 9 5个病人月 ,进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措施。方法对1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导管护理不佳及居室环境污染等是造成腹膜炎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或及其家属进行再培训、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加强饮食指导及导管出口处护理等,可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感染患者原因的分析,发现引起感染的原因和常见的感染细菌,从而对腹膜透析患者做好预防腹膜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调取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因腹膜透析引起腹膜感染而住院的25例患者病历进行总结.结果25例腹膜感染患者均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为病原菌培养阳性共21次,阳性率为84%,共培养病原菌23株,常见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般而言,导管和肠道是细菌进入腹腔两条最主要的途径.操作不慎致细菌可通过开放管道进入腹腔,为腹膜透析腹膜炎常见的原因.因而进行腹膜透析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3岁,于2009年5月份在我院明确为慢性肾脏病5期,给予行腹透置管术,后一直规律行腹膜透析,后多次感染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此次于2014年1月4日因"维持性腹膜透析4年余,发现腹透液混浊1天"入院,入院查体:T36.8℃,Bp 150/95 mmHg,神清,精神尚可,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右下腹可见一腹透管,隧道口有少许渗出,隧道口评分1分,腹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初始经验治疗方案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腹膜透析且发生腹膜炎的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抗菌治疗方案分为A方案组(万古霉素联合1种覆盖G-菌药物)和B方案组(头孢唑林联合1种覆盖G-菌药物),初始治疗采用A方案198例,B方案105例,其他方案59例。比较两组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G+菌为主要病原菌(66.11%)。两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有效率、3周后治疗有效率、总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天数和转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指标除治疗后血尿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外(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初始经验治疗方案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刘雯  曹婧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139-140
目的:观察专职护士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的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由专职腹膜透析护士负责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定期随访、电话访问、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观察反映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如透析医嘱依从性、营养状况、腹腔感染率、生活行为调节、情绪稳定性等均有改善。结论:通过专职护士的护理干预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可显著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肥胖,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因肾移植失败及腹膜透析引起腹膜炎,须依赖长期血液透析,但是双股静脉及髂外静脉已闭塞,需依靠右颈内静脉作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透视引导下腹膜透析导管介入导丝复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 2018年8月—2020年1月肾脏内科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且出现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及腹透液引流障碍的患者,对照组为仅行物理复位,观察组为物理复位失败,行介入导丝复位术,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 共入选4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24例为对照组,24例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导管移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24)与观察组(18/24)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 min(6~35 min)。观察组术中9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感,5例可忍受,4例出现腹部疼痛,停止操作后疼痛缓解。术后两组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脏器损伤及腹膜炎。 结论 透视引导下腹膜透析导管介入导丝复位术是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移位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宝仁  王亚辉  张艳 《武警医学》1999,10(12):733-733
1 临床资料我院近5a来对188例终末期尿毒症病人进行了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男性102例,女性86例,共计透析45028病人月,人均239病人月。其中住院确诊为腹膜炎的为57例,占3085%;并发腹膜炎平均为95病人月;人均透析为135病人月,其中细菌性腹膜炎8596%;难治性和霉菌性腹膜炎1021%;化学性腹膜炎345%;1周内治愈14例,占2456%;封管24例,占4210%;早期拔管7例,占1228%;改血液透析6例,占1052%;因家庭经济状况拒绝治疗出院4人,占701%;转他院2人,占350%。在封管、拔管的31例中,有1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心衰、呼衰,4例死于脑血管意外。余根据临…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易并发腹腔感染,严重时部分可因蛋白凝块而堵塞透析管腔,从而可能导致腹膜透析失败。我们于1987年5月~1992年2月分别采用去纤维蛋白原酶(去纤酶)和蝮蛇抗栓酶处理腹膜透析管被蛋白凝块严重堵塞的思者30例55人次,证明前者效果显著。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情况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5岁)。全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毒症而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腹腔感染,并皆于透出液中出现大量蛋白凝块,1~3d后,腹透管出现部分堵塞成完全性堵塞。其中有21人次透析校进不去也出不来,用注射器十分缓慢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腹膜透析患者33例的蛋白质丢失情况,发现个体差异较大。所丢失蛋白质的多少与透析方式、透析时间、透析液含糖浓度、是否应用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是否合并有腹膜炎等因素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血浆蛋白浓度以及大多数基础病因关系不大。此外还发现,各种蛋白质丢失的量与该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即蛋白质的分子量越小,则该蛋白进入透析液内的量越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监测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首年治疗期间脂蛋白a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脂蛋白a水平随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进行逐渐增高;脂蛋白a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脂蛋白a水平随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进行同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性更加密切。结论: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对脂蛋白a进行早期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肺外结核涉及了多个系统和脏器,病种繁多,因而漏诊误诊多见。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与恶性腹膜间皮瘤因临床表现相似更易混淆。因此如何准确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恶性腹膜间皮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95年8月~2003年12月妇科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7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恶性腹膜间皮瘤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病理结果为结核性腹膜炎,术后抗结核治疗均获治愈,现将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广泛开展,腹膜透析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由于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价格相对低廉、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故腹膜透析病人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刘艳青 《西南军医》2017,(6):567-569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转归情况及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2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172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20例(11.63%),其中以因心血管病变死亡7例(35.00%)居首位;存活152例(88.37%),其中以继续腹膜透析82例(47.67%)居多.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单因素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红蛋白、透析液总剂量分别与存活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死亡组体重、动脉压、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体重≥65 kg不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动脉压>105 mmHg、血肌酐>133μmol/L、血浆白蛋白<35 g/L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佳,动脉压、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异常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降动脉压、血肌酐及升血浆白蛋白治疗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秀花  赵坤  刘芳 《武警医学》2006,17(12):948-949
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方法,目前全球腹膜透析患者的总数约为12万。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不影响患者工作,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在家中进行。而且最近加拿大数据分析显示在开始透析的前3年中,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比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高。但持续性腹膜透析是—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大多数患者须终身透析,因而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加之长期透析的治疗费用、相关技能的再培训、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等因素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家庭功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的护理逐渐成为护理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临床意义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肾内科自2008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治疗的7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清钾水平与营养因素(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贫血和总体SGA评分成正相关。而尿量、每日腹膜透析剂量较多的组间,易发生低钾血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数据还表明,女性、原发病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低钾血症组。结论采用个体化疾病知识宣教、加强饮食指导、合理确定腹膜透析剂量,是避免和防止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术后导管移位的常见原因,寻找解决方案,降低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相关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6例置入直管,50例置入卷曲管,观察所有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导管移位情况。结果本组216例腹膜透析患者共出现导管移位14例(6.5%)。导管移位的主要原因为腹泻6例(42.9%),置入卷曲管4例(28.6%),便秘3例(21.4%),大网膜包裹1例(7.1%)。其中,1例患者发生2次导管移位(反复腹泻患者)。对患者进行重新置管处理,调理患者的肠道功能及非手术方法复位,使导管回到骨盆,可进行正常透析。结论腹泻、便秘及置入卷曲管等是导管移位的常见原因,通过对导管类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透析方案、护理措施、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漂管率,提高腹膜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