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脉造影诊断静脉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四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股动脉瘤占周围动脉瘤的首位[1],但因吸毒所致者少见。笔者报告4例因静脉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形成的动脉造影表现。4例均为男性(表1),有1~3年吸食毒品史和6~12个月静脉注射毒品(海洛因)史。近20天在未消毒情况下于腹股沟区自行用医用5ml塑料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后,在注射区出现瘤性包块,渐增大,并有发热(体温38.2~39.5℃)、白细胞增高[(9.7~52.2)×109/L]、患肢肿痛而入院。造影方法:用Seldinger法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达患侧髂外动脉,采用60%或76%泛影葡胺20…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病例1,男,31岁。10余天前经腹股沟区血管内注射毒品后出现局部血肿,无明显疼痛不适,血肿逐渐增大至鹌鹑蛋大小,自行穿刺放血数次,每次少量,血肿表面出现破溃,两小时前发现明显破口出血,自行压迫止血后效果不明显,随即120急救就医入院。入院后加压固定止血后不再出血。患者自诉有吸毒史两年。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3年~1997年,抢救了急性海洛因中毒15例,中毒症状均迅速得到缓解,无1例死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0~35岁(平均25岁)。14例既往有吸毒史,并成瘾在1年以上。最长的约6年,均以静脉注射发生中毒,其中9例是在停止用药1周以上后再第1次注射约0.33g发生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兵团2008-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作的开展,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各VCT门诊上报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等信息下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兵团2008 2015年接受咨询检测服务者共166951人次,阳性检出率为0.13%(224/166951);第八师求询者HIV检测人次数最多,为53478例,占32.03%(53478/166951),阳性检出率也最高,为0.26%(138/53478).求询数呈现上升趋势;求询者中有过注射吸毒史的人阳性率最高,为5.39%(22/408),其次是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和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为1.58%(33/2087)、1.56%(26/1666).结论:兵团自愿咨询检测点HIV初筛阳性率较高,且求询者以有过注射吸毒史、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居多,今后应加强此类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兵团2008-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作的开展,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各VCT门诊上报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等信息下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兵团2008-2015年接受咨询检测服务者共166951人次,阳性检出率为0.13%(224/166951);第八师求询者HIV检测人次数最多,为53478例,占32.03%(53478/166951),阳性检出率也最高,为0.26%(138/53478).求询数呈现上升趋势;求询者中有过注射吸毒史的人阳性率最高,为5.39%(22/408),其次是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和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为1.58%(33/2087)、1.56%(26/1666).结论 兵团自愿咨询检测点HIV初筛阳性率较高,且求询者以有过注射吸毒史、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居多,今后应加强此类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收治因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 3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2 5、32、35岁。有吸毒史 5~ 6年。临床表现均为腹股沟搏动性包块 ,疼痛、发热 ,体温 38 5~ 4 0℃ ,局部皮肤红肿、压痛。伴下肢肿胀 1例 ;误诊为脓肿 ,行切开引流 1例 ,伤口可见脓血性液体流出。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5 6~ 2 1 4 )× 10 9/L ,中性 0 9~ 0 92 ,血红蛋白 80~ 95g/L。CT扫描 2例 ,示腹股沟区软组织块影中心密度较低 ,增强后中央低密度区被造影剂充填。1 2…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中毒合并颅脑损伤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洛因中毒合并颅脑损伤 ,临床上较罕见 ,目前尚未见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我院自 1995年 8月至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此类患者 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均有吸毒史 ,吸毒时间为 0 .5~ 1.0年。 8例均为静脉注射海洛因超过既往量 (每次注射量 10 0~ 90 0mg)致中毒。中毒后摔伤 6例 ,交通伤 2例。患者入院时均昏迷 ,伴有不同程度呼吸抑制、紫绀、四肢冰冷 ;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者 3例 ,双侧瞳孔不等大且对光反射弱者 4例 ,双侧瞳孔散大者 1例 ;8例均有头皮裂口或血肿 ;GCS评分 :3分 2例 ,5分 3例 ,7分2例 …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我科用高压氧 (HBO )治疗海洛因中毒患者两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 :例 1:患者男性 ,2 4岁。2 0 0 1年 3月 5日被发现昏迷于轿车内 ,昏迷时间不详。患者身旁有吸毒用具一次性针筒和遗留“白粉”。家属告之患者原有吸毒史 ,从戒毒所返回 ,已戒毒3个月 ,本次又突然单独外出吸毒。急诊行 HBO治疗。入舱前查体 :面色青紫 ,神志不清 ,压眶反射存在。呼吸 2 0次/ min,心率 10 0次 / min,血压 14 0 / 80 m m Hg,呼吸表浅 ,心律齐 ,两肺无哄罗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0 .15 cm,光反应迟钝。四肢腱反射存在 ,巴彬氏征阴性。HBO…  相似文献   

