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纤颤是心房快速不规则的异位心房起搏点的乱颤,心房丧失了有效机械收缩,频率为350~600次/min。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性房颤是指阵发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绝大多数老年人房颤都有器质性心脏病改变。现将我们1995—2003年26例老年性房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在老年人疾病的发病率中占8%左右,并可发生于各种心血管疾病,鉴于老年人心房纤颤的发病情况,特将我院自1990年10月至1992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心房纤颤的46例老年人,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魏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231-232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心房纤颤病例60例,均予以心电图检查,并分析总结其心电图特征。结果 60例病例心电图特点均见有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的f波,室上性QRS波形态同正常窦性者一致,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可见有宽大、畸形,及R-R间距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观察到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有利于病情早期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大小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住院的60例持续性心房纤颤(研究组)及60例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测,检测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d)及心房纤颤(AF)的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心房纤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患者LAD显著增大。结论左房内径大小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对心房纤颤发生发展的价值。方法: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8例,1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平卧位采集12导联心科,测得各导联P波时限并分析其离工用度。结果: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各导联中最长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与对照组有特别显著差异,P〈0.001。结论:应用体表心电图P波最长时限和P波离散度,可以作为区分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和健康人项心电图诊断指标,并可用于预测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中的效果,研究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曾收治的60例听诊出现心律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60例患者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肺心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4例。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患者f波,但是P波消失,室上性QRS波, R-R间期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心房纤颤特有的心电图图形,明确诊断出心房纤颤,使其检查更加方便、快捷,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颤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纤颤病因探讨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王晋军,刘卓敏,杨超慧,史世平,黄明光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李新亚山西省109医院苏燕萍心房纤颤(下称房颤)是心律失常中常见的一种。为了解近年来房颤病因,本文就我所收治住院病人中房颤进行分析。1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对心房纤颤发生发展的价值。方法 :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 18例 ,1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平卧位采集 12导联心电图 ,测得各导联P波时限并分析其离散度。结果 :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各导联中最长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与对照组有特别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应用体表心电图P波最长时限和P波离散度 ,可以作为区分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和健康人一项心电图诊断指标 ,并可用于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通过对28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其QRS<100ms时,极易诱发室颤而死亡;提出了在治疗中应首选电击复律,其次是应用心律平或胺碘酮,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异搏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绘制心电散点图,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分析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不同类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B线斜率...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穴房颤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房纤颤可导致血栓栓塞和心功能不全,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①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②控制房颤的心室率;③预防栓塞。虽然目前治疗房颤有许多方法,如射频消融,迷宫术等,但均不能完全根治,且治疗成功率不大,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遂宁市人民医院从1999年1月以来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70例疗效显著,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0例均为临床住院病人,男42例,女26例。年龄38~78岁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房纤颤急诊处理的手段。方法 46例患者分别使用电复律及药物复律,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电复律疗效89.7%,明显高于药物复律,且无明显副作用,药物复律率以心律平(67.9%)为高。结论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应尽可能首选电复律,药物复律应首选心律平。  相似文献   

13.
定义心房纤颤是指心房持续不断的快速而微小的颤动。颤动的心房完全丧失收缩的能力,使心房经常处于舒张状态,放心室舒张期充盈度下降。心房纤颤时,若心室率缓慢者,心室充盈度可以下降5%,若心室率快速者,心室充盈度下降25%。按房颤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有无心血管或其它疾病分为:阵发性房颤,特发性房颤(孤立性房颤),慢性持续性房颤。1.l阵发性房颤的定义房颤在数秒、数分、数小时或持续2天自然消失[l]。1.2特发性房颤的定义病史、体检、胸部X线\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心血管或其它疾病[1]1.3…  相似文献   

14.
35例特发性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心房纤颤(以下简称特发性房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科在12年中诊断特发性房颤35例,占总房颤的3.2%,其特点为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平常身体健康,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房颤反复发生。发病期间无心功能不全,无并发症。心电图房颤波均为小 f波。治疗快速房颤首选西地兰,心率正常者用胺碘酮治疗疗效较佳,无效者用奎尼丁,药物治疗无效可进行电击复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心脏病患者中,单纯心房纤颤组年龄较轻,女性比例较其它组大;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低,且只在单纯心房纤颤者中;在总的心力衰竭658例中,合并心房纤颤263例,占39.97%;在总的心房纤颤361例中,合并心力衰竭263例,占72.85%.房颤者左房内径大,心衰者左室内径大.两者共存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且脑卒中发生率高.结论心力衰竭与心房纤颤互相影响,互相加重,治疗要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平 《天津医药》2000,28(5):318-320
心律失常药物尽管已经为心房纤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药物治疗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例如长期用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问题。心房纤颤治疗中控制心室率和重建窦性心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房纤颤除了造成病人的心悸、心功能减退外,其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更是临床严重事件。重建窦性心律是避免和减少发生此类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除了心房纤颤(房颤)的传统药物治疗以外,非药物治疗手段也不断应用于房颤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与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 方法  对 30 6例住院患者进行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 ,测量其P波离散度 ;同时还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 P波离散度≥ 4 0ms者其 2 4h动态心电图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波离散度 <4 0ms者。 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心房纤颤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房颤的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自觉心跳不规则,可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房颤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房颤发生数小时,已有心房电重构,心房内可能已经形成血栓,并发体循环衰竭的危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19.
李世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96-2497
目的:通过对196例老年心房纤颤(AF)患者分析,找出首发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4年来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AF得到控制,4例死亡。冠心病患者108例,占55.1%,居老年房颤之首。防治基础心脏病注意休息,严格掌握用药原则,是预防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重要举措。结论:控制心室率和防止并发症是各类心房纤颤治疗的共同点。有效的预防用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心舒通胶囊对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静息心室率、心肌缺血及心悸等症状的影响。方法 108例确诊为冠心病心房纤颤接受冠心舒通胶囊足疗程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另选择冠心病心房纤颤未接受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的患者104例为对照组,均配合给予冠心病规范治疗。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心悸、胸闷症状、静息心室率(RHR)、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冠心病心房纤颤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组症状、心电图心室率、ST段、T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症状,降低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心肌缺血得到改善,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