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浩强  黄云旗 《内科》2007,2(2):207-20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时高血钠与卒中性质、部位、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70型钾钠氯全自动分析仪,用进口试剂。测定入院后第1天开始连续测定7天空腹血钠。结果 180例患者中出现高钠血症38例。高血钠与病情轻重、卒中部位、预后有关,与卒中性质无关。结论 血钠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病情轻重、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内科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82例,其中男110例,女72例,平均年龄(67.30±15.45)岁;以血钠>145 mmol/L为高钠血症诊断标准,分为高钠组46例,平均年龄(75.91±12.59)岁,非高钠组136例,平均年龄(64.38±15.28)岁。采集两组性别、年龄、首诊症状、临床诊断、既往病史等信息,并于入院后0 h、24 h、48 h、72 h、7 d及此后隔日抽取1次静脉血检测血电解质、血肌酐及血糖,记录患者脱水治疗的方案,并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记录新发病灶部位,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通过对比高钠组与非高纳组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确高钠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82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了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5.27%,高钠血症出现的中位时间为入院后3.0 d(2.75 d,6.00 d),中位持续时间为3.50 d(3.00 d,4.00 d)。与非高钠血症患者相比,高钠血症患者年龄更大,以意识障碍发病,病变累及基底节丘脑区,既往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接受脱水治疗的比例都明显升高(P<0.001),而肾功能水平则差于非高钠血症患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肾功能水平下降(OR=0.877,95%CI:0.865~0.889,P<0.001)、脑血管病史(OR=3.359,95%CI:1.482~7.611,P=0.004)、脱水治疗(OR=2.348,95%CI:1.066~5.175,P=0.034)和基底节丘脑病变(OR=3.245,95%CI:1.303~8.079,P=0.011)是影响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主要因素。合并高钠血症的脑血管病患者30 d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78.26%vs 13.24%,86.96%vs 16.18%,P<0.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钠升高受肾功能、病变部位、脑血管病史和脱水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清钾、钠、氯的变化及其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关系。方法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6月~2005年6月住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48例进行研究,其中出血性中风89例,缺血性中风159例,于入院次日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钾、钠、氯,观察血糖、血钠、血氯、血钾值的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类型、病情轻重、预后关系。结果(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2)出血性中风血糖明显高于缺血性中风;高血糖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死亡组的血糖均值亦显著高于存活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3)出血性中风低血钠、低血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中风,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低血钠、低血氯组中的中、重度患者显著多于正常血钠、血氯组;与正常血钠、血氯组相比,高血钠、高血氯组患者在中风类型、病情轻重及预后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但血钠、血氯显著升高时,死亡率明显增加。与正常血钾组相比,低血钾组中患者在中风类型、病情及预后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血钾明显降低时,病死率增加。高血钾组患者在中风类型、病情轻重和正常血钾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病死率则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应激反应,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病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高钠血症、高氯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中风类型、病情及预后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当出现严重的高钠血症、高氯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时,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高钠血症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出现的38例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TCS)评分3分~5分组出现高钠血症病例明显高于6分~8分组,GCS评分越低,出现高钠血症几率越大,高钠血症的出现增加了原发病的死亡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其 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病情越重,血钠越高,预后越差.早期连续血液净化(CBP)有效纠正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高钠血症,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高钠血症与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2年5月-2003年10月呼吸监护病房所有老年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中高钠血症26例,发生率13.76%。高钠血症患者中死亡14例.病死率53.85%。在气管插管病例中高钠血症发生率为70.37%。发生高钠血症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入监护室24小时的APACHEⅡ评分,同时肾功能也有一定影响,血肌酐值明显升高。高钠血症中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钠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钠血症是老年危重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气管插管患者发生率更高,且预后差。因此要重视老年危重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急性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第2天及第14天血清FT3、FT4、TSH水平,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血管病早期(第2天)FT3明显降低(P<0.001),而FT4、TSH明显增高(P<0.001、P<0.005),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越高,这种变化就越明显;治疗2周后,病情较轻的病人以上3项指标逐渐恢复并接近正常,重症病人恢复缓慢.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其变化情况与病情有关,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评估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钠血症对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危险程度.