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正畸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个月后对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正畸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后满意程度。结果:经过10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上中切牙突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磨牙移位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满意度为6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不适感更少,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直丝弓矫治器正畸治疗的头影测量指标及侧貌美学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BT组与Z2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与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1.5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U1-PP、U6M-PP)、侧貌美学指标(H角、面型角、鼻唇角、颏沟倾角、上唇长、下唇长、上唇厚、下唇厚)及患者侧貌美观满意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SNA、SNB无明显变化(P>0.05),∠ANB、∠U1-SN、L1-MP、U1-PP、U6M-PP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下唇长、下唇厚无明显变化(P>0.05),H角明显降低(P<0.05),面型角、鼻唇角、颏沟倾角、上唇长、上唇厚均明显增大(P<0.05);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T组与Z2组的患者侧貌美观满意率分别为95.00%、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舌侧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及氟保护漆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的疗效,探讨预防脱矿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将20例舌侧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实验组10例,在舌侧正畸托槽周围牙面涂布氟保护漆;对照组10例,患者仅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结果:舌侧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7.35%,上颌侧切牙脱矿率最高,好发部位部位为托槽龈方和牙齿邻面;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正畸治疗中使用氟保护漆是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行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畸口外弓支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两组矫治周期为1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正畸效果(两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咀嚼效率及咬合力,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对照组,而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形、舒适度、咬合功能和便捷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咀嚼功能、增大咬合力,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体化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 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干预,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疗程耗时、出现意外情况发生 率、口腔卫生优良率、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疗程耗时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意外情况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口腔卫生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遵守行为占比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阶段,通过个体化干预措施进行引导可缩短疗程耗时,降低意 外情况发生率,提升口腔卫生优良率,且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对鼻唇颏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然生长和使用Twin-block矫治成功的4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Twin-block组,每组均为2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上唇突角、上下唇突角、颏沟倾角、上唇颏突角、软组织面角减小;上唇倾角、下唇倾角、鼻唇角、颏唇沟角、Z角、面突角、软组织面高、软组织下面高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减小上下唇突度,促进面下1/3高度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鼻、唇、颏之间的协调性,使侧貌轮廓变得自然舒缓,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180例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数字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值为(4.42±0.58)~(16.20±1.98)mm范围;其相互比例关系为0.43±0.11-3.78±0.57范围.结论:西安市骨性Ⅰ、Ⅱ、Ⅲ类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相互之间在鼻底、上唇、下唇处有显著差异,其数学比例关系也与鼻底、上唇、下唇处软组织厚度有关的项差异较大.面部软组织厚度本身对于个人面貌的构建像骨组织一样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50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对照组采取日常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敏清。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12个月时的牙面脱矿情况,并测量釉质脱矿指数(EDI)及激光龋齿探测仪探测值(DD值)。结果:治疗第6、12个月,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12个月时牙釉质脱矿率均高于治疗第6个月(P<0.05);治疗第6、12个月,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第6、12个月,两组EDI值、DD值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12个月时EDI值、DD值均高于治疗第6个月(P<0.05);治疗第6、12个月,观察组EDI值、DD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奥敏清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可有效预防釉质脱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隐形矫正和传统固定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区应用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固定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矫正时间、牙根平行度、龈沟出血指数及红白美学分值差异。结果:矫正结束后,实验组矫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牙根平行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矫治中不同时间点龈沟出血指数(SBI)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后,实验组红白美学分值中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曲线、牙冠形态及牙冠外形轮廓五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隐形矫正联合种植修复能够正确引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缩短正畸疗程,提高种植手术安全性,患者可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及更加完美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青岛市青少年的软组织侧貌正常值,并与北美青少年进行比较。方法:从青岛市13所中学的12~18岁3100名青少年学生中随机选取48名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研究。运用Holdaway和Ricketts的测量方法,选取7个标准线,2个角度,12个线距进行测量。结果:比较软组织侧貌的角度,男性和女性之间有在软组织面角、H角,上唇厚度三项,有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整个软组织侧貌,男性的上唇厚度比较大,女性的上唇相对于鼻颏部更加后移。青岛青少年与北美正常值比较,在鼻突度,上下唇中点至E线距,颏部软组织厚度等四项指标差异明显。结论:青岛市青少年软组织侧貌男性较女性上唇突出,女性相对协调。青岛青少年相对于北美,鼻部和颏部后移,上下唇相对前突。  相似文献   

11.
