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从临床常用药物中探寻逆转肿瘤耐药性的活性物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Hal处理的瘤细胞对 0~ 2 0 μmol·L- 1多柔比星 (Dox)的敏感性的影响。RT PCR法分析 12 .5 μmol·L- 1氟哌啶醇 (Hal)处理后多药耐药基因 (MDR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 0 ,6 .2 5 ,12 .5 ,2 5 μmol·L- 1Hal对细胞内药物蓄积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 Hal对K5 6 2 /Dox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在 12 .5 ,6 .2 5及 3.12 5 μmol·L- 1时的逆转倍数分别为 8.35 ,4 .2 1及 2 .16。用 12 .5μmol·L- 1Hal处理后 ,MDR1及MRP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时间依赖性明显降低 ,分别较原水平下降76 .3%及 6 4.6 %。药后d 2GSTπmRNA表达下降6 6 .1% ,于d 3回升。Hal处理细胞lh后 ,Dox在细胞内蓄积量明显增加 ,并呈浓度依赖性 ;此外 ,Hal可明显增强Dox对K5 6 2 /Dox细胞的G2 /M阻滞作用 ,12 .5 μmol·L- 1浓度可以使 5 μmol·L- 1Dox的G2 /M阻断由单独应用时的 9.9%± 4 .3%增加到2 3.4 %± 3.0 %。结论 Hal具有较强的逆转K5 6 2 /Dox细胞MDR的作用 ,其逆转机制为多种途径 ,包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 ,增加细胞内药物蓄积 ,增强Dox对K5 6 2 /Dox在G2  相似文献   

2.
克班宁对耐药细胞K562/HHT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对克班宁 (CRE)逆转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HHT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 细胞毒试验采用MTT法 ,细胞内柔红霉素 (DNR)积累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克班宁 5 μmol·L-1时显著增加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 6 2 /HHT的细胞毒 ,细胞毒作用增强 13 0倍 ,同等条件下 8μmol·L-1维拉帕米为 19 4倍。克班宁能显著增加K5 6 2 /HHT细胞内DNR浓度。结论 克班宁通过增加多药耐药细胞内药物积累而调节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甲基莲心碱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凋亡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甲基莲心碱 (neferine ,Nef)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 (MCF 7/Adr)凋亡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Tunel法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P gp的表达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阿霉素 (ADR)的浓度。结果 ①MCF 7/Adr细胞能耐受 5mg·L- 1 ADR诱导的凋亡 ,而 1 ,5 ,1 0μmol·L- 1 Nef可使 5mg·L- 1 ADR诱导的MCF 7/Adr细胞凋亡从 7 95 %分别增加至 2 1 3 % ,2 7 9% ,61 3 % ;② 1 0μmol·L- 1 Nef可使MCF 7/Adr细胞内ADR积累由 0 52 μg·(1 0 6 cells) - 1 增加到 1 50 μg·(1 0 6 cells) - 1 ;③ 1 0 μmol·L- 1Nef作用 2 4h后 ,MCF 7/Adr细胞P gp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甲基莲心碱能逆转MCF 7/Adr细胞的凋亡抗性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 gp的功能和表达、增加ADR在MCF 7/Adr细胞内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4.
KBv200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耐药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一种人多药抗药性 (MDR)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并探讨其MDR特性 ,为筛选MDR逆转剂进行体内逆转MDR的研究提供模型。方法 按SPF级动物常规饲养裸鼠 ,鼠腋窝皮下接种 1× 10 7个细胞 ,观察成瘤率及生长特性 ,并比较裸鼠体内细胞与原代细胞耐药特性。细胞毒测定采用MTT法。P糖蛋白 (Pgp)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法。结果 KBv2 0 0裸鼠移植瘤的成瘤率为 10 0 % ;在本研究的饲养条件下 ,19d瘤重可达 1 0~ 2 5 g ,平均 (2 1±0 4) g。原代及裸鼠体内KBv2 0 0对长春新碱 (VCR)的IC50分别为 1 479和 1 472 μmol·L-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原代及裸鼠体内KBv2 0 0的Pgp的表达率分别为 92 1%、91 9%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二者荧光强度亦未见明显改变 ,即Pgp表达量未见改变。 结论 以KBv2 0 0细胞所建立的裸鼠移植瘤模型 ,成瘤率高 ,在实验期间 15~ 2 0d内仍保持其MDR的特性 ,可提供做为MDR研究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5.
