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在规则抗结核治疗下将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尿激酶组21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20万U,地塞米松5mg;对照组21例注入异烟肼0.1g,地塞米松5mg。结果尿激酶组21例中,71.96%达到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3.81%胸腔积液未能完全消失,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激酶组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28.57%,对照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61.9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则抗结核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利于胸腔积液吸收,降低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32例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胸膜肥厚的发生与发病年龄,就诊时间,胸水细胞数与蛋白含量,抗结核治疗,胸穿抽液是否及时及胸腔是否注入尿激酶有关。与胸水量,激素应用时间长短无关。结论:积极抗结核治疗,积极胸穿抽液,短期使用激素,胸腔注入尿激酶,是降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后,不注入尿激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可防止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 ]明确尿激酶在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作用 .[病例报告 ]在行规则化学疗法的同时 ,每日往 2 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5万单位 .[讨论 ]规则化学疗法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可增加引流量 ,减轻胸膜增厚  相似文献   

5.
全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不及时治疗、治疗不妥当易并发胸膜肥厚、粘连等并发症。我院在抗痨治疗的 5项原则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型胸膜炎 ,效果满意。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确诊的结核性、渗出型胸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尿激酶胸腔注射组(治疗组 ) 36例 ,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 1 7~ 6 9岁 ,平均 30岁。病程 2个月 ,大量积液 1 5例 ,中等量积液 2 1例。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1 9~ 6 5岁 ,平均 32岁 ,病程少于 2个月。大量积液 6…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 方法 将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护肝、支持、抽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引流积液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首剂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隔天再引流并给予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 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王萍  王金霞 《右江医学》2006,34(3):265-2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并注射尿激酶治疗多房分隔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多房分隔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尿激酶组各30例,常规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组行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并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果尿激酶组治疗4周后胸膜肥厚度及胸廓变形、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并注射尿激酶治疗多房分隔型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组常规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 生理盐水20mL.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胸膜肥厚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观察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分别在引流前后检测胸腔积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并检测胸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无明显变化,Ⅲ型前胶原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胸膜粘连发生率和胸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减少胸膜粘连并减轻胸膜肥厚,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姬宝军 《当代医学》2009,15(25):139-140
目的评价纤溶酶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10HEE及胸穿抽液或胸腔内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观察组静滴纤溶酶7d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d,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疗程结束时胸膜肥厚情况;观察纤溶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胸膜肥厚率5%,对照组胸膜肥厚率2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的不良反应:1例皮疹。结论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减少胸膜肥厚,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抽取胸腔积液、抗结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胸腔注入尿激酶(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0万U尿激酶),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引流总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胸膜厚度;同时根据超声或胸部X线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胸膜肥厚程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33/35)比74.29%(26/35)](P<0.05)。观察组的胸腔积液引流总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胸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3 316.5±286.7)mL比(2 234.3±235.8)mL、(8.6±2.4)d比(14.9±4.6)d、(0.56±0.13)cm比(0.81±0.21)cm](P<0.05);两组患者胸膜肥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膜粘连发生率为11.43%(4/35),低于对照组的31.43%(11/35)(P<0.05)。结论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独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症状改善早,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注药组(20例)和非注药(16例),注药组每次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U,其它治疗相同。结果两组比较,注药组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快,胸膜肥厚黏连机会减少。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有效降低胸膜黏连、肥厚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袁冶  聂琦  陶立轩 《中外医疗》2009,28(20):94-94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56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5万U。结果注药后容易抽出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明显减轻,患者胸闷喘气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胸膜厚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对 7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患者 ,采取了抗结核等常规治疗加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 ,以探讨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作用 ,尤其是对该病所致的胸膜肥厚和粘连包裹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5 2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其中治疗组男 4 6例 ,女 30例 ,年龄 17~ 5 5岁 ,平均年龄 33岁 ;对照组男 4 4例 ,女 32例 ,年龄 16~ 5 3岁 ,平均年龄 32岁。两组年龄、性别作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经胸片、结核菌素试验、胸水抗结核抗体…  相似文献   

15.
肺癌伴胸腔积液60例胸膜活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我院 1993-1998年 60例肺癌伴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膜活检的资料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 44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为 2 75∶1。年龄 2 4~87岁 ,平均年龄 5 3 5岁。单纯肺癌伴胸腔积液或其它部位转移者 48例 ( 80 % ) ,肺癌合并其它肺部疾病者 12例 ( 2 0 % )。胸膜活检针采用改良的Abram胸膜活检针 ,体位采取直立坐位 ,病情严重者可采用半卧位。除部分包裹性积液、少量胸腔积液由B超定位穿刺外 ,其余病例穿刺点选择按常规 ,操作步骤也按正规程序进行。2 结果2 .1 实验室检查结果  胸腔积液根据X线或B超…  相似文献   

16.
胸膜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凝固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膜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凝固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对46例结核性胸膜炎凝固性胸腔积液引流后注入尿激酶10-20万单位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46例,治愈3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结论:胸膜腔注入尿激酶可有效溶解纤维素,减少胸腔分隔、粘连及多房的形成,预防或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是治疗结核性凝固性胸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2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上升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随之上升。因其易局限而形成包裹或分隔引起胸膜增厚、粘连及纤维化 ,影响肺功能 ,愈后差。我们采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我院共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 4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2 6例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14~5 0岁 ,平均年龄 36 7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1例 ,女9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年龄 38 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下列标准 :①病史、症状、体征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4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4HRE治疗基础上,抽尽胸液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并抽尽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组有效率95.56%,治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8.99%,治愈率33.33%。结论:尿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防止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对3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35例不进行胸腔内注药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38例中,胸膜肥厚发生率为15.7%,对照组35例中,胸膜肥厚发生率为85.7%.结论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防止胸膜肥厚,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窦怀宝 《右江医学》2002,30(5):449-449
胸膜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适用于诊断不明的老年人渗出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价值较大 ,操作技术简便、安全 ,费用低。自 1992后以来 ,我院对老年人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2 6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年龄 6 0~ 72岁 ,平均 6 4岁。全部病例经胸腔穿刺术、胸水常规检查示渗出性胸腔积液 ,胸水病原学检查 ,找抗酸杆菌、肿瘤细胞 1次以上阴性后行胸膜活检。2 .活检方法全部病例术前行B超胸水定位 ,测出凝血时间正常。胸膜活检时患者取坐位 ,选B超胸水定位点为穿刺点 ,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