9.
长期经血管注射吸毒成隐者,因反复注射损伤和毒品作用,多伴发全身浅静脉炎、血管硬化细小甚至闭塞.最后患者被迫行腹股沟处血管注射,如反复多次穿刺股动脉则可致其损伤,以至形成假性动脉瘤.我院骨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该类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新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70例传播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向华  王俊升 《人民军医》1997,40(5):278-278
丙型肝炎(丙肝)可经输血、静脉吸毒、单采浆还输红细胞等途径传播,但在不同地区起主导作用的传播因素不尽相同。另外,尚有部分患者感染途径不明。我们对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及山西医学院附属~院1992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丙肝7Q例的感染途径进行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70例中,男24例,女46例;年龄21~70岁。黄痕型34例,无黄疽36例。主动到医院就诊门例,因其它疾病住院时常规化验肝功发现9例(抗一HCV阳性,但无肝炎症状)。且.2调查项目患者职业、年龄以及发病前1年内可疑不洁饮食史,接受输血或血制品史、手术史、注射…  相似文献   

11.
静脉吸毒致股血管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吸毒可造成四肢表浅静脉破坏,若注射毒品时无严格消毒,尤其是静脉药物滥用者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NK细胞功能的损伤导致疾病进展的加速。因此注射部位组织更易感染而加快加重血管损伤,自1995年5月~1999年6月,我科收治6例静脉吸毒引起腹股沟部感染致股A和股深V损伤者,由于静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中HIV和HCV合并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HIV和HCV合并感染的情况及其特点.方法 连续采集2007年6月11日-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血样1 000份,用ELISA法进行HIV和HCV检测.筛查、复检和确认实验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按相应技术规范判定结果.填写"吸毒者监测登记表",以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000名吸毒人员中HI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26.3%和72.3%,HIV/HCV合并感染率为25.5%.有96.9%的HIV感染者同时感染HCV.静脉吸毒者HIV、HCV感染率及HIV/HCV合并感染率均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者.在所调查的人群中,维吾尔族吸毒者HIV、HCV及HIV/HCV合并感染率高于其他民族的吸毒者.结论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率高,尤其是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
200例海洛因躯体依赖患者的血清,用第二代抗-HCV ELISA进行了检测,抗-HCV阳性率为14.5%。其中以非注射方式吸毒者147例,抗-HCV阳性4例,占2.72%;而以注射方式吸毒者53例,抗-HCV阳性25例,占47.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HCV阳性率与吸毒时间长短成正比,与吸毒剂量成反比。抗-HCV阳性29例中ALT上升者15例,占51.72%。  相似文献   

