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TGF-β1和ST4C:ELISA法;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散射比浊法。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N组)TGF-β1和ST4C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NG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N组TGF-β1、ST4C与UAER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r=0.4882、0.7414,P〈0.01);DN组TGF-β1与ST4C有高度正相关性(r=0.6560,P〈0.01);而DM组TGF-β1与ST4C相关性无显著意义(r=0.3419,P〉0.01)。结论血清TGF-β1、ST4C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N组)肾损害高度相关,TGF-β1是DN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开  李琮辉  王丕荣 《贵州医药》2001,25(11):966-96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检测TGF-β1 的临床意义。方法:13例正常对照及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尿TGF-β1及尿白蛋白、血糖、肌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TGF-β1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内比较,B、C组同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尿TGF-β1糖尿病组明显升高,同时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意义(P<0.05),且A、B、C三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尿TGF-β1与血TGF-β1呈正相关(r=0.3324,P<0.05),与尿白蛋白明显正相关(r=0.895,P<0.05),与血肌酐正相关(r=0.313,P<0.05)。尿TGF-β1异常率与尿白蛋白异常率的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TGF-β1参与糖尿病的形成及进展。尿TGF-β1比尿白蛋白能更早地反映糖尿病的肾脏损害,尿TGF-β1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3(TGF-β)及Ⅳ型胶原(C-Ⅳ)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DM组和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DR组).10周后观察血糖(BG)、肾脏指数(KI)、尿微量白蛋白(MAU)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皮质TGF-β及C-Ⅳ表达.结果 DM组尿素氮(BUN)、KI、MAU及肾皮质TGF-β、C-Ⅳ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1),并出现糖尿病肾病(DN)典型的病理改变;而DR组KI、MAU及TGF-β、C-Ⅳ表达较DM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肾皮质中TGF-β、C-Ⅳ表达,对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CⅣ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CⅣ水平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血清TGF-β1、CⅣ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UAER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降低早期DN患者的血清TGF-β1、CⅣ水平,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 (DN )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伴有Ⅳ型胶原合成 (或 )降解障碍。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Ⅳ型胶原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本研究分三组 :病例组、对照组 ,前者又分A、B两组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来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有糖尿病肾病为A组 ,无肾病组为B组 ,三组临床情况见表 1。病例组 :( 1) 4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系本院住院及专科门诊病人 ,符合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 4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50~ 80岁 ,平均年龄 72 53± 10 16岁。病…  相似文献   

6.
谢枫 《海峡药学》2009,21(5):145-146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mg/24h)。用酶免法分别检测各组的血、24h尿中TGF-β1浓度,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β1值明显升高(P〈0.01)。同时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B1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24h TGF-β1在正常蛋白尿组病人已明显升高(P〈0.05).并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尿TGF-β1值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中会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血清、24h尿TGF-β1含量随着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110例对照组和106例实验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TGF-β1含量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治疗前后的TGF-β1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TGF-β1含量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能抑制TGF-β1的含量,能有效的减缓或控制慢性肾损害,使其在糖尿病肾病中减缓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发挥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瑞吉  刘兰吉 《河北医药》2011,33(12):1806-1807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DM)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DM患者95例,其中正常尿蛋白组32例。微量尿蛋白组32例,临床尿蛋白组3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及TGF-β1水平,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正常蛋白尿组血清HGF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DM患者肾损害的逐渐加重,血清HGF水平逐渐减低,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尿蛋白组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TGF-β1水平则逐渐增高,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尿蛋白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GF和TGF-β1呈显著负相关(r=-0.618,P〈0.01)。结论2型DM患者不同肾损害期HGF和TGF-β1变化明显,HGF和TGF-β1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 1,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和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ASA法测定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例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血清TGF-β 1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进一步根据UAER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结果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GF-β 1,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各组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随UAER增高依次增加(P<0.01);糖尿病各组间血清TGF-β 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TGF-β 1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TGF-β 1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血清Ⅳ型胶原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血清Ⅳ型胶原还是反映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排泄的影响。