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缺血发病急,病死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64层以上多层CT由于快速、亚毫米薄层扫描和精细的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肠系膜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评估肠壁及肠系膜形态和血流灌注异常,快速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肠梗死及其病因,而成为临床怀疑肠缺血最有价值的一线检查方法.急性肠缺血病因病理、缺血程度和发病部位不同,以及有无肠壁出血或感染,其CT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就各种原因的急性肠缺血不同阶段的多层CT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郭荣利  王涛  黄崑  梁松年  赵一 《山东医药》2010,50(15):87-8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肠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肠缺血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1周CDFI和DSA检查结果,并以后者为金标准判定前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肠缺血的准确率。结果本组术前CDFI与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肠缺血的准确率为90%。结论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性肠缺血准确率高,且具有无创、应用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岳勇  靳大勇 《山东医药》2002,42(7):62-63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多以急腹症就诊 ,诊断及时或延迟、治疗方式合理与否 ,其预后有天壤之别。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介绍。1 病因肠系膜血管缺血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无搏动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的病因有 :1心血管疾病 :此为肠系膜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房纤颤的左心房血栓 ,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及人工瓣膜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脱落。 2血管造影后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3创伤与手术 :创伤可造成内脏血管的损伤 ,附壁胆固醇栓子游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就诊且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2例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病患,组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患者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42例病患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腹主动脉瘤6例、肝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5例、脾动脉瘤7例、肠系膜动脉栓塞5例、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髂动脉瘤合并出血5例,恶性肿瘤侵犯血管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漏诊1例肾动脉瘤、1例脾动脉瘤、1例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其余均与病理结果相符,即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其CT影像学表现均存在差异:腹主动脉瘤呈不规则扩张,管壁增厚,注射造影剂后血管呈梭形扩张;肝动脉瘤接近肝实质可见多发囊性密度影,病变多呈囊状;肾动脉瘤多呈囊状或呈梭形膨大;脾动脉瘤见脾动脉局部膨大呈球状;肠系膜动脉栓塞影像学见肠系膜上动脉或分支中断,呈半月征、充盈亏损及肠壁强化减弱;急性门静脉炎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CT影像见肠系膜静脉梗死伴广泛性小肠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水肿;髂动脉瘤合并出血见髂总动脉管腔呈囊状,腹膜后间隙见不规则高密度阴影;恶性肿瘤侵犯血管动脉边界对比剂渗漏呈现云絮状,瘤体与周边组织无明显分界,可见肠扭转、肠套叠及血管扭转影像。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同时可见不同影像学表现,可为血源性急腹症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除中枢血管和冠状动脉之外的全身其他主要血管,由于狭窄和前向血流减少或中断导致的缺血性疾病,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因此,也可以说,PAD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中的一种常见类型。PAD多发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其他ASCVD。全球范围内,PAD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0%~20%[1]。近10年,PAD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或预后差.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动脉源性或心脏性栓塞,最终导致脑灌注不足及梗死.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显著降低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也逐渐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和因此而产生的继发性血栓,常可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此外,在狭窄的基础上也可发生栓塞。狭窄或栓塞多发生于动脉分叉处,因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本文着重讨论老年人常见的腹主动脉瘤、肠系膜血管堵塞及下肢缺血性病变,并概述其外科治疗指征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1 头臂动脉成形术 头臂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在我国以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纤维肌性增生较为少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巨细胞性动脉炎及放疗后纤维化等更为少见。病变多侵犯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口部、颈动脉分叉部或起始部,一般为单发或多发局限或节段性病变,弥漫性狭窄少见。总的来说,具有临床症状的头臂动脉中重度狭窄均宜施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主要适应症:①狭窄局限光滑,无溃疡,无新鲜血栓,无钙化;②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中的部分病例,即狭窄度>80%,但完全闭塞者不适合PTA;③椎动脉口以远的锁骨下动脉狭窄;④椎动脉口部的光滑狭窄,椎基底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入院后确诊11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6例,螺旋CT 9例,血管造影5例.其余15例因血性腹水探查术中确诊.全身抗凝治疗4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完全恢复5例,小肠部分切除8例,小肠大部及右半结肠切除7例,2次探查术2例.术后6mo内死亡6例.结论:超声可作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患者的初步检查,发现血性腹水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术.早期诊断与治疗使降低肠系膜血管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动脉钙化及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的1 193例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3组。脑动脉钙化从颈内动脉海绵状部分进行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主要来源于256排脑CT血管造影对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程度的总和。