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和并发症处理。方法对10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h死亡2例,均为多发创伤并失血性休克,106例进行6—24个月随访,出现盆部并发症5例。按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4.8%。结论应重视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手术治疗,防治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常文生  杜社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76-1077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和并发症处理。方法对9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h死亡2例,均为多发创伤并失血性休克,余96例进行6个月~24个月随访,出现盆部并发症5例。结论骨盆骨折应重视骨盆骨折的围术期处理,积极手术治疗,防治并发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直剪切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垂直剪切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在纵向水平牵引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骨盆前后部同时固定12例,单纯骨盆后部固定12例,单纯骨盆前部固定18例,3例未做内固定。结果:随访13-96个月,平均31.6个月,无一例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并发症。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8例,良8例,一般3例,差16例。结论:对于垂直剪切骨盆骨折病人,应根据骨盆前后环不同的骨折类型及手术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伴有神经症状者采用单顿骨盆前部固定安全可靠。术前牵引治疗是手术顺利复位和避免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潘刚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26-127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存在并发症24例,其中,休克9例,腹膜后血肿5例,尿道断裂4例,直肠破裂3例,小肠破裂2例,会阴阴道撕裂伤1例。结果死亡3例,2例死于严重的创伤性失血休克,1例死于合并颅脑损伤。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早期并发症多,在临床诊断抢救治疗时,应综合分析观察病程发展全过程。对骨盆骨折的早期抗休克是治疗的关键,对合并伤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大多数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0例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30例,手术治疗50例。结果 72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组在术后6、12、18、24个月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组(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骨盆骨折应尽量选择手术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有助于良好的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在治疗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骼腹股沟入路治疗。结果本研究随访15个月,平均(10.7±2.1)个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排除多因素相互影响下,对于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患者,使用改良的Stoppa入路治疗血管神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丁盛  杨彦才  林立  徐振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2):130-131,156
目的探讨儿童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8例儿童骨盆骨折分型按Torode-zieg分类法:Ⅰ型9例,Ⅱ型5例,Ⅲ型10例,Ⅳ型14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抗休克、积极处理并发症、对骨盆骨折早期复位固定等处理。结果 38例中,死亡4例,34例经6个月至6年,平均36.6个月的随访。疗效评价:优16例,良15例,差3例,优良率为91.1%(31/34)。结论儿童骨盆骨折早期重在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骨盆骨折应尽可能早期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脱位损伤较重,并发症多。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急救处理的基础上,将骨盆骨折脱位分四型进行整复固定,结合练功和内服中药治疗观察63例,结果疗效优36例(57%),良21例(33.3%),尚可4例(6.3%),差2例(3.4%),优良率为90.3%。体会:注意有无头、胸、腹部、四肢等处复合伤,积极处理并发症,尽早整复固定,并辅以中医辨证,进行活血化瘀、和营生新和养气血、补肝肾等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骨盆骨折及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护理。结果:30例骨盆骨折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医护人员认真做好治疗及护理,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的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3例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病人,45例行开放性后尿道端端吻合术,48例行腔内治疗术,术后对疗效评估分析。结果:腔内治疗组和开放手术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与88.5%,并发症发生率腔内治疗组较低。结论:腔内手术为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0.83%(17/24);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47%(34/38),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首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旧性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陈旧性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9例采用骶髂关节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30月,骨盆骨折均获良好复位。临床功能恢复满意,9例患均下地行走,8例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 骶髂关节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盆性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宝林 《海南医学》2012,23(5):48-50
目的探讨三叉型扩展型入路骨盆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患者采用三叉扩展型入路,应用专用骨盆髋臼复位器械行骨盆重建钛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治疗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6例。术后随诊14~36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改良Merled Aubigne评分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20例,良3例,一般2例,差1例。1例出现深部感染,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发生异位骨化。结论采用三叉扩展型入路骨盆重建钛板治疗髋臼横断骨折伴后壁骨折,可使髋臼骨折达到最大限度复位及坚强固定,并获得理想的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振东  杨军  李建军 《医学争鸣》2009,(21):2421-2423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5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且也无感染、患肢缩短、骨盆扭转变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佳,而且相对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2例作骼动脉造影,1例作剖腹探查,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18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a,除1例C3型骨折行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外,17例单纯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10.5mo,根据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为88.9%。结论骨盆外固定架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抗休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湖南省5市9家三级医院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救治现状,以提高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并
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湖南省9家三级医院收治的65例骨盆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出血量及治疗结局等资料。结果:65例患者,男性44例,
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2.10:1.00。年龄11~86岁,20~59岁占74.6%。主要受伤原因为交通伤30例(46.2%)及高处坠落伤
22例(33.8%)。73.8%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损伤。Tile A型患者平均输血量483.33 mL,Tile B型 1 026.92 mL, Tile C型
1 905.56 mL。治疗结局Tile C型比Tile A型更差。结论:湖南省5市9家三级医院骨盆骨折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高
能量损伤是导致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Tile C型骨盆骨折输血量大,结局差,在骨盆骨折的救治中应及早对患者进
行评估,并送至地市级以上医院接受专业救治。需要对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降低骨盆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3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48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7%.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尽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病情平稳后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治疗.早期及时的复苏、序贯合理的固定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是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经2钉椎弓根螺钉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治疗的12例骨盆骨折患者,骨折按Tile分型:B1型3例,B2型6例,B3型3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42.9±15.2)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功能运用Matta评定标准和Majee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20个月,平均15个月。术中出血量为(28.9±9.2) mL,手术时间为(42.6±15.3) min。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发生。Matta评定标准:优9例,良3例;Majeed评分:优7例,良5例,优良率均为100%。10例患者术后双侧髋关节术后屈曲>90°。结论:2钉椎弓根螺钉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可以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Tile分型,53例骨盆骨折患者中B1型23例,B2型13例,B3型2例,C1型7例,C2型6例,C3型2例。采用骶髂螺钉、外固定架、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对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恢复骨盆环前后环的稳定。结果:本组53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按M ajeed功能评分,其中优45例,良4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92.4%。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能够恢复骨盆的解剖结构,重建骨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