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测听字表的唱片或录音带不适用于计算机听力计,必需制成计算机软件,但迄今尚无广州话及普通话言语测听软件供应。我们将广州话测听字表4张、普通话测听字表6张及其相应的标准语音,按ISO/CD8253-3文件有关标准制成言语测听软件,首先提供广东省中医院试用,该软件已存入该院使用的计算机听力计的硬盘中。  相似文献   

2.
听力学     
941315计算机听力计专用广州话及普通话言语测听软件研制的初步报道/蔡宣酞…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1994,29(1)一52~54 言语测听字表的唱片或录音带不适用于计算机听力计,必需制成计算机软件,但迄今尚无广州话及普通话言语测听软件供应。作者将广州话测听字表4张、普通话测听字表6张及其相应的标准语音,按150/C D8253一3文件有关标准制成言语测听软件,首先提供广东省中医院试用,该软件已存人该院使用的计算机听力计的硬盘中。参5(原提要)导出BC一OAE,BC一OAE的频率与刺激声的频率几乎相对应,无论哪个濒率刺激BC-OAE的闽值均较AC一O…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智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出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智能的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利用Cool Edit Pro v2.1专业音频软件,对具有等价性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CD音频进行数字化无损分割,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中实现言语测听智能系统.最后经过听力计放大输出,在隔声室(双室)中进行测试.测试55例耳科正常人的7张单音节词表识别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词表等价性进行分析,验证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结果 计算机智能系统测试方法中,测试表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5),由此得知7张单音节词表之间具有良好的等价性.结论 该智能测听系统初步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标准化言语测听材料《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对福州方言人群开展言语测听,根据测试结果研究影响普通话识别特征因素,探讨标准化测听材料在福建方言人群的测试效果并找出标准化应用强度函数修正值;方法选取56例受试者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18~25岁,其中方言组36例,标准普通话组20例;采用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7张(每张50词)单音节词表作为测试材料对56例受试者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描绘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曲线并将福州方言人群测试结果与普通话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福州话方言组及普通话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分别为Y=3.074X-36.157和Y=3.163X-40.498。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汇表的福州话方言人群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言组母语为福州话并熟练掌握普通话人群在应用MSTMs普通话版言语测听词表可无需校正。  相似文献   

5.
言语测听是听觉言语康复最直接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本文将简单介绍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心爱飞扬言语测听系统、中文开放式言语评估系统等几个近年开发的成人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及其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测听是一种很重要的言语能力评估手段。我国地域广阔,方言多样,测试材料不易统一,测试设备不易购置,导致言语测昕开展得不够普及。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集测听材料和测听软件于一体的言语测听系统来改变国内当前状况。本文阐述了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的编制原则、录音合成、等价性分析等,对MSTMs的组成以及相应的识别一强度函数测定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根据目前听力学发展、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评估的的需要,编辑、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单音节词表,并进行初步的等价性分析。方法在建立专家小组的基础上,设定单音节词表的目的。依据普通话语音声、韵、调三维平衡和言语测听要求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选词符合常用口语词和便于临床使用的原则,词源为普通话学界和国家公认的素材。然后由男声发音,录制合成磁带。对72例正常听力受试者进行单耳耳机测试,在其50%正确率水平评估各词表的等价性。结果通过试验证实有7张单音节词表具有良好的难度等价性,可以作为进一步验证和临床使用的基本材料。结论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普通话规则编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其中具有等价性者可以基本满足听力学临床、科研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难度等价性一致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的单音节词表和句表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出基于此测试材料的听力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法:选取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作为交流方式的40例听力正常人作为受试者,对其中8例受试者进行预试验,从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其余32例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采用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7张(每张50词)单音节词表和15张句表(每表50个关键词)作为测试材料.使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STMs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3.194X-46.147,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30.1 dBSPL;MSTMs句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7.419X-121.744,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23.1 dBSP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汇表和15张普通话语句测听词汇表的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于MSTMs的正常听力者的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9.