方法:黄连素治疗35例非高血压非肾病糖尿病患者3周,治疗前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前后留取晨尿测定尿肌酐、尿Ⅳ型胶原(uIV-Co),进行前后比较,并设立1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活疗前一般情况基本相似,治疗前后比较Ft3G、uⅣ-Co、经肌酐矫正后尿Ⅳ型胶原排泄率(uIV-Co·Cr^-1)的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的黄连素治疗对非高血压非肾病糖尿病患者尿Ⅳ 型胶原排泄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尿蛋白排泄率逐年增加、肾功能持续减退至终末期是其主要临床特点。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podocyte)是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重要的细胞结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大多数细胞内起着调节生长、分化和凋亡的作用,糖尿病时高血糖和血管紧张素Ⅱ是TGF-β1的主要刺激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TGF-β1介导的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发展及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与肾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 β1是其肾纤维化过程中的核心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下游的两条信号通路Smads、MAPK与肾纤维化过程中ECM的堆积密切相关。两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展。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组)、氯沙坦治疗组(D组),检测第1、2、4、12周血糖、24h尿TGFβ1排泄率以及Alb排泄率。于第4周、第12周处死大鼠获取肾,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离皮髓质,检测肾皮质TGFβ1蛋白水平及皮质TGFβ1mRNA水平。结果①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各实验组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随病程延长进一步增加,二种药物治疗均可使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明显减少,但不能使其恢复正常。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随病程延长增加更加明显,二种药物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③各时期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量B组最高,C、D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早期以C组减少更为明显。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量与尿TGFβ1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肾脏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尿TGFβ1排泄率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和评价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福辛普利、氯沙坦具有确切肾脏保护作用,且福辛普利早期作用较氯沙坦更为明显。这种作用部分与其抑制肾脏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景永宏  聂小莲  邢小利 《河北医药》2012,34(22):3413-34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CysC、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改变不明显,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各阶段Cys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UAE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Scr、BUN(P<0.05)。结论 CysC是敏感、可靠的判断指标,有助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亓晓晶 《中国医药》2006,1(1):38-39
目的 研究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系统降糖、降压基础上,应用胰激肽原酶40U/d肌肉注射,治疗3周,测定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UAER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虽经血压和血糖的控制,但3周后UAER无变化。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可在一定程度纠正2型糖尿病肾脏组织激肽活性减弱与肾小球微循环障碍,对患者肾脏损伤有显著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治疗DN的机制.方法 60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临床蛋白尿组(C组),分别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UAER、血TGFβ1、尿TGFβ1.A、B、C组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糖尿病各组UAER、血、尿TGFβ1水平均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血TGFβ1、尿TGFβ1水平与Cr、UAER呈正相关.氟伐他汀治疗后UAER、血TGFβ1、尿TGFβ1均显著降低.结论氟伐他汀对DN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DN患者TGFβ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宝平  杨素霞  吴江  陈芳  时军  赵清 《中国药师》2009,12(3):280-28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sICAM-1含量,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指标。比较不同UAER患者sICAM-1及血糖、血脂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sICAM-1与UAER及血脂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浓度随病程的延长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sICAM-1与UAER、TC、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关系密切,sICAM-1有望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869T/C、+915G/C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即以DN患者为病例组,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两组人群分别构成两个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53例,健康对照组50例的TGF-β1第1号外显子+869T/C及+915G/C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对该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TGF-β1+869T/C、+915G/C基因多态性可区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TT、TC、CC3种和GG、GC、CC3种;+869T/C中T、C等位基因的分布,DN组分别为0.414、0.586,糖尿病非肾病组分别为0.455、0.545,对照组分别为0.596、0.404;+915G/C中G、C等位基因的分布,DN组分别为0.714、0.286,糖尿病非肾病组分别为0.700、0.300,对照组分别为0.768、0.232;三组数据总体比较,+869T/C基因类型TT、TC、CC这一组数据总体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DN组、非肾病组和对照组这三组的TT、TC、CC3种基因类型总体分布存在差异,+915G/C基因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869T/C及+915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糖尿病肾病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20.
王燕燕 《江苏医药》1997,23(9):641-642
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其机理仍未明确。现已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介导葡萄糖引起肾小管、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的重要物质[1]。本文重点讨论TGF-β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TGF-β及其受体TGF-β是一种负性生长调节因子,成熟的有活性的TGF-β分子量为25kDa,是由两个分子量为12kDa的单体分子通过链间二硫键联成的二聚体,每个分子包含112个氨基酸,性质稳定。哺乳类动物TGF-β至少有三种同型体(即β1、β2、β3)。人TGF-β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q13.1,TGF-β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