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静脉性血管瘤CT图像,与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对照分析。结果:CT图像显示,21例静脉性血管瘤位于眼眶前部9例,肌维内8例,肌锥外3例,肌锥内外1例;多数病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显著,6例肿块中有钙化;肿块中扭曲血管状影有6例,肿块边缘不光滑14例,光滑圆形1例;眶骨受压7例。两组病例(21例静脉性血管瘤和55例海绵状血管瘤)在病变部位、钙化和形态边缘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增强CT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海凌  欧陕兴  钱民  林伟光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24-1224
病例资料患儿,女,5岁,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额颞部颅骨肿物9个月余,增大1周,局部无疼痛。无头痛、恶心等。查体:左额颞部扪及一近似水平梭形肿物,大小约4.0cm×2.0cm,界限尚清晰,基底部质硬,与颅骨相连,表面质软,局部有波动感,无红肿,无强迫头位,无破壶音。实验室检查:血钠135mmo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42岁。因头皮“放电样”疼痛4d,大 、小便失禁.四肢无力1d入院。体检:C2-T10节段感觉减弱,L10以下感觉丧失.左上肢肌张力高,肌力2级.余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四肢腱反射减弱.脑膜刺激征阳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12岁。主诉鼻腔通气不畅伴嗅觉减退 1个月。体检 :右侧鼻腔被一暗红色肿物填充 ,表面有溃疡。取活检时出血较多 ,门诊拟诊为鼻息肉。CT检查 :平扫右侧鼻腔内有一软组织肿物影 ,与颅内相通 ,大小为 8 0cm× 4 4cm× 6 2cm大小 ,密度均匀 ,CT值36HU ,右侧筛骨骨质破坏 ,鼻中隔左偏。堵塞右上颌窦口 ,致窦腔内积液 (图 1)。增强检查 :肿物早期周边呈不均匀强化 (图 2 ) ,随时间延迟对比剂渐向内弥散 ,15min后由不均匀强化达明显均匀强化 ,CT值 12 0HU左右 (图 3,4 )。手术及病理所见 :肿瘤位于前颅凹硬膜外及右…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17岁。主诉:间断性头痛6个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疼痛以右前额部为主。无发热、咳嗽、咯痰、鼻塞、咽痛,无意识及精神异常。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当地县医院行头颇CT扫描提示:右额颞叶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6.
囊性血管囊病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道如下。男,57岁。1981年6月27日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于外单位住院治疗。当时,头颅正,侧位片见多个颅骨破坏区。胸部及骨盆片示骨质正常。肝、肾B型超声检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1岁。右鼻涕中反复带血月余,量少,色暗红。专科检查:双侧鼻腔通气良好,各鼻道未见明显积脓及新生物。鼻咽部未见异常。CT示:右侧上颌窦外下壁见一局限性突向腔内的类球形密度增高影,大小约1.8cm×2.6cm×3.5cm,密度均匀,CT值约44HU,其外上方见一结节状高密度影相连,CT值约61HU,窦壁骨质结构完整,余窦腔未见明显异常(图1)。半个月后CT复查示右侧上颌窦结节状高密度影密度减低,余未见明显变化(图2)。CT诊断为右侧上颌窦息肉并出血。术中探查窦内见下壁黄色球形肿物,其后上方可见一出血组织,质脆、易出血。术后病理诊断:右侧上颌…  相似文献   

8.
9.
患者 女 ,5 6岁。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持续性胀痛 ,间断性加重 ,无明显定位及规律性 ,伴视物模糊。左侧肢体乏力 ,运动不灵。头痛发作时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无发热 ,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体检神志清楚 ,GCS 15分。右侧肌力Ⅴ级 ,左侧Ⅳ级 ,余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MRI示 :于右侧鞍内、鞍上及鞍旁可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 ,病变向上突入侧脑室旁 ,右侧侧脑室、三脑室及脑桥受压、变形移位 ,右侧环池增宽 ,左侧侧脑室略扩张积水 ,中线结构左偏。病变大小约 6 .9cm× 4.5cm× 5 .0cm ,边界清楚 ,T1WI呈略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0.