14.
病例 患者 2 5岁 ,未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 2 2d ,腹痛进行性加重 6d ,头昏、心慌 15h入院。末次月经 1996- 10 - 0 8,阴道流血淋漓不尽 ,6d前出现下腹疼痛 ,在当地戒毒所 (发病前正在戒毒中 )行止血、解痉及抗感染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后缓解 ;15h前腹痛加剧为全腹剧痛 ,并出现头昏、心慌和面色苍白 ,即急送我院。患者既往嗜烟并有 3年吸毒史 ,吸毒方式为烫吸和静脉注射混合型 ,且有 1次静脉注射海洛因过敏史 ,以吸食海洛因为主。患者 5年前开始有性生活 ,近 3年有性乱史。未避孕 ,有 3次人流史。体查 :BP 10 / 6kPa,HR12 0次…  相似文献   

15.
氯胺酮是K粉等新型毒品的主要成分.长期滥用可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etamine-related cystitis,KC)于2007年由Shanhani等[1]首次报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可伴盆腔区和(或)会阴部的疼痛.由于部分患者刻意隐瞒吸毒史,且常合并症状相似的尿道感染性疾病、前列腺疾病或性病,以及对本病认识不足等情况,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K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并发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对196例HIV感染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统计并发肺结核发生率、首发症状、发病距确诊HIV感染时间、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包括是否有结核家族史、结核接触史,是否抗HIV治疗,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吸毒及方式,是否为同性恋,居住环境是否通风,有无卡介苗接种史,是否劳累、贫困,是否经常体育锻炼等.结果 196例中,188例成功随访,随访期间并发肺结核38例(20.2%),发病距初诊HIV感染时间为3~26个月;发生于HIV感染急性期4例,无症状期12例,艾滋病期22例.首发症状以发热(47.4%)、咳嗽(31.6%)、咯血(10.5%)为主.结核接触史、吸烟、饮酒、吸毒、劳累、贫困是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而抗HIV治疗、居住环境通风、卡介苗接种史是并发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并发肺结核的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好发于艾滋病期,结核接触史、吸烟、饮酒、吸毒、劳累、贫困是HIV感染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我部自 1 997年 6月~ 1 999年 3月共收治1 4 9例斑秃患者中 ,男 1 4 2例 ,女 7例 ,年龄在 1 6~ 4 5岁之间。病程最短者 7d ,最长者 2a。2 治疗方法 用碘酊和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阿是穴 (病灶区 ) ,用 5ml注射器吸取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0 2mg,2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2ml,分点注射病灶皮下 0 2~ 0 .5ml,注射量根据面积大小而定 ,注射后用干棉球压迫针眼片刻即可。注意事项 :( 1 )针具使用前严格消毒 ,防止通过血液传染各种疾病。 ( 2 )用药量要合理。 ( 3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冠状动脉病慎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数学模型计算和比较放射免疫治疗中单次大剂量注射和小剂量快速分割注射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放射性标记的靶分子的生物学分布分 3个区进行描述。肿瘤区代表一种动态系统 ,它描述治疗后肿瘤的增长或消退情况 ;放射标记物质由源区 (指血浆和血管外能迅速到达的器官 )管理 ,它负责与其它分区的交换 ;正常组织区既可以吸收放射性标记的分子 ,也可以把它们释放到血清中。三个区的动力学过程用微分方程描述 ,放射性活度随时间的变化用尤拉数值方法得出。单次治疗 ,一次注射 1 3 1  I8.2 5GBq;分次治疗 ,8.6 1GBq分 11次注射 ,每…  相似文献   

19.
患儿 女,1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双眼不能睁眼,双下睑有青蓝色肿块1年就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足月顺产,母亲孕期有口服感冒药史及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史,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全身体检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7岁。因吸毒4年,戒毒5天,阵发性四肢抽搐5小时入院。 病史:患者缘于4年前开始吸毒,主要毒品为海洛因粉,先为静脉注射,后改为吸入,多次自行戒毒及1次戒毒所戒毒均未成功。5天前开始再次自行戒毒,逐渐出现厌食,进食量少,并间断出现哈欠、流涕、焦虑不安、四肢颤抖、周身蚁爬感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