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的方法Ⅰ期修复面部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10年3月,对15例因外伤、肿瘤术后造成的面部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带蒂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移植皮片的方法进行Ⅰ期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2.5 cm×3.5 cm~10.0 cm×12.0 cm,修复皮瓣面积为3.0cm×4.0 cm~10.0 cm ×12.0 cm.结果 15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移植的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外,余者转移的筋膜瓣及皮片成活良好,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2例患者6个月至2年,疗效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含有知名血管,血供丰富,覆盖面部骨外露安全可靠,结合游离植皮,可Ⅰ期修复面部伴骨外露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随意型反折筋膜皮下瓣治疗足部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16例足部骨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骨外露创面大小(1.5 cm×2.0 cm)~(3.0 cm×4.5 cm)。均采用随意型反折筋膜皮下瓣进行修复,观察一期愈合情况。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一期植皮5例,其余为1周后二期植皮。因血运不良皮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2例,1例发生植皮边缘约0.5 cm线状干性结痂,痂皮脱落后自然愈合。术后随访6~22个月。1例患者因反复从事体力劳动致创面破溃,其余患者创面外形及质地良好,活动无影响。结论随意型反折筋膜皮下瓣治疗足部骨外露效果确切,供区损伤小,无需二次整形,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肌瓣联合植皮在足部非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9年12月,笔者科室共收治12例足部非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14cm×10cm~20cm×13cm,伴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均采用游离肌瓣联合植皮方法修复,其中背阔肌肌瓣10例,股外侧肌肌瓣2例。肌瓣供区采用改良埋没褥式缝合法美容缝合。结果:术后移植组织均成活良好,供区切口及受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伤口无继发感染,肌瓣与周围融合良好,无明显臃肿,移植皮片较完整,未见局部破溃、挛缩。供区仅留细小线性瘢痕。结论:游离肌瓣联合表面植皮修复后的创面外形良好,适合修复足部非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观察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小腿毁损伤临床效果.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移植结合负压引流二期游离植皮12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3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肌瓣肿胀明显,半年后肢体外形恢复,1年后骨折愈合.下肢恢复负重行走.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负压吸引治疗小腿毁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7~59岁.碾挫撕脱伤9例,热压伤3例,深度烧伤2例.创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断裂,骨外露4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质坏死2例.创面范围为10 cm×6 ccm~20 cm×10 cm.损伤至手术时间1~21 d,平均5.8 d.术中切取筋膜瓣11 cm×8 cm~23 cm×11 cm.供区直接缝合关闭. 结果 供区均I期愈合.11例创面I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例筋膜瓣远端断层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愈合;余1例因局部感染严重和骨外露,筋膜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补充植皮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供区均无明显瘢痕、凹陷、肌皮粘连.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轮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动良好,其中2例行蒂部修整.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量,可修复足背较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修复的手术方法的选择。 方法 自 1986年以来 ,共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 3 6例 ,应用逆流颞顶筋膜瓣结合中厚皮片移植、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及轴型头皮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 ,创面最大 2 6cm× 2 4cm ,颅骨外露最大面积 2 2cm× 18cm。 结果 共切取皮瓣、筋膜瓣及肌皮瓣 3 4块 ,其中 1例局部头皮瓣因缝合有张力 ,边缘裂开 ,换药后再次用局部小皮瓣修复痊愈。 1例下斜方肌肌皮瓣远端 4cm表皮坏死 ,行补充植皮治疗后愈合 ,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 ,术后经半年~ 1年随访 ,效果满意。 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是头皮肿瘤切除后顶额部骨外露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斜方肌肌皮瓣则是修复全头皮撕脱大面积颅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筋膜瓣游离移植成活后重塑植皮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5年7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远端带有观察岛状皮瓣的股前外筋膜瓣移植,成活后7~10d行筋膜瓣肉芽重塑,游离植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9例、足背软组织缺损2例,筋膜瓣面积8cm×15cm~10cm×22cm。结果11例吻合血管的筋膜瓣全部成活,重塑后植皮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获3~18个月随访,受区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筋膜瓣,血管解剖恒定、蒂长、切取容易,成活后重塑植皮,瓣薄平整、外形功能好,适宜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8.