左头臂静脉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血管异常相对少见,而左头臂静脉畸形则更为罕见.现报道我院经CT扫描发现1例异常左头臂静脉。  相似文献   

11.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DSA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 (DVA)的DSA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 8例DVA患者的DSA资料。结果 DVA位于额叶 4例 ,额顶叶 2例 ,小脑半球 1例 ,多发 1例 (位于额、顶、额顶、颞叶 )。共 13支引流静脉 ,其中 5支向表浅引流 ,1支向深部引流 ;多支引流者 1例 ,3支静脉全部向深部引流 ;多发者 1例 ,4支静脉双向引流 (表浅 1支、深部 3支 )。半数病例DSA表现典型 ,其余病例在不同的静脉期期相、投照体位有不同的DSA表现。结论 根据DSA清晰显示DVA及引流静脉数目、引流方向的优越性 ,可将DVA细分为 8个类型。多体位、静脉期连续摄像不致遗漏DVA。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5岁。因电击伤后神智不清9小时入院。于9小时前,不小心被高压电击伤,随即短暂的意识障碍(时间不清)后由家人送我院,并以电烧伤为临床诊断入院。查体:神智模糊,烦躁,右侧面颈部、枕顶部及四肢及体部多处创面,整个创面表皮坏死、脱落、干燥。头部CT检查示:右枕叶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为脑挫伤;右侧枕部及顶部颅内积气、右侧枕顶部软组织部分缺如,颅板变薄,未见骨折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性血管瘤(CVH)的MRI表现.16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0例行MR增强扫描,10例行SWI检查.结果 16例中,发生于小脑半球6例,顶叶4例、额叶2例、颞枕叶2例、枕叶1例,侧脑室旁1例,伴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16例中,MRI平扫显示病灶13例,表现为管状、小圆状低信号;10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水母头"样强化;10例SWI均能清晰显示病灶,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影;结论 MRI结合SWI是诊断CVH的无创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无咳嗽、咳血、咳痰及其它胸部不适等症状。因化脓性胆囊炎术前体验胸透发现“右下肺块影”。查体胸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示右第 8 后肋呈梭形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周围无骨皮质包绕,其内密度不均,残留有少量粗细不规则的骨小梁,病变两端肋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昏迷半小时入院。CT示右颡枕顶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区,其内见多处不规则高密度灶,左顶叶亦见一小片状低密度区,大脑大静脉及矢状窦显示为条状或圆点状高密度影。双侧脑沟消失,第三脑室变小,中线结构稍左移。CT诊断:颅内静脉窦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 女,16岁,发现枕部肿物2年,近半年来肿物明显增大,偶发疼痛,持续数分钟能自行缓解.体检:肿物大小约1.5 cm×1.5 cm,质硬,无压痛.无明显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MRI、CT表现,提高对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 对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静脉性血管瘤患者的MRI、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中,位于眼眶前部1例,肌锥内间隙18例,肌锥外间隙3例,肌锥内外间隙同时受累27例.MRI扫描41例显示为边界清楚但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不均质肿块.6例肿物边界不清.与眼外肌相比,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内部或周边可见血管流空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不被抑制.46例眼球明显向前突出,7例显示眼球受压变形.29例显示病变沿眼球壁生长呈铸形.15例显示眶尖脂肪间隙消失.7例可见肿物向颅内蔓延.14例具有急性突眼病史者显示出血信号,7例可见液.液平面.CT扫描显示为不均匀的较高密度.5例显示单个或多个的静脉石.26例眶骨受压,眼眶扩大.10例显示眶上裂扩大.结论 眼眶静脉性血管瘤在MRI、CT上分别具有其特征性征象.CT对展示骨性结构及钙化有优势,而MRI对肿瘤的内部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的进一步判断更具意义.MRI在定位和定性诊断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46岁.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月余.体检: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Chaddock征阳性,自T7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减退,脊柱T7棘突轻度压痛,Romberg征阳性,直线行走不稳.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4岁。以右侧肢体麻木,活动受限,视物双影,口角麻木,脑内有响声,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就诊。体检:神清、语明,双眼水平眼颤,吞咽呛咳,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Ⅲ级。经保守治疗,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为主的治疗,2~3个月后症状减轻,病情好转。治疗前后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