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近年来,"实时液体活检"逐渐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等活动中,其基本思想是运用血液、尿液、胸腹水、脑脊液等样本来替代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测。液体活检具有非侵入、动态、可重复、风险低等特点,可用于观察肿瘤进展、治疗效果(包括复发后治疗)及评估肿瘤转移风险和"提示肿瘤大小",显示出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多采用骨髓穿刺涂片、血尿M蛋白等,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无法动态监测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文就液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这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组织活检是目前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肿瘤基因分型的一种方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疾病的进展,组织活检对肿瘤的进展、预后、治疗和基因分型的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更优化的检测方法。基于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液体活检对基因突变的筛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持续动态观测肿瘤的进展。利用ct DNA的检测能准确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有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还能准确判断肿瘤的进展、预后及协助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显著延长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亚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频率远高于白种人,将更加受益于EGFR-TKI药物。然而,分子靶向药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耐药。这些最初受益于EGFR-TKI药物的患者,其肿瘤最终都将再次发生进展,并且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开始用药后1年左右。由于EGFR-TKI的继发耐药,目前已相继出现了3代EGFR-TKI药物。在众多耐药机制中最受关注的耐药突变就是EGFR T790M和C797S点突变。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必须对使用EGFR-TKI药物的患者进行继发耐药动态监测。组织活检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组织活检由于存在操作风险较高、组织样本获得困难、无法实时检测及肿瘤异质性等问题,无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动态监测。液体活检是一种方便、快捷、具有较高可靠性、新兴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其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 DNA)及肿瘤释放出的外泌体,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筛查、疗效和预后评估以及耐药监测等。文章综述了EGFR-TKI药物及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液体活检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继发耐药中的应用进行简评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周韵斓  沈立松 《检验医学》2023,(9):807-811+806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液体活检具有快捷、无创、可重复等传统组织活检不具备的优点,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诊疗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简述液体活检在肺癌筛查、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以及耐药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液体活检技术面临的挑战:需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参考区间,增加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推动其实现临床转化,进行简评。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而约60%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高。因此,临床亟需可用于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个体化治疗监测、预后评估及耐药监测等方面的新兴肿瘤标志物。相较于传统的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因其无创、样本易获得、重复性高、可反映肿瘤的整体状态等优势,能够实现对肿瘤实时监测,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液体活检在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一种侵袭性淋巴瘤,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其疗效及预后。本文通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发现循环肿瘤DNA(ct DNA)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能动态反映淋巴瘤信息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DLBCL细胞中的ct DNA可以通过二代测序结合PCR技术获取,从而进行基因标记,淋巴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淋巴瘤体细胞突变的d PCR及异常甲基化检测;ct DNA与DLBCL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息息相关,可以应用于DLBCL的早期检测、中期监测、预后监测等方面,使得ct DNA在DLBCL的使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肺癌为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分子靶向治疗应以必要的基因检测为指导。传统的穿刺或组织活检技术依赖的基因检测,风险大,不宜反复进行。而液体活检以外周血、唾液等为样本,进行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核苷酸(ct DNA)检测,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均化异质性、实时判断疗效等优势,在肺癌的诊断与分期、疗效与预后预测、转移与复发风险评估、肿瘤异质性与耐药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CTC与ct DNA技术的优缺点、互补性以及目前的局限性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新型肿瘤标志物研发领域异军突起,新型检测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肿瘤液体活检是通过各种技术检测肿瘤释放到体液,尤其是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肿瘤游离DNA以及外泌体等物质,实现肿瘤精准诊疗。因具备微创性、能够克服肿瘤异质性、便于实时动态监测等优势,液体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等方面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基础研究、检测技术、质控规范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也对肿瘤液体活检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液态活检是基于人体血液、尿液、胸腹水等体液的一类非侵入性病理检测方法,其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外泌体等物质,其中的信息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动态监测、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近年来,随着液态活检研究内容的深入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液态活检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综述近年来液态活检的主要研究内容、检测技术以及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肺癌患者提供更佳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游离在循环体液中的肿瘤细胞;CTC检测避免了侵入性组织活检的局限性,取材便捷、无创,在动态反映肿瘤状态、疗效监测与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TC计数是评估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CTC携带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与核酸分析的转化研究,将有助于提高CTC的捕获效率与诊断性能。虽然CTC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其在肿瘤诊疗上的潜力不容小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液体活体检查(液体活检)能够非侵入性地反映体内肿瘤状态,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根据肿瘤相关物质的类型,液体活检涵盖了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细胞外囊泡(EVs)和循环肿瘤RNA(ctRNA)等检测靶标。目前,已有多项液体活检产品获准进入临床,更有许多转化研究蓬勃开展。尽管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但是液体活检作为应用前景广阔的检测新技术,将成为临床迫切需求并值得信赖的诊断工具,为肿瘤检测带来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检及基于肿瘤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是目前进行肿瘤诊断和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基石。组织活检因其有创性、高风险性、难以重复性及异质性,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液体活检则是组织活检有效的补充,它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检测方法,可通过分析个体化的基因表达谱,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检测成本。目前液体活检方法如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血小板RNA等用于肿瘤检测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肺癌新标志--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利用它作肺癌新的特异性标记物来探讨其在肺癌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现就TUM2-PK在肺癌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肿瘤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 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核酸等肿瘤标志物对肿瘤进行实时无创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超声辅助肿瘤液体活检可以利用超声空化效应和热效应, 促进肿瘤标志物入血, 从而有效提高肿瘤液体活检敏感性与特异性。笔者将就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肿瘤液体活检中应用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组织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性,其中pH调节异常是肿瘤微环境的特殊标志之一.实体肿瘤的酸性微环境在其发展、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能够定性定量检测肿瘤细胞外环境pH值对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发生发展以及监测临床应用抗癌药物疗效的意义重大.MRI可无创在体、实时动态及定量对肿瘤酸性微环境进行成像检...  相似文献   

16.
<正>恶性肿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液体活检能够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复发转移、个体化治疗和疗效评估等方面[1]。液体活检用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有: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亟需新型有效的液体活检标志物以补充现有血液学诊疗指标的不足,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循环circRNA是液体活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的形成和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循环circRNA可作为肺癌诊断、疗效监测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是肿瘤液体活检领域的理想候...  相似文献   

18.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肿瘤标志物由肿瘤组织或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产生,能够反映和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判断肿瘤的预后和复发。肿瘤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意义。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有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蛋白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液体活检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文章对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1):199-20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全球前列,由于其起病与进展的隐匿性,被发现时患者已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国内外课题组致力于NSCLC早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精准化治疗方法学的探寻,以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存活时间。液体活检即通过血液、尿液或唾液等进行疾病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具有微创性、高敏感性、可重复性等优势。该手段有助于癌症基因图谱的全面反映,极大克服了病灶组织学活检在时空上的异质性,对耐药靶点的发现、新药疗效预测及临床用药方案的调整意义深远。本文就液体活检中的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检测在NSCLC早期诊断及监测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该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开拓。  相似文献   

20.
液体活检是一种利用人体体液获取疾病信息的技术,可实现对肿瘤的动态监测,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肿瘤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对外周血中肿瘤相关的循环核酸、细胞外囊泡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该文主要对循环肿瘤DNA、细胞外囊泡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