言语(Speech)是语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人类听觉最重要的功能是接收和理解言语,言语识别能力是评价一个人听功能的“金标准”。本文回顾了我国在言语测听材料编制领域做出的探索,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得到的启示,对我国的言语测听材料,尤其是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在方言区人群中的应用以及方言版言语测听材料的开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项研究针对已编制完成的具有语音平衡特性的双音节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STM)进行难度等价性分析,以期挑选出具有难度一致性的一组词表应用于临床。方法:对10张(每张50词)的双音节词表进行数字化录音。选取65名年龄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听力正常人作为受试者。对5名受试者进行预试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60名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使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等价性分析。结果:10张双音节测试词表中,除测试表5外,其余各表间均具有难度等价性。结论:9张双音节普通话测听词汇表具有较好的难度等价性,可应用于临床测试和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虽然有一些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问世,但言语测听在我国受重视的程度还非常有限.尽管普通话在我国渐渐普及,但是在我国各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方言,要为这些复杂的方言创建言语测听词表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编制一套符合言语测试要求和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汉语普通话为刺激声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I,AERP)言语测试信号。方法根据汉语语言特点及言语测听的要求筛选出汉语字表,将字表通过立体录音、剪辑、转换,编辑成言语测试信号与现行设备兼容。结果编制出包含有韵母识别表和声母识别表的言语刺激信号,经使用符合AERP测试和言语测试要求,并获得了满意的测试结果。结论AERP的汉语言语测试信号软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AERP测试并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3.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字表的等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单音节言语识别测听材料的录音版本进行等价性临床验证,以获得良好的测试信度。方法对编制好的30张单音节字表(每张表包含25个单音节字)进行数字化录音和处理,调整各测试表的均方根强度。选择60名听力正常人进行等价性实验。每位受试者在6个不同给声强度以随机顺序聆听30张字表。每张字表在言语听力级-8dB、-2dB、4dB、8dB、14dB、20dB等6个言语听力级上进行测试,每个强度测试10个不同的受试者。以百分比记录60名受试者对各张字表的正确识别率,通过logistic曲线拟合绘出每张字表的识别得分随言语声强度级变化的PI曲线。对30张字表的正确识别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Post-Hoc两两比较。结果筛选出22张相互间等价性较好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试字表(P=0.175)。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国内第一套标准化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普通话单音节识别率测听CD由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中文言语测听材料历经60年的曲折发展,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建立起了成人普通话言语测听的完整体系,基本能满足日常临床言语测听的需求。但在全国推广中文言语测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耳科医师、听力师对言语测听的基本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 (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 MSTMs) 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 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并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评估.结果 编制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24张,每表20个单音节字.结论 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但在临床推广前尚需等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18岁健听儿童使用自动听力计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标准听力计和自动数字听力计,在隔音室中采集30名8~18岁健听儿童0.5、1、2、4 kHz的听阈,记录两种测试所用时间。结果8~18岁健听儿童自动测听气导听阈14.21±2.97 dB HL,骨导听阈13.38±2.98 dB HL;标准听力计气导听阈12.58±2.53 dB HL,骨导听阈11.65±2.26 dB HL,两者听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频率下阈值比较显示,0.5 kHz气导听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4 kHz气导听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5、1、2、4 kHz骨导听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测听平均测听时间为13.76±3.66分,标准听力计平均测听时间为14.15±3.21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18岁儿童使用自动听力计可检测出可靠有效的听力阈值。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根据言语测听以及普通话语音学的要求,编制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双音节词(扬扬格)表,作为临床常规测试言语识别阈以及言语评估的基本材料.方法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制定选词标准,对于具体细节以中文、普通话的规则为准.共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基本做到声、韵、调三维平衡.录制合成为磁带后进行了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等价性测试,测试采用单耳耳机给声.并采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表间除表5以外相关系数很高,聚类分析将10张表分为2类,但一致性检验Kappa时显示各配对组中Kappa值≥0.40组很少,一致性不高.结论双音节词表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言语测听材料之一,其编制、录制、等价性评估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本次编制的材料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录制、测试方法,以期在符合音素平衡的前提下,适合临床、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的判定标准.方法 对165名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分别进行双耳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自行编制的言语测听软件播放音位平衡的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每表25个单音节测试项的播放顺序可实现随机.同一耳别始终使用同一张表,以该耳所有纯音测听频率中的最小听阈减去5 dB作为起始测听强度,以5 dB为步距逐渐提高测试强度,获得患者该侧耳的言语识别率-强度(P-I)函数关系,读取最大言语识别率PBmax.根据气导纯音听力图计算三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PTA1(0.5、1、2 kHz)、PTA2(1、2、4 kHz)以及四频率平均纯音听阈PTA3(0.5、1、2、4 kHz);同时计算0.5、1、2 kHz与4 kHz纯音听阈的差值Slope0.5、Slope1、Slope2作为听力图高频走势的指征.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Bmax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Bmax与听力图高频走势Slope无相关性,但与纯音听阈呈负相关,尤与PTA3相关性最大(r=-0.595,P=0.000).基于由PBmax与PTA3所绘制的散点图的下缘,可建立起包含99%观测值的言语识别率下限,其函数表达式为PBmax=100-10×PTA3/11.结论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纯音0.5、1、2、4 kHz的平均听阈可确定其言语识别率下限,PBmax得分若低于此界限,则可认定其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