结果 1 193例病人中颅内动脉钙化974例(81.6%),进展性颅内动脉钙化339例(28.4%),进展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368例(30.8%)。随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脑动脉粥样钙化的患病率及进展性脑动脉钙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呈增加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进展性脑动脉钙化[OR=1.45,95%CI(1.02,2.05),P=0.03]和进展性脑动脉粥样硬化[OR=1.42,95%CI(1.01,1.99),P=0.0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多排螺旋CT造影(CTA)对113例疑诊为腹部血管源性腹痛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动脉管腔有无斑块、夹层、血栓等,观察动静脉管腔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测量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观察远段血流频谱特征;利用软件SPSS13.0计算CDF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CT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评价CDFI诊断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结果经CTA检查确诊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阳性患者为24例、阴性89例;CDFI检查阳性23例、阴性90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13例,血栓栓塞5例,孤立性夹层并血栓3例,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2例,漏诊远段血栓栓塞5例,远段孤立性夹层3例,误诊SMA狭窄4例,远段血栓栓塞3例;CDF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2.13%,Kappa值为0.597(95%CI:0.413~0.781)。结论 CDFI检查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病变的部位、程度、有无血栓和夹层,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肠系膜血管源性腹痛的诊断及病因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8例,进行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头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D检查异常26例,共67支血管病变,血管影像(MRA/CTA/DSA)检查107支血管病变。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55.14%,特异性97.91%。诊断椎动脉狭窄敏感性88.89%,特异性97.63%;诊断基底动脉狭窄敏感性46.43%,特异性94.29%;诊断大脑后动脉狭窄敏感性41.51%,特异性100%。结论 TCD检测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特异性高,敏感性一般。TCD可以作为初步筛查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有助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肠系膜血管病变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7例肠系膜血管病变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栓塞18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肠系膜下动脉血管栓塞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狭窄4例,肠系膜下静脉血栓形成1例。18例患者肠镜均见结肠黏膜充血、肿胀、溃疡形成。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患者21例;经血管介入治疗13例;外科手术治疗3例;1例患者因肠穿孔后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改善。结论肠系膜血管病变致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合并伴有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肝硬化、胰腺病史的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影像及血管重建技术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合理抗凝及血管介入治疗尤为重要,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组共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 0 .8岁。检查部位包括冠状动脉 6例 ,胸主动脉 8例 ,腹主动脉 6例 ,颈动脉 2例 ,髂动脉 2例。采用多层螺旋CT机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 1~ 3mm ,间隔 1mm ,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 ,用量 80~ 12 0mL ,注射速度为 3~ 4mL s。延迟时间为 16~ 2 5s。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法显示、容积漫游成像、血管腔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CT所见 :血管壁钙化2 4例 78处 ,表现为血管壁点状或条片状高密度影 ;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10~ 99分共 4例 ,≥ 10 0分 2例 ;CT血管造影成像见血管狭窄 2 1例 ,表现为血管腔内径变窄 ,狭窄的范围可长可短 ,亦有多处狭窄的 ;血管仿真内窥镜显示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 2 4例 ,其中 15例 4 8处可见硬化斑块。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性变和增生 ,导致动脉失去弹性 ,管壁增厚、变硬、钙化 ,管腔狭窄变小 ;常累及心脏、脑、肾及四肢动脉。本组资料表明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 ,以及有丰富且先进的后处理软件 ;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进一步提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存在 ,协助诊断冠心病。CT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血管腔狭窄 ,且动脉壁的钙化与管腔狭窄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规头颅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 行头颈部CT动脉造影(含常规头颅CT平扫,CTA)的病例110例,按照目测和软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将斑块分为4级,选取能成功进行Agatston钙化评分的3、4级斑块并能进行CT动脉造影狭窄分析(AVA)的病例26例,记录斑块的Agatston钙化评分值;采用AVA软件分析该斑块的血管狭窄程度及相应的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ASCET)标准分级.结果 26例中,轻度狭窄18例,Agatston钙化评分值2.69±1.01;中度狭窄5例,Agatston 钙化评分值5.25±0.88;重度狭窄及闭塞3例,Agatston钙化评分值6.80±0.30.中、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的血管斑块Agatston钙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与斑块的Agaston钙化评分正相关(r=0.938,P<0.05).结论 常规头颅CT平扫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Agatston评分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有筛检作用,血管斑块Agatston钙化评分值5.25以上患者应进一步行CTA检查.  相似文献   

20.
多排螺旋 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冠心病无创诊断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伴随着64 排螺旋CT的普及,其在成像和诊断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有明显钙化血管段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影像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从而明确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及CTA评估钙化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