肠腓肌内侧头肌瓣植皮修复胫骨中上段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利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上Ⅰ期游离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1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结果]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2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Ⅰ期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成功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特别对小腿中上段皮肢软组织缺损面积大而腓肠肌完整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多个筋膜皮下瓣组合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7年4月-6月,采用在受区周围不同方向切取多个大小为7 cm×3 cm~22 cm×8 cm的筋膜皮下瓣,向受区中央翻转汇合加植皮的方法,修复小腿人面积皮肤缺损2例.男性患者40岁,胫腓骨多段开放粉碎性骨折,软组织严重挫伤,足部无血循环;右小腿中下段前内侧皮肤缺损达23 cm×18 cm,骨外露23 cm×8 cm.女性患者40岁,左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小腿自胫骨结节至内踝上皮肤缺损25 cm×7 cm. 结果 2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5个月.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筋膜皮下瓣及植皮成活,皮肤质地、外观满意,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X线片见有骨痂形成. 结论 多个筋膜皮下瓣组合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不能用单一筋膜皮下瓣修复的较人创面.  相似文献   

10.
游离腹直肌瓣加植皮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12月,采用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一侧腹直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2例小腿、9例足踝部因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病程为1个月~10年.缺损范围3 cm×4 cm~8 cm×14 cm;切取腹直肌瓣4 cm×6 cm~8 cm×15 cm.结果术后11例移植肌瓣均成活,8例创口Ⅰ期愈合,3例移植中厚皮片坏死经再植皮后愈合.11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4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好、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填充缺损及修复不规则创面,术后外形良好,克服了肌皮瓣肥厚臃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吴档  鲍同柱  鄢飞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62-1764
目的:探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足部创面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13例足部创面缺损,筋膜皮下组织瓣面积为12cm×7cm~8cm×4cm。结果:1例筋膜瓣边缘坏死面积1.5cm2,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2例筋膜瓣全部成活。结论: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术修复足部创面缺损,不损伤主要血管,操作方便,皮瓣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脂肪筋膜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手背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脂肪筋膜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14例手背部缺损创面患者.术前进行脂肪筋膜瓣设计,脂肪筋膜瓣切取面积8 cm×6 cm~12 cm×9 cm,覆盖创面后在脂肪筋膜瓣表面加皮片移植.结果 14例脂肪筋膜瓣及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0个月.脂肪筋膜瓣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无臃肿,无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脂肪筋膜瓣联合植皮是修复手背部创面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外科手术后伤口裂开的临床效果及总结应用经验。方法:从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各类外科术后伤口裂开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1岁。创面面积为0.5cm×3.2cm~5.5cm×18.6cm,创面形成时间为8~94天,期间采用常规湿敷或中药换药治疗伤口未愈。给予-120mmHg~-150mmHg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时间为6~37天。结果:10例经封闭负压治疗后创面直接愈合,其余7例创面清洁,肉芽组织新鲜,伤口缩小,4例清创缝合,2例行局部皮瓣转移,1例行皮片移植修复,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12个月,所有伤口愈合良好,无再次裂开。结论:封闭负压技术简便、无创,能有效促进伤口清洁,加快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适合治疗各种外科术后伤口裂开,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植皮修复下肢大面积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多处骨关节、肌腱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5~50岁,平均32.6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2 cm~53 cm×21 cm。手术分2期进行,一期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覆盖创面,术后待大网膜移植成活后,二期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对大网膜及皮片成活情况、并发症、下肢外观和功能等进行观察、随访。