方法 将261例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患者87例(观察组,血清钠水平≥150 mmol/L)和非高钠血症患者174例(对照组),动态评估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GCS评分、尿量、液体平衡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GCS评分、液体平衡均低于对照组,且随血钠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APACHEⅡ、尿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随血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72.4%、21.3%,P<0.05.结论 高钠血症是重症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并发症,可明显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高钠血症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复杂且存在异质性,而目前关于血钠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血钠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6例,根据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CGOS评分≥4分,n=82)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4分,n=24)。比较不同血钠水平、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人院时体温、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人院时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人院时收缩压(SBP)、人院时舒张压(DBP)、减压手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血钠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NLR、CRP、WBC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106例患者中血钠水平正常59例(55.7%)、轻度高钠血症15例(14.2%)、中度高钠血症13例(12.3%)、重度高钠血症19例(17.8%)。不同血钠水平患者年龄、低氧血症发生率、人院时GCS评分、人院时SBP、NLR、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钠水平患者性别、人院时体温、人院时ISS评分、人院时DBP、行减压手术者所占比例、Hb、PL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院时GCS评分、NLR、CRP、WBC是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钠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NLR (r=0.869)、CRP (r=0.791)、WBC (r=0.722)呈正相关(P0.05)。(2)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低氧血症发生率、NLR、CRP、WBC及轻度、中度、重度高钠血症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人院时SBP、人院时GCS评分、人院时ISS评分及血钠水平正常者所占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人院时体温、人院时DBP、行减压手术者所占比例、Hb、PL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院时GCS评分、NLR、CRP、WBC、中度高钠血症、重度高钠血症是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较高,年龄、人院时GCS评分、NLR、CRP、WBC是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因素,血钠水平与BI患者炎性反应密切相关;中、重度高钠血症是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CPH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关系及对CP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患者入院时、第3天和第8天测量其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白细胞计数并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评价各脏器功能。结果98例CPHD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8天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76.5%、71.42%、45.83%;发生MODS14例(16.36%),其中SIRS患者14例(14.28%),死亡7例,病死率50%。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8,(10)
目的研究血钠浓度的高低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钠浓度分为正常组和低钠血症组,而低钠血症组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研究不同浓度的血钠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血钠的浓度越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越高,病死率也越高。正常组、轻度、中度、重度组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5.6%、9.1%、29.4%、40.0%,病死率分别为5.6%、18.2%、47.1%、87.5%,重度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轻度组(P0.05)。结论血钠浓度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预测指标来判定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乳酸联合血肌钙蛋白I (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80 例aSAH患者,检测并记录患者发病后第1、3、7天脑脊液乳酸浓度,收集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等指标。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以上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乳酸联合血cTnI、NT-proBNP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35例。预后良好组第1、3天脑脊液乳酸浓度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第1天脑脊液乳酸浓度对aSAH预后的评估效能优于第3天、第7天,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57、0.533。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素氮、血糖、pH、cTnI、NT-proBNP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第1天脑脊液乳酸浓度联合血cTnI、NT-proBNP对预后的评估效能最高,AUC为0.94,灵敏度88.6%,特异性88.9%,优于尿素氮、血糖、pH及单项cTnI和NT-proBNP。结论:脑脊液中乳酸浓度联合血cTnI、NT-proBNP水平对aSAH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32519 ICU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张冀军…刀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一2002,14(12)一750一752 收治266例患者,出现高钠血症14例(日内连续2次血钠>148mmol/L),发生率5.26%。发生高钠血症当日急性物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l(APACHEI)评分23.4士7.6,高于人科次日评分16.9土7.9,P<。.01。有脑损伤者高钠血症发生率23.80%(10/42),高于无脑损伤者1.78%(4/244),尸<0.001。死亡组10例人院次日和高钠血症当日的APACHEI评分均于存活组4例。治疗分两组,组17例仅治疗原发病,不纠正高钠血症,5例有效;组17例采取各种方法纠正高钠血症,仅2例有…  相似文献   

