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内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罗布考分别以PEG6000、PEG12000和PVP为载体,以不同配比、采用溶剂-熔融法或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结果表明,以PVP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PVP,1∶5)体外溶出效果较好,并进行了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和大鼠在体肠回流试验。计算得固体分散体对原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约558%,其肠吸收与原药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CEP-PVP K30固体分散体,考察其物相并提高其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CEP-PVP-K30固体分散体;利用溶出度法、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分析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与原料药比较,对CEP-PVP K30固体分散体进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当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5时,固体分散体中CEP以非结晶态无定形存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表明,与原料药相比,CEP固体分散体达峰时间(t_(max))相对不变,达峰浓度(ρ_(max))提高794%,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 572%。结论采用溶剂法制备CEP-PVP K30固体分散体,CEP以无定形存在,其体外溶出速率和大鼠体内吸收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以提高葛根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出度法,确定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药动学参数经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结果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处方为葛根素:PEG6000:pluronicF-68=1:4:1(m/m/m);葛根素及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α分别为(2.040±0.327)、(0.870±0.191)·h~(-1),β分别为(0.21 2±0.021)、(0.351±0.022)·h~(-1),AUC_(0-∞)分别为(11.966±1.370)、(91.419±3.531)mg·L~(-1)·h,t_(max)分别为(0.491±0.026)、(1.423±0.035)h,ρ_(max)分别为(3.917±0.066)、(20.416±1.870)mg·L~(-1)。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对葛根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63.99%。结论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葛根素口服给药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以Soluplus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并评价其平衡溶解度、溶出度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表明,普罗布考-Soluplus比例为1:3(w/w)的固体分散体,在30 min时的体外累积溶出率为97%.差示扫描量热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药物主要以分子状态分散于固体分散体中.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的cmax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原药的3.26倍和3.02倍.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为70 mg·kg-1。HPLC法测定黄芩苷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的平均达峰浓度Cmax为2.707μg·ml-1,较黄芩苷原料药的Cmax0.745μg·ml-1与磷脂复合物的Cmax2.219μg·m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组AUC0-t27.182 g·h·ml-1,较黄芩苷原料药的AUC0-t7.673 g·h·ml-1与磷脂复合物的AUC0-t20.188 g·h·m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黄芩苷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小檗碱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的肠吸收特点,探讨磷脂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循环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HPLC法测定在体灌流小檗碱的浓度变化,比较分析小檗碱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的肠吸收数据。结果:小檗碱肠吸收较差,磷脂固体分散技术可显著促进小檗碱各肠段的吸收,主要促进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结论:小檗碱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的肠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磷脂固体分散技术促吸收机制与小檗碱与P-gp亲和力降低或/和小檗碱膜渗透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硝苯地平缓释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硝苯地平缓释固体分散体以便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药物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缓释结果与PVA用量和固体分散体的粒径有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孔径为470nm的三雏有序大孔壳聚糖/尼莫地平的固体分散体,研究其释药特点、稳定性和药动学。方法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通过药物释放试验考察固体分散体在模拟胃肠液介质中的释放行为;通过含量测定、X-射线衍射和溶出试验检查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大鼠分别给予自制固体分散体和市售片粉末,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固体分散体在pH6.8的介质中的溶出度明显比pH1.2和pH4.5介质中高,在梯度pH介质中的释药曲线类似阶梯型;结晶度和溶出度在考察时间内基本无变化;自制固体分散体的AUC0.12h是市售制剂的1.91倍,具有长效作用。结论自制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良好,能够提高尼莫地平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PVPS630和soluplus^■为载体,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通过SEM、DSC、XRPD等手段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通过表观溶解度、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药动学测定,评价固体分散体的增溶效果和生物利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在相同药载比的条件下,PVPS630组的溶出度和表观溶解度均优于soluplus^■组。DSC、XRPD、SEM等表征结果显示,PVPS630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中,原料均以非晶态存在,而以soluplus^■为载体时,只有药载比为1∶3条件下,原料才呈现非晶态特征。大鼠药动学测定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甲苯磺酸拉帕替尼-PVPS630为1∶3)较上市药品AUC提高23.64%。结论载体PVPS630与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的相容性更理想;固体分散技术有助于本品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磷脂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作用。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光谱和薄层层析研究了葛根素与磷脂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作用。结果 在氯仿中葛根素及其物理混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 2 4 3nm ,但固体分散体为 2 5 0nm ,而在甲醇中都为 2 5 0nm。与物理混合物相比 ,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苯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和磷脂P =O伸缩振动峰明显改变 ,磷脂的C =C伸缩振动峰消失 ;在核磁共振光谱中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苯环骨架的信号明显减弱或消失 ,而磷脂极性端和不饱和部分的信号明显变化。在以氯仿甲醇水 ( 6 5∶2 5∶5 )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板上葛根素与磷脂可完全分开。结论 在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的苯环骨架与磷脂极性端和不饱和部分可能以氢键、静电引力或电荷迁移力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相作用而固定 ,并被磷脂的脂肪链所包围  相似文献   

11.