洛美利嗪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lomerizine,Lom)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研究Lom对ADM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的K562/ADM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及对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外排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作用。结果Lom明显提高ADM对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ADM和VCR的凋亡诱导作用,3,10和30 μmol·L-1 Lom使K562/ADM对ADM的IC50值由79.03 μmol·L-1分别降至28.14,8.16和3.16 μmol·L-1。Lom增加胞内ADM的蓄积浓度并抑制Rh123外排;但作用72 h后对K562/ADM细胞P-gp表达无影响。结论Lom通过抑制P-gp的活性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 [3 H]胸腺嘧啶核苷 ( [3 H]Td R)参入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 ,研究了溶血磷脂酰胆碱 ( LPC)刺激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 BCM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结果显示 ,LPC能浓度依赖性 ( 1 nmol· L-1- 1 0μmol·L-1)诱导 BCMSMC摄取 [3 H]Td R,在 LPC的浓度为 1 0μmol· L-1时作用达最大 ,cpm由 366± 1 42升至 1 761± 2 96( P<0 .0 1 ) ;LPC亦能浓度依赖性( 1 nmol· L-1- 1 0μmol· L-1)诱导 BCMSMC增殖 ,在 LPC浓度为 1 μmol· L-1时促增殖作用达坪值 ,A595nm由 0 .0 60± 0 .0 0 9增至 0 .1 0 0± 0 .0 1 5( P<0 .0 1 )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MAPK)特异性抑制剂 PD980 59( 2 - 50 μmol· L-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 AG 1 2 96( 2 -50 μmol· L-1)以及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莠霉素 A( 2 - 1 0μmol· L-1)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C的上述作用 .表明 LPC能促进 BCMSMC增殖 ,其细胞内信号转导与 MAPK途径有关 .  相似文献   

7.
补骨脂素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R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宇  蔡天革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164-1166
目的 研究补骨脂素对白血病细胞阿霉素耐药株(K5 6 2 /ADR)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MDR)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 (ADR)的浓度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P 糖蛋白 (P gp)的表达。 结果 补骨脂素 (1~ 2 0 μmol·L-1)能不同程度地降低ADR对K5 6 2 /ADR细胞的IC50 。 2 0 μmol·L-1能显著提高ADR在K5 6 2 /ADR细胞内的浓度 ,降低K5 6 2 /ADR细胞P gp的表达。 结论 补骨脂素能逆转K5 6 2 /ADR细胞的MDR ,其机制与抑制P gp的功能及其表达 ,增加细胞内ADR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 3 羟 3 甲戊二酰辅酶A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荧光染料Fura 2 /AM负载后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以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PI/膜联蛋白 (an nexin)V染色及半胱天冬酶 3激活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辛伐他汀 30 μmol·L- 1孵育VSMC后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 ,6h时达对照的 3倍以上 (P <0 .0 1) ,维拉帕米 80 μmol·L- 1与辛伐他汀 30 μmol·L- 1共同孵育VSMC 6h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为 (14 4± 34)nmol·L- 1(P <0 .0 1)。辛伐他汀可诱导细胞凋亡率增高、“DNA梯状”样改变及半胱天冬酶 3的激活 ,这些变化均可被维拉帕米所逆转。结论辛伐他汀通过使细胞外钙大量内流而诱导VSMC凋亡。  相似文献   

9.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阿霉(Dox)素浓度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方法建立KB、KBv20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经鼠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阿霉素,3h后,处死裸鼠,分离及匀浆肿瘤组织,用含0.3mol·L-1HCl的60%乙醇抽提,离心取上清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λex/em为470/590nm测定其荧光值,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阿霉素浓度。结果样本扫描未见杂峰,日内精密度<6.4%,日间精密度小于5.7%,阿霉素于肿瘤组织匀浆中抽提回收率>75.9%,KB细胞移植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为KBv200的2.53~4.54倍。