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0例。试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护理后,试验组的焦虑评分指标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Ⅰ期院内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运动处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1月~4月于我科住院的CHD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73例,接受常规Ⅰ期院内康复治疗)和联合干预组(71例,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疗程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抑郁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的运动处方依从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联合干预组治疗后HADS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0.02)。与常规康复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治疗后HADS焦虑评分[(8.88±3.56)分比(7.42±3.01)分],HADS抑郁评分[(7.68±3.54)分比(6.37±3.19)分]均显著降低,而运动处方完全依从率(17.80%比35.21%)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Ⅰ期院内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其运动处方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3)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当中,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标准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医嘱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随访干预观察6个月并进行评价指标判定。结果 (1)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心理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干预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自救知识掌握及危险因素防范率分别为96.9%、98.5%和9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64.0%和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控制体质量率分别为98.5%、97.7%和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0%、64.0%和58.0%),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依从、运动依从、饮食依从及情绪可控率分别为99.2%、96.9%、94.6%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44.0%、52.0%和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再住院率(6.9%)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显著性(P<0.01)。(3)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HD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情绪可控率,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对护士的满意率,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医嘱依从性的提高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药物和功能训练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年,试验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理状态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我院74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抑郁、焦虑评估及用药与自我血压检测的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自我血压监测和持续用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病人治疗依从性,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治疗效果,临床可扩展运用。 相似文献
8.
王晓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未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与实验组(53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血压达标率、依从性量表(Morisky)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与个体血压控制效果,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特定护理干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和生理健康得分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玉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9):146-14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自尊评分;观察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心理情况: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躯体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精力、人际关系和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加强在用药、心理疏导以及患者的家属等方面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情焦虑,增强患者的自尊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配偶激励式心理干预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配偶激励式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配偶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所行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促使治疗效果的提高,应当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明露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2,(1):233-234
目的:探讨分层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肺癌并T2DM分为常规组和分层组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分层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B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伴有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学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44例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者占47.2%,在SCL-90调查中显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项与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药物)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分(P<0.01)、明显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院后因症状复发再次就诊次数(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药物)抗抑郁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4)
目的探究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及康复知识掌握率的影响。方法于我院心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份入院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2例,将其随机予以划分,对于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于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康复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和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更高。结论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和康复知识掌握率,对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有利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1次,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状态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6)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水平与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病例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基于其予以综合干预,比较2组疾病防治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达标率96.23%、依从性良好率75.47%,高于对照组71.70%、39.62%(P0.05);观察组SA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增加其疾病防治知识,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缓解心绞痛情况,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以及血脂指标、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因子中,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疾病知识、急救、情绪认知、症状、不良嗜好得分都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比对照组低,护理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G、TC、LDL-C三项血脂指标水平以及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两项血糖指标水平都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不良心态,同时优化血脂和血糖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