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IDA)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的治疗疗效。方法:对不同诱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乌梅消食颗粒联合乳酸亚铁口服液,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加乳酸亚铁口服液治疗,采用三色直接荧光法流式细胞技术进行T细胞亚群检验,对比二者治疗前后是否具有差异。判断联合治疗及单药治疗对细胞免疫是否具有相关影响。结果:与铁剂单药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CD_3~+、CD_3~+CD_4~+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更快,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提升更加明显(P<0.01),联合组CD_3~+CD_8~+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细胞免疫紊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而且这种T细胞亚群异常可以被铁剂纠正,联合乌梅消食颗粒可以加速这种细胞免疫异常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肠化湿方联合美莎拉秦缓释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美莎拉秦缓释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UC症状积分、IDA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FC),并监测用药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b、SF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在改善UC症状积分、IDA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炎症指标方面(WBC、CRP、ESR、FC)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在改善WBC、ESR水平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仅对照组1例出现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经保肝治疗后复查正常,其余病人均未出现药物副反应。结论: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疗效,且具有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杞地颗粒剂(由党参、北芪、鸡内金、大枣、熟地、鹿角胶等中药组成)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复方杞地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用硫酸亚铁治疗,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后贫血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两种药物对IDA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DA的症状、体征、贫血及缺铁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杞地颗粒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硫酸亚铁(30mg/kg·d)、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血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BC及Hb、SI、TIBC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采用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行铁剂治疗,观察组行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对血清铁蛋白(Fn)、血清铁(SI)与总铁结合力(TIBC)进行测定,同时结合铁代谢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Fn、TI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I、F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I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不同铁剂在治疗缺铁性贫血(IDA)过程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我们选择多糖铁复合物(多糖铁胶囊)与硫酸亚铁进行比较。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IDA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健脾生血颗粒防治婴幼儿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产科出生的早产、低体质量、双胎或多胎、二胎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对2组婴幼儿治疗前和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检查进行比较,对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清铁蛋白(SF)水平检查比较,并对2组婴幼儿治疗12个月后主要症状体征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2组婴幼儿Hb跟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婴幼儿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时2组婴幼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运动发育评分(PDI)、智力发育评分(MP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防治婴幼儿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较好,能够升高机体Hb、SF水平,改善婴幼儿的主要不良症状体征和神经行为发育评分,且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速升颗粒联合铁剂与铁剂单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海南省安宁医院及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铁剂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速升颗粒联合铁剂治疗,共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和铁代谢指标,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眩晕、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RBC)、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和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1%(39/41)和80.5%(33/41),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独应用铁剂相比,血速升颗粒与铁剂联合应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铁代谢指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查缺铁性贫血的消化道肿瘤性病因,探讨采用静脉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160例对其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脉铁剂治疗.结果 160例患者中有122例为消化道肿瘤引起,胃癌患者多呈现严重贫血状态,肠癌患者多为轻度贫血状态.低蛋白血症、肿瘤T分期与输血为影响肿瘤贫血的相关因素(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铁(SI)、铁蛋白(SF)与转铁蛋白饱和度(TS)值均明显上升(P均<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多为消化道肿瘤引起,多为轻、中度贫血,要加强临床筛查.低蛋白血症、肿瘤T分期与输血为相关因素.静脉补充铁剂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福乃得口服治疗。治疗组48例,给予健脾生血颗粒口服。2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有效率及RBC、Hb、MCV、MCH、MCHC、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MCH、MCHC、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均有显著改善,但2组治疗后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3种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血清微量元素、病程、饮食、便秘、失眠等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气血亏虚型3组,检测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及血清铁等指标,同时调查患者的病程、饮食习惯、有无失眠、有无便秘等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在3种中医证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复发性口腔溃疡气血亏虚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心脾积热组及阴虚火旺组(P﹤0.05);心脾积热组患者血清IgA水平明显高于阴虚火旺组及气血亏虚组(P﹤0.05);心脾积热组患者血清C3水平明显低于气血亏虚组(P﹤0.05);气血亏虚组患者血清Fe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心脾积热组(P﹤0.05);心脾积热组及阴虚火旺组患者饮食失调情况较气血亏虚组明显严重(P﹤0.05);心脾积热组患者便秘病例数明显多于阴虚火旺组及气血亏虚组(P﹤0.05);3组患者血清IgG、IgM、C4水平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失眠病例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282)。