结果1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大网膜切取面积25 cm×10 cm~35 cm×5 cm,术后移植大网膜全部成活,未发生肠粘连、肠扭转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皮片切取面积36 cm×8 cm~45 cm×22 cm,16例患者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例移植皮片局部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下肢外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对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多处骨、关节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创面,行腹腔镜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二期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愈合后外观、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4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52岁。交通事故伤11例,重物压伤5例。10例为伤后1~6 h入院,平均3 h;6例伤后于外院行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面严重感染,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6~14 d,平均10 d。创面范围13 cm×7 cm~20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16 cm×10 cm~23 cm×15 cm。供区取中厚皮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5~7 d 2例皮瓣发生感染,经换药1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患肢皮瓣外形稍臃肿,色泽、质地满意。骨折均于术后8~10个月愈合。结论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73例。32例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扩张方法(新方法组)。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45岁。小耳畸形I度6例,Ⅱ度20例,Ⅲ度6例。切取皮瓣范围9cm×5cm~11cm×6cm,筋膜瓣范围7cm×5cm~9cm×6cm。余41例采用常规扩张法进行外耳再造(传统组)。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6~42岁。小耳畸形I度8例,Ⅱ度27例,Ⅲ度6例。切取皮瓣范围8cm×5cm~10cm×6cm,筋膜瓣范围7cm×5cm~9cm×6cm。对两组术中切取皮肤、术后供区瘢痕面积进行测定,比较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在二期术后6~12个月行三期再造耳修整时随访。新方法组:术后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切口I期愈合;再造耳耳轮脚及耳轮清晰,耳轮缘无毛发生长。传统组: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导致支架外露,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切口1期愈合;再造耳耳轮清晰,耳甲及耳舟可见,35例再造耳廓耳轮上部边缘有部分毛发。新方法组切取皮肤、瘢痕面积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8.3±1.5cm。、8.1±0.8cm^2及86%,与传统组(34.2±2.6cm^2、14.4±1.2cm^2及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方法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与传统组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在未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实现较大体积的皮肤扩张,二期再造时切取的皮肤面积小,术后瘢痕轻,再造耳无毛发,外观佳。  相似文献   

17.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骨折愈合后下肢可负重行走。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外固定架结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应用外固定架结合骨段滑移的方法治疗11例胫骨骨折合并骨缺损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胫骨缺损长度4~12 cm;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cm~8 cm×16 cm。使用单边重建外固定架,经过扩创、清除死骨、骨膜下截骨、骨段滑移、骨接触端植骨等步骤完成骨段滑移。结果 11例均获随访,时间18~48个月。胫骨骨折均获得愈合。骨段滑移5~12(8±1.9)cm。4例出现钉道浅表感染。2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健侧减少15°,1例踝关节屈伸减少10°,但是不影响生活。2例进行了浅表创面游离植皮。无经历第二次深部扩创、无进行皮瓣转移。结论外固定架结合骨段滑移是治疗胫骨骨折、骨缺损的有效办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Zheng Z  Hu DH  Zhu XX  Han JT  Wang YJ  Li N  Han F  Xu MD 《中华烧伤杂志》2010,26(4):263-267
目的 总结探讨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修复方法 . 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5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此类患者31例,包括头皮缺损10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由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瘢痕挛缩松解后继发缺损11例.采用游离皮瓣(背阔肌皮瓣13例、侧胸皮瓣3例、肩胛皮瓣5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修复创面,皮瓣面积8 cm×5 cm~25 cm × 18 cm. 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次性愈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7 d.28例患者随访2个月,皮瓣外观、功能良好. 结论 以显微外科为基础的游离皮瓣移植可一次性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难愈性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8~77.0 cm~2(最大面积为22.0 cm×3.5 cm).手术方法 为I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局部血管化良好,外露肌腱和骨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Ⅱ期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 结果 慢性溃疡组9例患者的11处创面中,9处愈合优良,2处经换药后愈合.骨外露组11例患者的14处创面中,12处愈合优,外露骨质得到有效覆盖;2处创面因感染人工真皮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亦无明显瘢痕形成. 结论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方法 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失轻微,为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