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mm)和B组(16颗患牙,3.0mm≤距离≤4.0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 mm)和B组(16颗患牙,3.0 mm≤距离≤4.0 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牙齿牙冠延长术后修复的疗效及恢复情况.方法 对10例患者行牙冠延长术,依术前牙齿断缘位于牙槽嵴顶的位置,观察比较术前及术后4~6周效果,观察指标:①牙龈的色、形、质及断端暴露是否良好;②菌斑指数(PLI) 、出血指数(BI) 和松动度(MD);③断端位置,牙槽嵴顶与断端的距离和牙槽嵴顶与牙龈的距离;④前牙龈缘的位置与相邻牙龈缘的位置关系(唇舌侧),上前牙牙龈乳头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患牙主观感觉良好,无叩痛,牙龈无炎症,牙龈缘高度与邻牙协调,X线片示牙周、根尖周围、牙槽嵴无异常.术后断端牙根暴露于龈上1~2mm,有利于美观和修复.结论 牙冠延长术的实施,有利于断缘位于牙龈下方而生物学宽度不够的牙齿保存和修复,为以后牙齿修复后,牙周情况的健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比较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在上前牙龈体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上前牙龈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 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比较 两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指标、牙冠高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修复优 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两组术后12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 斑指数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术前(P <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术后12周牙冠高度变化均高于术后2周(P <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美学效 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均可有效改善牙周健康 状况及冠高度,且安全性高,但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修复效果及美学效果更好,在上前牙龈体缺损治疗 中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龈下楔状缺损予以微创牙冠延长术结合纳米树脂修复治疗的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 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诊的50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5例,对照组配合常规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牙冠延长术结合纳米树脂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 床指标、美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附着丧失、探诊深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观度、舒 适度、牙齿颜色贴合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0% (P<0.05)。结论 为龈下楔状缺损患者实施微创牙冠延长术结合纳米树脂修复治疗,能在提升患者美学 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r:YAG激光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二科收治的6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翻瓣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Er:YAG激光辅助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指标,术后3d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 vs 66.67%,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PD、PLI、SBI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研究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YAG激光结合牙周翻瓣术可明显改善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指标,促进组织愈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牙齿松动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袁君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6):60-63
目的 探讨微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西安碑林和 荣口腔诊所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修复,研究组给予微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修复, 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牙周相关指标变化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4.29%,高于对照 组的74.29%(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与6个月PD与A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BI、M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 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纳米树脂修复可有效降低附着丧失及探针深度,提高修复成功率,且术后疼痛轻微,有 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YAG激光用于残根保存修复前牙周手术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Er:YAG激光对32颗已经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进行修复前牙周手术,其中13颗行牙龈切除术、19颗行牙冠延长术,术后采用桩核及牙冠修复。修复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接受治疗的患牙牙龈颜色、形态基本正常;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良好。结论:应用Er:YAG激光进行牙周手术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提高了临床残根保存治疗中牙周手术的效率,能够取得可靠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牙冠延长术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诊治的上颌前牙牙体缺损行口腔美学修复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术前均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管治疗,并通过X线片检查牙根及牙槽骨等患牙基本情况。对照组行牙龈切除术,观察组行牙冠延长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松动度(Tooth mobility,MOB)、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测量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牙修复体边缘至嵴顶的距离(Prosthesis margin-crest distance,RM-BC)及修复体边缘至龈缘的距离(Prosthesis margin-Distance of gingival margin,RM-GM),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相似文献   

10.
<正> 前牙冠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并以外伤性冠折为多,本科应用患者就诊携带的外伤性自身离体牙冠,按离体牙冠情况自制桩钉进行修复,修复后在牙冠的功能和外观形态方面均有较理想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9例,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30岁,最小者15岁。均为上颌切牙,3例冠折在冠1/2以上,5例冠折在冠1/2至龈缘,2例冠折在龈下;就诊时间0.5小时至24小时。 材料:0.9~1.2mm牙用不锈钢丝,磷酸锌粘固粉,釉质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对前牙冠根折患者采用正畸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 12月张家口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前牙冠根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烤瓷全冠修复,观察组予以正畸牵引后烤瓷全冠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前牙 咬合功能[牙尖交错位习惯咬合状态(ICP-HB)肌电值、最大力紧咬合状态(ICP-MC)肌电值]及美学 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ES)]。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ICP-HB肌电值、ICP-MC肌电值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PES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全冠修复在前牙冠根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牙 咬合功能及牙周、牙龈状况,修复后美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正畸烤瓷美容在前牙龈下冠折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 10月于济阳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前牙龈下冠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基 础桩冠修复,观察组给予正畸烤瓷美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咬合度、美观度、牙周咬合功能、牙周健康 及修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咬合度、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采取正畸烤瓷美容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可改善患者咬合度及美观度,促进牙周咬合 功能提升,维持牙周健康,疗效确切,更易被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牙体大面积缺损后采取纤维桩核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收治的80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铸造金 属桩核冠修复,观察组采用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及咬合功能、牙龈功能及并 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均优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 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采用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的成功率更高,可 提升患者的咀嚼与咬合能力,改善患者牙龈功能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内炎性因子和内毒素(LPS)含量及红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沈阳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Er: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指数(BI)、探针深度(PD)、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及龈沟内液白细胞介素-21(IL-21)、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含量及红白美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PLI、PD、BI及CAL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龈沟液内TNF-α、IL-17、IL-21及LPS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WES、PES及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牙周炎症反应程度,提升患牙红白美学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予以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 牙周健康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 组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 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提升修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在上下前牙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 我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上下前牙修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镍铬合金修复体治疗,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 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力、牙周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 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修复 后咬合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上下 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修复效果,改善牙周指标,控制炎性反应,有利于提高牙齿美观性, 且修复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崔叶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9-22
目的 比较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 4月于我院进行牙齿修复的56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金 属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龈炎症指数以及牙龈边缘密合度、颜 色匹配、外形合格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观察组修复 后牙龈指数0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度、外形合格率优于对照 组(P<0.05)。 结论 相比于金属烤瓷冠修复牙齿,全瓷冠修复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提升修复效果,优化 外形美观度,提升修复成功率,对牙龈组织的干扰更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刘娟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3):20-23
分析前牙美容修复中全瓷牙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 院收治的70例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 组采用金属合金烤瓷美容修复,观察组采用全瓷牙美容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美学效果以及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观察组牙龈色泽评分、整体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将全瓷牙融入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修复效果理想,并能满足患者的美容修复需求,同时 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我院接 诊的60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 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试验组接受铸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患牙修复效果、美学评分、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修复完好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前牙美学效果均优于修 复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菌斑指数以及牙龈指数均低于修复前,且试验组低于 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前牙美容修复治疗采用铸瓷贴面 修复相比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提升前牙美观度,提高稳定性,有利于减少牙菌斑,改 善牙龈环境,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