舌侧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3D舌侧自锁托槽应用于正畸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Hiro间接粘结系统,使用Fore-tadent公司的3D舌侧自锁托槽进行矫治。结果:全部5名患者均完成正畸治疗,疗程12~26个月,达到磨牙关系中性,尖牙关系中性,牙齿排列整齐紧密,覆覆盖正常,牙弓中线居中,牙齿尖窝交错关系。结论:使用3D舌侧自锁矫治器,在遵循矫治原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根据个案差异进行差异化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正畸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观察组:51例,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装配固定矫治器前及装配后24h的咬合功能和治疗前及矫治6个月后的牙周健康状况,评估两组矫治满意度。结果:粘戴托槽24h后,两组患者口腔咬合功能指标中咀嚼效能(ME)、去皮花生仁的咀嚼次数(MT)、最大咬合力(MF)及咬合速率(SO)值显著降低(P0.05),最大合力时间(MFT)值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间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值较矫治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龈沟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治后对咀嚼功能、固定功能、美观程度、舒适性、方便程度及语言功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缓解正畸患者口腔咬合功能障碍,利于牙周组织健康,患者满意度高,效果优于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4月于吉林 市昌邑区甘洪蕾口腔诊所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矫正治疗,观察组予以无托槽隐形矫治,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咀嚼功 能、语言功能、牙周相关指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正畸治疗结束时间、牙齿倾斜复位时间、错位 牙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 疗后龈沟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8.57%(P <0.05)。结论 口腔正畸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能够缩短患者正畸治疗 时间,提升其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且牙周指数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配合情况及口腔状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正畸效果,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的牙龈情况、头影测量指标,统计两组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正畸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3% vs 71.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GI、PLI、SBI评分、Eline-UL、Eline-LL、上唇突度、下唇突度、SNA、SNB、ANB、U1-SN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 vs 21.67%,P<0.05)。结论:相比口外弓支抗,微种植体支抗可明显改善口腔正畸患者头影测量指标及牙龈情况,进而有助于提高正畸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20例。通过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摄取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头影测量法分析,来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硬组织变化集中在下颌骨、下颌基骨与颅骨的位置,下颌颏部对颅底的位置和下颌髁突对颅底的位置关系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SNB 角减少了6.52°(P <0.01);SL下降了6.72mm(P<0.01);SE减少了1.82mm(P<0.01)。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更为明显,绝大部分软组织的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下唇基角由89.48°下降到85.78°(P<0.01);上唇突距由4.10mm降至2.08mm(P<0.01);下唇突距由-1.55mm升至0mm(P<0.01),面部外形由III型变成I型。结论:对于严重的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颜面外形有令人满意的改变,正畸正颌技术联合矫治方法是一种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斌  徐琛  吴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26-152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8例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治疗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正畸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下进行正畸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与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以评价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干预组治疗后SCL-90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期间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静  郭丽 《中国美容医学》2012,(9):1611-1613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上经过正畸治疗且有治疗前后清晰可辨的牙科锥形束CT(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163例患者。通过测量年龄、性别、减数与否、部位,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平均根吸收值(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RRAT)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正畸治疗中造成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成人组RRAT均值为0.45,儿童组为0.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②男性组RRAT均值为0.36,女性组为0.37,差异无显著性;③拔牙组RRAT均值为0.55,未拔牙组为0.3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④前牙RRAT均值为0.54,后牙为0.2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⑤上牙RRAT均值为0.39,下牙为0.40,差异无显著性;⑥牙齿整体移动RRAT均值为0.32,非整体移动为0.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徐静  郭丽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611-1613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上经过正畸治疗且有治疗前后清晰可辨的牙科锥形束CT(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163例患者。通过测量年龄、性别、减数与否、部位,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平均根吸收值(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RRAT)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正畸治疗中造成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成人组RRAT均值为0.45,儿童组为0.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②男性组RRAT均值为0.36,女性组为0.37,差异无显著性;③拔牙组RRAT均值为0.55,未拔牙组为0.3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④前牙RRAT均值为0.54,后牙为0.2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⑤上牙RRAT均值为0.39,下牙为0.40,差异无显著性;⑥牙齿整体移动RRAT均值为0.32,非整体移动为0.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在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3月,对100例出生后10 d~3个月内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进行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其中男60例,女40例,健康状况良好。根据矫治起始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 d~1个月内)及对照组(1~3个月)各50例,对比两组婴儿正畸治疗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关闭程度及唇腭裂联合整复术后3个月鼻翼外观满意度,评价疗效。结果婴儿正畸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观察组为5.0±1.6 mm、4.1±2.7 mm,6.9±2.6 mm、6.4±2.9 mm;与对照组7.5±3.1 mm、8.3±3.0 mm,12.5±4.0 mm、10.8±2.6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正畸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鼻翼外观满意度观察组86.3%与对照组6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实施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可明显改善上颌形态及鼻畸形程度,减小牙槽突裂隙,并有效减小上唇张力,为婴儿期唇腭裂联合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B)联合自锁托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B联合自锁托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影测量指标、软组织变化情况及同行评估等级(PAR)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间夹角、上切牙的倾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切牙的倾斜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唇基角、下唇基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面凸角、软组织面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R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R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