结论:3种中医证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在病程、血清IgA、C3、Fe、饮食习惯、便秘史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效及对铁代谢平衡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糖酸亚铁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生血宁0.1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用葡萄糖酸亚铁0.1g,每天3次口服;均连续服用30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血常规,并进行中医气血两虚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表明生血宁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促进红细胞生成作用明显;尚能促进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及气血两虚证效果明显,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妊娠期、儿童及成人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特征。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方法,计划前瞻性竞争性纳入34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0年1月门诊病例1 000例,其中,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病例(妊娠组)600例,儿童缺铁性贫血病例(儿童组)150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病例(成人组)250例,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用法用量给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竞争性纳入1 055例,妊娠组脱落3例,儿童组脱落24例,成人组脱落17例,其中资料完整可以评价的共1 011例:妊娠组623例,儿童组130例,成人组258例。经过1个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除了儿童组MCHC外,所有组别的受试者Hb、MCH、MCHC、RBC、HCT及MCV等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儿童组、成人组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分别为78.87%、74.02%、77.1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93.08、92.6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妊娠组入组前经过其他贫血药物治疗无效的,入组前经过其他贫血药物治疗不能耐受的,与初治患者间分层比较,有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06%、5.38%、6.98,无1例肝肾功能异常情况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1个月可达到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王艳英  马堃 《陕西中医》2023,(5):584-586,61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序贯口服。试验组以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E2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0%;两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改良Kupperman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减低Kupperman评分上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血清FSH水平均有下调趋势,均可上调血清E2水平,对照组较试验组对血清E2上调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玉泉丸合生脉散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玉泉丸合生脉散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中医症候评分、糖代谢指标,比较两组弗明汉高危危险评分(FRS)、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治疗后,2hPBG、Hb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气阴两虚证中医症候评分比治疗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 研究组中高危FRS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泉丸合生脉散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糖代谢,减少中高危FRS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钟新林主任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经验。IDA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上多采用铁剂,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而中医有着良好的疗效。本病的发生与心脾两虚有着密切的联系。钟师常以归脾汤加减法治疗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于2011年5月-2013年2月入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200mg/次,3次/d,直至血红蛋白及铁蛋白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给予2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至少30min以上,首次使用时将上述20mL液体(相当于20mg蔗糖铁注射液)滴注15min以上,若患者没有发生过敏反应,剩余剂量则在30min以上点滴完成,每周3次,直至完成预计补铁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计算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升血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辨证为脾肾亏虚、瘀血内停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补脾益肾升血丸,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8周)。对中医证候的变化及HB、RBC、HCT、铁蛋白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且治疗组高血压、高血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铁蛋白明显升高,对照组铁蛋白明显降低;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脾益肾升血丸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同时可治疗缺铁性贫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物反证。结果: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宏观证候计分高于正常组(P0.01),且以脾阳虚组为著(P0.01);两组血清GAS均低于正常组(P0.01);脾气虚组的血浆MTL低于正常组(P0.01),而脾阳虚组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脾中药干预后,各项脾虚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或消失;血清GAS、血浆MTL紊乱回复。结论:多因素复合法复制的脾气虚、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符合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稳定性良好,且经得起药物反证;脾气虚、脾阳虚大鼠的脾虚宏观证候呈递进关系;血浆MTL在脾气虚和脾阳虚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可作为鉴别两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牡蛎散合生脉饮对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确诊治疗的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50例,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到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片治疗,治疗组服用牡蛎散合生脉饮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FT3、FT4、TSH水平变化及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TBIL)变化,并对2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积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略大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FT3、FT4、ALT、AST、γ-GT、TBIL水平均降低,而TSH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T3、FT4、ALT、AS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28±0.65)分,略低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牡蛎散合生脉饮能够有效治疗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对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异常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