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其显著特点为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次发作)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晚期病情进展较快,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如干扰素-β用于治疗MS,该药能降低MS的复发次数[1],特别是其用于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能够降低CIS的临床确诊MS(clinically definite MS,CDMS)转化率[2].这些结果表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MS能够改善预后,而MS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及疾病修饰治疗(DMT)的研究取得诸多进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NLRP3炎性小体在MS的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MS的临床生物标志物.现就NLRP3炎性小体在MS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病变部位及发病次数的多发性为特点,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炎性脱髓鞘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同种族以及不同地理位置的MS患者有不同的特点.该文报道总结200例MS患者临床特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CSFOB和头颅MRI的变化对诊断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5例怀疑多发性硬化 (MS)的患者进行脑脊液的寡克隆区带和头颅MRI的检查 ,研究两者和MS间的关系。结果 :确诊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均有脑脊液的寡克隆带和头颅核磁共振 (头MRI)异常。结论 :脑脊液寡克隆带和头MRI两者结合对诊断发硬化 (MS)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发性,早期诊断困难,对其早期治疗和预后造成影响。MS最初的临床表现属于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范畴,在CIS阶段找出提示向MS进展的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治疗性干预,有可能显著改善M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大多数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临床孤立综合征(GIS).目前M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Barkhof MRI指标和脑脊液分析.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1].来自美国全国多发性硬化学会的资料显示,目前美国MS患者人数约为40万,全球MS患者人数估计超过250万.临床上常用免疫调节剂治疗MS,主要包括干扰素β(INF-β)、醋酸格拉默(glatiramer acetate,GA)、那他珠单抗等,但这些药物需要长期注射且价格昂贵,降低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新兴的口服药物为MS治疗开创了一个新途径.现就MS治疗的口服药物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与病程不一,仅以脊髓病灶为主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pinal cord of multiple sclerosis,SMS)[1].MS的诊断以往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自MR问世以来,其对MS的敏感性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目前超高场强3.0T MR被认为是MS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收集26例经3.0T MR检查和临床确诊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脊髓型MS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常分为复发-缓解型(RRMS)、原发进展型(PPMS)及继发进展型(SPMS)三种类型.MS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还常常造成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提高临床医师对MS认知障碍的认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症状因脱髓鞘病灶的部位、时间及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其常见症状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视力障碍.近年陆续发现了一些不常见的MS症状,当其作为首发症状出现时临床很易误诊.因此,本文对目前已知的MS的少见症状进行总结,期望对临床更好地认识和诊断MS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健康人间的差异,并分析NLR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1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初诊MS患者和NMOSD患者,并收集临床资料、生化检查、计算NLR.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50名...  相似文献   

12.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既往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MS)的亚型,但近年发现NMO在免疫机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等方面均与MS不同.NMO-IgG,即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是NMO较为特异的一项免疫标志物,它的发现将NMO与MS独立开来.本文对NMO的免疫机制、病理、临床和影像学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床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多发性硬化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初步研究显示,对大部分进展型MS患者,HSCT能阻止疾病进展.但临床上HSCT治疗MS仍存在较多问题,如HSCT治疗后复发、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时机等.本文主要介绍HSCT治疗MS的方法学、疗效及副作用现状及探讨该疗法在适应症及方法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通常把MS分为4种亚型:即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remitting MS,RRMS)、继发进展型MS(Secondary-progressive MS,SPMS)、原发进展型MS(Primary-progressive MS,PPMS)及进展复发型MS(Progressive-relapsing MS,PRMS),其中RRMS最为常见约占80%~85%.核磁共振静脉成像[1]和尸体解剖研究[2]发现MS病灶分布与颅内静脉系统相关.Zamboni等提出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cerebrospinal venous insufficiency, CCSVI)可能参与了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3~5],对传统MS的病因提出了挑战,为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对其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TNF-α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免疫性疾病,与人类CNS疾患多发性硬化(MS)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在MS和EAE发病机制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因素.本文就EAE血清TNF-α的变化与临床症状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在欧美国家相当多见,而我国较为少见。经典的MS为CNS白质区病变,但陆续有累及CNS灰质、周围神经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伴有脊髓后角受累的多发性硬化。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MRI进行探讨。以提高对MS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一个疾病修正药物——beta干扰素(IFN-β)问世,有关多发性硬化(MS)的管理出现了巨大变化.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换药是目前治疗MS的主要原则,因此,寻找适当的生物学标记物以协助诊断、监测病情和反映疗效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就既往已广泛应用及有望应用于临床的针对MS的生物学标记物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最常见的特发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 diseases,IIDDs)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指标造成MS诊断的难题,同时MS因其高致残率为治疗带来了挑战。目前国际上的一些MS诊治指南和共识多基于西方人群数据制定,因此我国神经免疫专家一直致力于定制适合我国人群的M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最新一版《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在MS的定义、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方面都做了新的调整,更能体现MS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程、更适合我国MS患者的临床特点,更具有临床操作性。本文就新版专家共识中一些重要的修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烟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从2005-01~2010-12,随访三所医院364例临床诊断为MS的病人,分为吸烟组、戒烟组和非吸烟组,根据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比较各组转化为继发进展型MS的比例、脑实质分数(BPF)和T2高密度病灶体积变化。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相比,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DSS)和多发性硬化严重程度评分(MSSS)增加,从复发缓解型MS(RRMS)向继发进展型MS(SPMS)的转化较快,T2加权病灶体积增加,BPF减少。结论研究提示吸烟对MS进展有不利影响,吸烟可加速RRMS向SPMS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硬化复发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反复复发是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MS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多发性硬化复发的因素是多重的,本文侧重于从外部环境因素及体内某些生物活性分子的波动就多发性硬化复发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