13.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所致高钠血症41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所致高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脓毒症所致高钠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脓毒症的相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照组采取胃肠道补水的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钠(Na)、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浆渗透压变化,比较其高钠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Na、血浆渗透压、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BP治疗高钠血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优于胃肠道补水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亦红 《山东医药》2009,49(4):52-53
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8例,测定其血清钠含量变化。发现脑出血量〉30ml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出血量〈30ml者(P〈0.05),年龄〉60岁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者(P〈0.01)。认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与病情轻重、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对高龄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减少内环境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离子钙值的变化,研究两者对急性期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2005-01~2010-07的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第1天的hs-CRP值均明显增高,血清钙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s-CRP、血清钙值改变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综合观察hs-CRP值和血清离子钙值的变化对急性期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钠浓度,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BNP的浓度.结果 12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32例,占25.60%;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占41.67%.基底节区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最多,占72.00%.脑血管病痛人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浆BNP水平最高,且血钠浓度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脑钠肽参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理进程,低钠血症能够加重脑血管病病人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发生于脑卒中患者时有极高的病死率。现总结我院 2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 15例 ,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2年来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 180例 ,其中并发高钠血症15例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5岁。脑出血11例 (丘脑出血 3例 ,基底节区出血 8例 ,脑出血量为 35~ 70ml) ,原发性脑室出血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 ,脑梗死 2例(梗死面积大于 1/ 2大脑半球 )。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诊断标准 :血钠大于 145mmol/L。患者入院时血钠浓度全部正常。高钠血症最早发生于病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6.9%,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67.6%)、心律失常(61.8%)、心肌酶谱增高(47.1%)。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预后呈正相关。早期诊断,加强心电监测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55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42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比较3组受试者血sCD14-ST、IL-6、CRP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sCD14-ST与肌酐、ICU治疗期间肾脏替代治疗天数、白细胞计数(WBC)、CRP、IL-6、胆红素等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相关。SIRS、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中的sCD14-ST、IL-6、CRP水平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脓毒症休克患者明显高于SIRS患者。 ICU治疗第1天,sCD14-S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病情的预测价值与IL-6、CRP相当;ICU治疗第3天,sCD14-ST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CRP,与IL-6的预测价值相当;ICU治疗第8天,sCD14-ST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IL-6和CRP。sCD14-ST对预后评估价值显著优于IL-6和CRP。ICU治疗第1天,IL-6和CRP对30d和6个月的病死率具有较准确的预判;ICU治疗第3天,IL-6对30d的病死率具有较准确评估价值;其他时间点IL-6和CRP的预测能力均不理想(治疗第3天和第8天CRP的AUC分别为0.61、0.66;治疗第8天IL-6的AUC为0.65)。结论:血sCD14-ST、IL-6和CRP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的第1周具有较高的预测和预后评估价值。与IL-6、CRP比较,血sCD14-ST水平在ICU治疗第1、3、8天对脓毒症休克的预测和预后评估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张杰  马晋  余其贵 《山东医药》2011,51(21):7-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感染组)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测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第8天感染组以上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炎性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感染组入院24 h内及经抗感染治疗后第8天急性简化生理学评分(SAPSⅡ评分),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感染组患者第1天血清PC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CT指标的灵敏度(85%)和特异度(90%)均较高,PCT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hs-CRP、WBC、N;预后不良组第1天及第8天PCT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第1天PCT明显高于第8天(P均〈0.01);PCT水平与SAPSⅡ评分明显正相关(r=0.404,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可反映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是其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