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92例,首次发病,病程2周以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康复组每天进行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心理治疗贯穿始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式Bathel指数(MBI)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卒中后抑郁状态(PSD)采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CNS、FMA、MBI及HAMD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早期综合康复训练28d后,康复组CNS、FMA、MBI及HAMD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疗法,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全面的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正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92例,首次发病,病程两周以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康复组每天进行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有抑郁症状者应用黛力新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简式Ba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d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状态采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CNS,FMA,MBI及HAMD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使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44,自引:23,他引:144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统一的入选条件选取1996年6月至2000年4月在15家协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02例早期康复患者和131例延迟康复患者入选。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每天进行Bobath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分别采用神经缺损评分(CNS)、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巴氏指数(MBI)来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的继发合并症发生率。结果:①早期康复:经过28天的运动疗法治疗后,早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②延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③早期康复和延迟康复比较:早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延迟康复组,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康复组的康复效率高于延迟康复组;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④优选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45天与治疗28天的患者比较,45天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28天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⑤康复治疗28天后随访3个月:康复28天后停止康复治疗,第三个月末时随访,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但28天后恢复的速率低于28天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明显减少继发合并症,可以在残首长、残损、残障三个层次上提高患者的功能。脑卒中早期康复应作为脑卒中规范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推广。②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的,脑卒中发病后应尽早开始,最好在发病14天以内开始。③脑卒中早期康复应持续一段时间,患者从综合医院出院后,应在社区康复中心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音乐康复训练,对照组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FMA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 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及对症支持治疗,康复组同期应用Brunnstrom、Bobath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等治疗技术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S)、Brunnstrom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0.05),康复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BI评分、FMA上下肢评分及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或0.05),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及抑郁对预后的影响,同时观察心理康复在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136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6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2,4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治疗组6周后FMA,MBI和HAMD评分为(70.5±10.8),(43.5±10.8),(6.5±2.6)分,与无抑郁组(71.2±11.6),(43.4±11.4),(5.8±0.7)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与急性期类似,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早期高压氧介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组32例,予常规药物、高压氧和康复治疗;高压氧组30例,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康复组30例,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4组均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6周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CNS、FMA、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4组患者CNS、FMA、MBI评分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高压氧组及康复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最好,均优于高压氧组和康复组(P<0.05),康复组的FMA、MBI评分优于高压氧组(P<0.05),两组的CN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抑郁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使脑卒中偏瘫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接受康复治疗,缓解孤独抑郁情绪,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7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40例和晚期康复组36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7d开始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3~4周开始康复训练。两组均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FMA、MBI和ND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早期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早期和晚期康复均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但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黄梅  宛丰  王佳君  田宇  吕衍文 《中国康复》2015,30(5):346-34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2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康复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1、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康复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对脑干梗死的疗效。方法 52例脑干梗死患者分为短期康复组和持续康复组。短期康复组在早期康复1个月后出院,给予指导性康复训练,持续康复组继续留在卒中病房进行康复训练。两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FMA-B)和Barthel指数(MBI)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结果 持续康复组治疗前后相比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P<0.05)。与短期康复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FMA评分、FIM-B评分、MB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MA评分、FIM-B评分、MBI评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持续康复组效果优于短期康复组,且有利于提高脑干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半年随访。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即开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上述治疗,任其自然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入选时、康复1,3,6个月后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FMA,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相比,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平稳后给予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功能训练,对于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早期综合康复组联合应用运动再学习(MRP)和Bobath技术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疗程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效果评估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患者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早期综合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7明显减少,与对照组18±9相比,t=4.07,P<0.001;FMA(72±28),MBI(80±24)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等于3.99和6.50,P<0.001。结论早期介入MRP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自我管理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钢都社区居民中脑卒中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我管理组(简称自管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均自行在家进行居家康复,自行功能锻炼,定期门诊复查,不适时随诊。自管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由专家指导,社区医生、治疗师及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分小组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家庭访视流程及社区脑卒中患者小组活动。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FMA上下肢评分、MBI、HAMD和WHOQOL-100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 个月后,自管组FMA上下肢评分、MBI和WHOQOL-100 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对照组亦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管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对照组亦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脑卒中自我管理能提高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60例,在入组时,康复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由同一医生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的FMA、MBI和SWLS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有提高,以第1月更为明显。对照组患者MBI和SWLS评分无明显改善,其FMA评分甚至有退化的趋势。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12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9例)与对照组(62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运动再学习和Bobath疗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如针灸、理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康复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预后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92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于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等对2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显示,治疗前2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