结论本方法专属性高,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Dox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 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5-FC体系的抗肿瘤作用. 5-FC 0.5和1.0 g·L-1对转基因人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90%和95%,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5-FC (0.5 g·kg-1·d-1 ip, 14 d)治疗组的转基因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瘤重和生长速度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的移植瘤. 结果表明CD/5-FC体系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有显著的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异甘草素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鉴于异甘草素(ISL)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不同作用,研究ISL对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CaSki)癌细胞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体外研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cyclin B1,P34cdc2和磷酸化P34cdc2(phospho-cdc2,酪氨酸15)蛋白表达;体内研究通过建立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抑瘤率。结果ISL浓度依赖性(10~80μmol.L-1)抑制CaSki细胞增殖,IC50为(19.3±3.3)μmol.L-1,且呈时间依赖性。ISL 20μmol.L-1作用3 d对细胞抑制率为82.3%;ISL浓度依赖性(10~80μmol.L-1)干扰CaSki细胞周期,细胞周期阻滞于S和G2/M期,S和G2/M期的百分率分别从23.1%和8.2%上升到43.2%和32.1%;同时G0/G1期细胞百分率从68.7%下降到24.7%;RT-PCR分析显示,ISL(10~80μmol.L-1)显著抑制cyclin B1 mRNA表达,抑制率最高可达61.7%,且呈时间依赖性;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显示,ISL作用24 h cyclin B1蛋白表达开始不同程度下降,48 h下降明显,P34cdc2变化较小,ISL作用16 h后磷酸化P34cdc2(酪氨酸15)蛋白水平明显改变;ISL(20~500 mg.kg-1.d-1)剂量依赖性抑制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6.8%,51.2%和84.6%,且对动物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ISL可以显著抑制人宫颈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其机制与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和G2/M期及影响细胞周期因子cyclin B1的表达和改变P34cdc2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量子点甲胎蛋白抗体探针的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特点。方法将巯基乙酸修饰的水溶性量子点(QD)结合鼠抗人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Ab)制备成水溶性QD-AFP-Ab复合物探针,用荧光、紫外光谱分析及透射电镜研究其特性,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裸鼠尾静脉iv给予QD-AFP-Ab复合物探针0.2μmo·lkg-1,观察裸鼠死亡情况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和肌苷(Cr)水平,并采用四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该探针0.1μmol·kg-1在裸鼠血清中的浓度及在各主要组织中的含量。结果QD-AFP-Ab复合物探针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好,当其浓度低于0.1μmol·L-1时,无明显细胞毒性。裸鼠尾静脉iv给予QD-AFP-Ab0.2μmol·kg-1均无死亡,血清GPT,GOT,BUN及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该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循环半衰期约为2h;代谢24h后,主要分布于脾脏、肝脏及肾脏。结论QD-AFP-Ab复合物探针体外低于0.1μmol·L-1和体内0.2μmol·kg-1时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分布在脾脏、肝脏和肾脏,最终可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稀土钇-氟尿嘧啶配合物(Y-FU)和钐-氟尿嘧啶配合物(Sm-FU)对荷人胃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毒性。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ip给予Y-FU和Sm-FU,每周3次,连续4周。通过测定瘤体积和重量观察移植瘤生长,电镜观察和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其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Y-FU28和56mg·kg-1使瘤重减轻66%和72%,Sm-FU31和62mg·kg-1使瘤重减轻64%和81%,与FU30mg·kg-1组相比瘤重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发现,Y-FU和Sm-FU组移植瘤中有凋亡细胞,TUNEL阳性细胞较5-FU组明显增加。结论Y-FU和Sm-FU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具有较强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关。