杨凌  钟延强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5):339-341,344
目的 制备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增加其溶出速度.方法 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制备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了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 尼莫地平在载体中以分子状态存在,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与尼莫地平原料药和原料药载体物理混合物相比有显著提高,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药物载体比例为1:3时t50仅0.972 6 min,结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载体载药量大;喷雾干燥工艺重现性好,分散体颗粒无需粉碎可满足各类固体制剂的制备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丹  杨林 《中国药业》2009,18(14):45-46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减压干燥法制备,正交试验优化,以隐丹参酮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溶出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5倍量的载体、4倍量的粮食酒精溶解、减压干燥1h,隐丹参酮的体外溶出百分率为72.5%。结论用减压干燥法成功地制备了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其对隐丹参酮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酮康唑固体分散体及其共研磨物并考察其体外溶出作用。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和泊洛沙姆(F68)作为载体材料,采用熔融法或溶剂法制备药物与载体不同比例(1∶1、1∶3、1∶5、1∶10)的酮康唑固体分散体;另制备药物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不同比例(1∶0.5、1∶1、1∶1.5)的酮康唑共研磨物;研究各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的体外溶出情况,同时与酮康唑原料药进行比较。结果:与原料药比较,载药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可以显著提高酮康唑的溶出水平,且溶出速率随着载体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各固体分散体(1∶10)和共研磨物(1∶1.5)在20min时累积溶出率均大于90%,而原料药低于50%。结论:酮康唑制成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可以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尼群地平(nitrendipine)缓释片的制备,以及考察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尼群地平-聚维酮(PVP)固体分散体,将此固体分散体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并对PVP用量、HPMC用量和释放介质等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PMC与PVP用量及其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显著,通过调节处方用量比例获得满意的释放效果,其体外释药过程符合零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法制备的尼群地平缓释片,其体外释药平稳、累积释放率高。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制备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以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槲皮素的固体分散体;分别测定槲皮素原料药、固体分散体以及机械混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槲皮素固体分散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槲皮素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明显提高;槲皮素分子与载体PVP分子之间未发生化学变化,槲皮素只是以超微结构分散于载体中。结论PVP可用作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并可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6.
潘振华  向柏  刘焕龙  方瑜  敦洁宁 《中国药房》2007,18(25):1955-1957
目的:制备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聚乙二醇6000(PEG)为载体,溶剂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并与原料药比较体外溶出度。结果: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愈快。载体为PVP所制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行为总体优于载体为PEG者。格列喹酮-PVP固体分散体(1∶7)10min内体外溶出度达到70%以上,优于格列喹酮原料药。结论:成功制备了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吴茱萸次碱(Rut)固体分散体(SD),提高Rut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溶剂-共沉淀法,制备含不同辅助载体(微粉硅胶、乳糖、微晶纤维素、去氧胆酸、卵磷脂、滑石粉等)及比例的Rut-SD,评价其体外溶出度并进行处方优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示热分析法对SD进行物相鉴别。结果:处方组成以Rut-PVP-微粉硅胶(1∶2∶1)和Rut-PVP-乳糖(1∶2∶2)较好,其累积溶出度(60 min)较同成分组成的物理混合物提高了约6倍;物相鉴别结果表明Rut以微晶状态存在于SD中。结论:以PVP为载体、适当比例的微粉硅胶和乳糖为辅助载体制备的Rut-SD可显著提高Rut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冯永良  黄岭  肖玉秀 《中国药师》2010,13(11):1617-1619
目的:制备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制备葛根素脂质体;加入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用透析法分离游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96nm,Zeta电位为-37.5mV,包封率(72.4±1.6)%(n=3)。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葛根素与辅料能完全分离。在3.2~72.0μg·ml。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结论: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适用于制备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葛根素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9.
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丹  杨林 《中国药业》2010,19(15):38-39
目的研究减压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减压干燥法制备,正交试验优化,以丹参酮ⅡA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制备丹参酮ⅡA-PVPK30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工艺为用5倍量的载体、4倍量的粮食酒精溶解,减压干燥1h。丹参酮ⅡA的体外溶出百分比为60.1%。结论用减压干燥法成功制备了丹参酮ⅡA-PVPK30固体分散体,该固体分散体对丹参酮ⅡA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并研究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较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与载体不同比例的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比表面积;考察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与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物比较,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度均有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但药物-载体比例达1∶6以上时,溶出度增加不再明显;阿司匹林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中;药物-载体在l∶6时,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比表面积增大3.2倍;制成固体分散体胶囊后,30 min时药物累积溶出度达99.8%。结论: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胶囊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