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减压常规应用于择期腹部手术,目的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吻合口压力、预防肺部并发症等。但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后不是必需的,留置胃管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声带的损伤以及舒适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后是否须常规胃肠减压,方法79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I组38例术后不插胃管II组41例术前插胃管,术后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术后观察指标着重于用无胃肠减压关并发症和不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呕吐,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和急性胃扩张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II组肺部感染,吞咽疼痛,睡眠差,恶心等明显高于I组,结论,肠道手术后无须常规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以来,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105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陶康  熊雷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8):553-553
近10多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病率降低,而一旦发生,其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自1994~2004年共收治2例,应用胃肠减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口的选择对于成功地完成手术十分重要,腹部外科手术的切口首先要满足对手术区域的充分显露,还要保证切口的良好愈合。胃肠手术切口多为腹部纵形切口,可选择的有:腹部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切口、腹直肌旁切口等。在我院2004—03/2009—02笔者对150例胃肠手术采用腹部正中切口进行手术,该切口利于术中手术操作,术后切口并发症少,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压减压法对新生儿胃肠减压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需要行胃肠减压的60例新生儿采用常压减压的方法,观察腹胀缓解的情况、引流通畅的情况及胃肠受损的情况。结果 58例腹胀缓解,2例未缓解;1例引流液有咖啡样物。结论常压减压法能有效进行新生儿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7.
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胃肠术后胃肠减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间隔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循征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在胃肠术后胃肠减压的应用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933年Wangensteen等[1]首次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提出并采用了术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技术。目前,在腹部大型手术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常规的采用预防性留置鼻胃管,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对于胃癌手术,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后预防性胃肠减压,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胃肠道的积气和积液,减少消化道内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有助于胃肠道重建后吻合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肠减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肠减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实践在肠梗阻胃肠减压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循证护理实践(EBP)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整合患者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证据为最佳状态,它既是患者的需求,又是护理发展的必然。作为医务人员的任务是以智慧和才能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艺术地将护理理论和技能用于实践。由于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而放置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依据EBP的要求,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医疗护理问题和循证实践的结合,将已被科学证明了的实践“改变传统护理及操作”(延长插管深度10~13cm,早活动,适时进食)用于肠梗阻胃肠减压病人的教育过程中,针对患者和护理中薄弱环节进行宣教,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病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禁食时间(1.45±0.31)d和下床活动时间(1.58±0.9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3±0.41)d、(3.58±0.85)d;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进行预防性胃肠减压的必要性。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间,共有44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入选,分为非预防性胃肠减压组(A组)20例和预防性胃肠减压组(B组)24例。B组患者术前1小时放置胃肠减压管,其余术前准备与A组患者一样(手术教育、备皮、抗生素皮试、灌肠)。对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长11.1 min,术后排气时间1.6 d,术后住院时间7.25 d,术后舒适度评分3.15分;B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长20.1 min,术后排气时间2.08 d,术后住院时间7.62 d,术后舒适度评分6.08分。A组在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性胃肠减压不能降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并且显著降低术后患者舒适度。因此,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无需进行预防性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不舒适症状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分析75例胃肠减压患者不舒适症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常出现咽喉部疼痛、口干、口渴、术后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恶心、呕吐等不舒适症状。认为针对不同患者的不舒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胃肠减压对机体恢复的不利影响。方法:对照组186例施行胃肠减压,术后排气后停用。观察组204例不施行胃肠减压,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h内在排气、进饮食、下床活动、咽部不适感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在LC术中施行胃肠减压是安全的,术后对机体恢复无明显影响,而且能避免插入胃管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王永平 《护理研究》2008,22(5):1283-1284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在腹部外科(胃肠外科)疾病中,婴幼儿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为婴幼儿行胃肠减压术不同于成人,他们不会配合,听不懂护士的话语,若要行置胃管术,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人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就婴幼儿胃肠减压术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舒适护理在持续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探索出持续胃肠减压患的舒适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艳菊  陈嘉  金英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77-1577
临床工作中,小儿肠套叠、肠梗阻等肠道疾病多见,术后需行胃肠减压。由于小儿胃管末端孔径较小,普通的胃肠减压器无法与此相连。较小患儿行胃肠减压时,末端连接20ml或50ml注射器间断抽吸,产生负压,从而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但是周岁以上的患儿胃液较多,需要持续负压时,使用20ml或50ml注射器负压吸引,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笔者经过细心观察,发现2ml注射器可巧妙地使小儿胃管与负压吸引器紧密连接,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正确有效的胃肠减压可辅助外科手术顺利实施,同时可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传统置入胃管后将其直接与负压吸引器连接,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胃管与负压引流器衔接不紧,导致漏气漏液现象,且污染被服而影响治疗效果。鉴此,我科自2007年2月采用一次性针头帽用于胃管与负压吸引器之间的衔接,避免了漏气漏液现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