在所观察剂量范围内对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蚯蚓纤溶酶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蚯蚓纤溶酶 (EFE)对体外人癌细胞株及体内人癌裸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 ,对该药进行临床前抗肿瘤药效学评价。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蚯蚓纤溶酶对体外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用人胃癌BGC82 3和人乳腺癌B37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对蚯蚓纤溶酶进行体内抗肿瘤药效学观察。结果 蚯蚓纤溶酶在体外对人癌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灌胃给予蚯蚓纤溶酶 2 0 0~ 10 0 0mg·kg-1,可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 3和人乳腺癌B37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结论 蚯蚓纤溶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褪黑素 ( MT)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保护作用 .将所有受试动物分为 5组 ,即正常组 ,MT( d0 - d7,5mg·kg-1·d-1,ig)组 ,多柔比星模型组 ( d 1 ,Dox,5mg· kg-1,iv)组和MT( d 0 - d 7,0 .5,5mg· kg-1· d-1) + Dox( d 1 ,5mg· kg-1,iv)组 .检测大鼠 d7,d1 4,d2 1和 d2 8时尿蛋白 ,尿丙二醛排泄量和 d 2 8时血浆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 ,Dox组大鼠呈典型的肾病综合征 ,MT+ Dox组大鼠尿蛋白减少 ,血浆蛋白明显回升 ,血脂降低 ;同时 ,Dox组动物尿丙二醛显著增加 ,MT+ Dox组丙二醛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 ,MT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害 .  相似文献   

16.
力达霉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华  陈静  江敏  甄永苏 《药学学报》2008,43(6):601-604
观察力达霉素(LDM)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MTT法观察LDM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LDM的体内抗肿瘤活性。LDM能够明显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LDM剂量0.02和0.04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57%和72%(P<0.01)。LDM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裸鼠移植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多柔比星(Dox)肾毒性的影响。方法Dox单次6.5 m.gkg-1尾静脉注射诱导大鼠肾损伤,造模后次日大鼠分别ig硝苯地平15 m.gkg-1.d-1,尼群地平10 m.gkg-1.d-1,氨氯地平5 m.gkg-1.d-1,连续30 d,于给药后d 10,20和30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测尿蛋白含量,于末次给药4 h后处死大鼠,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测肾皮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硝苯地平组大鼠于给药d 10和d 20对Dox肾毒性的尿蛋白有增加作用,给药d 30时,对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无明显影响,对肾组织GSH,MDA,NO含量及GST,SOD,NOS活性也无明显改变;尼群地平组大鼠于给药d 10,20和30时,对Dox肾毒性的尿蛋白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均有升高作用,并明显增加肾组织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降低GSH含量及GST,SOD活性;氨氯地平对Dox所致的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的升高具有降低作用,并明显降低肾组织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增加GSH含量及GST,SOD活性。结论硝苯地平对Dox肾毒性无明显影响,尼群地平则有加重作用,氨氯地平对Dox肾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多柔比星致乳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柔比星1.72μmol·L-1损伤组和多柔比星+槲皮素25,50及100μmol·L-1组。槲皮素与心肌细胞培养3h后,加入多柔比星继续培养24h,正常对照组仅加等量DMEM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Fas和Fas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损伤组心肌细胞生长状态差,GSH-Px和SOD的活性降低,Fas和Fas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升高。槲皮素25,50及100μmo·lL-1均可拮抗多柔比星所致的上述变化:GSH-Px分别为(76±3),(73±4),(71±3)vs(69±3)kU·L-1;SOD活性分别为(31±2),(29±2),(29±2)vs(26±2)kU.L-1;Fas mRNA:0.61±0.11,1.04±0.12,1.29±0.11 vs 1.61±0.16;FasL mRNA:0.81±0.07,1.24±0.10,1.57±0.09vs1.79±0.11;Fas蛋白:1.08±0.12,1.54±0.10,1.89±0.11 vs 2.15±0.15;FasL蛋白:1.51±0.08,1.70±0.12,2.20±0.09 vs 2.41±0.26。结论槲皮素可减轻多柔比星致乳大鼠心肌细胞凋亡,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减少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