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应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死亡风险模型,为AML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5a生存情况为结果变量,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建立死亡风险模型。结果 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60岁、体能状态评分高、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放弃治疗、诱导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4周失败及姑息治疗增加5a死亡风险,确诊时血红蛋白>80g/L是预后的保护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年龄(RR=1.872)、体能状态评分(RR=1.269)、确诊时血红蛋白(RR=0.58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RR=1.838)和治疗方案(RR=1.65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死亡风险模型:h(t,X)/h0(t)=Exp(0.627年龄+0.238体能状态评分-0.536血红蛋白+0.609白细胞计数+0.501治疗方案);此模型预测死亡的AUC为0.867,大于年龄(0.725)、血红蛋白(0.698)、体能状态评分(0.682)、白细胞计数(0.634)和治疗方案(0.587)。结论 以年龄、血红蛋白、体能状态评分、白细胞计数和治疗方案建立的死亡风险模型可为AML预后提供中等强度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秘营昌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9,32(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因此,不能单纯靠细胞形态学诊断,需要借助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即MICM诊断).AML的MICM诊断可以使预后判断更为准确,也有助于发现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措施.AML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位年龄在65~70岁左右,30岁以下人群AML发病率不到1/10万,60岁时发病率为5/10万,至80岁时可超20/10万.多数学者主张以60岁为界划分老年AML,因此,老年AML是AML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AML的5O%以上. 相似文献
4.
5.
秘营昌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9,(2):97-99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AML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AML的50%以上。老年AML与年轻患者存在明显不同,具有独自的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与不良预后有关。老年AML的治疗主要包括:①支持治疗;②传统的强烈化疗;③低剂量诱导化疗(如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④非骨髓抑制性药物;⑤临床试验(尤其是一些新药的试用);⑥干细胞移植等。但整体疗效较差,多数报道完全缓解(CR)率在50%左右,长生存率在10%左右。本期杂志介绍了老年AML的生物学特点和化疗现状、NCCN关于老年AML治疗的指南,本刊编者希望读者阅后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6.
7.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CML干细胞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并最终急变的根源,目前尚缺乏稳定的动物模型证明CML干细胞的存在。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CML裸鼠模型,探讨人CML细胞在BABL/c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并使CML干细胞在裸鼠体内富集成为可能。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切脾(splenectomy,S),环磷酰胺腹腔注射(cytoxa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C)及全身亚致死剂量照射(sublethal irradiation,I)等预处理(SCI)后,经尾静脉接种(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全身致死剂量照射(lethal irradiation)后,经尾静脉接种5×10^6同源裸鼠骨髓细胞和(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应用RT-PCR、塑胶包埋病理切片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裸鼠各脏器及骨髓中人CML细胞浸润情况,并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CML细胞能浸润至经SCI预处理的裸鼠骨髓体内,但目前成功率还很低,仅为通过BABL/c裸鼠建立人CML动物模型的一个开端。而经致死剂量预处理裸鼠,CML细胞未能浸润至骨髓。结论:人CML慢性期白血病细胞能在经SCI预处理的裸鼠体内形成白血病,为建立CML动物模型寻找到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46-50
近年来的研究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理解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导致AML发病的许多分子学异常逐渐明晰,因此对于AML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大量临床试验的开展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AML的诊治方案已经进展到了个体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78年8月~1995年12月274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和结论:中位确诊年龄7岁3个月,男∶女=1.63∶1,M2、M3型占80%,高白细胞血症20例,髓外白血病24例,有Auer小体者占32.9%。治疗244例,分别以三种方案进行治疗,完全缓解(CR)率55.88%~92.31%,证明采用DA或DA+Vm26或Vp16是提高CR的关键。影响诱导缓解因素为病初白细胞计数和肝脾肿大程度。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AML亚型、Auer小体、诱导缓解时间、髓外白血病等因素对远期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秘营昌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0(3):205-209
自上世纪中期化疗药物开始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近30年来AM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一直是蒽环类药物(如Daunorubicin—DNR)+阿糖胞苷(DA方案)。该方案可使60%~80%的儿童和年轻成人AML达完全缓解(CR)。但仅有30%~40%的患者可以存活下来,达5年无病生存。老年患者尽管40%~55%的患者可达CR,但很少长生存者。也就是说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达CR,大多数CR患者最终要复发、死亡,这就要涉及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其生物学特征以及老年人本身的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全面评价机能状态,个体化选择标准强化治疗,或探索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可以相对降低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本文将就老年AML的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影响预后因素、治疗方案及其选择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老年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根据统计,AML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40岁人群中,其年发病率仅为1/10万;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其年发病率达到15/10万. 相似文献
13.
林凤茹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4,17(2):76-78
1991年FAB提出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M1-M7基础上增加分化极微型,已斩为人所知,其特点:细胞形态学不能分型;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阴性;无Auer小体;免疫表型有髓系分抗原,不表达B和T淋巴分化抗原,M0多见于老年人,治疗反应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4.
林凤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4,(2)
1991年FAB提出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M_1~M_7基础上增加分化极微型(M_0),已渐为人所知。其特点:细胞形态学不能分型;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阴性;无Auer小体;免疫表型有髓系分化抗原,不表达B和T淋巴分化抗原。M_0多见于老年人,治疗反应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磊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26(2):136-138
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其生物学特征以及老年人本身的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全面评价机能状态,个体化选择标准强化治疗,或探索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可以相对降低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本文将就老年AML的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影响预后因素。治疗方案及其选择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近来的研究表明,造成白血病发生与发展、难治与复发的根本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着一群白血病干细胞(LSC)。关于LSC的特征和分子调控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LSC的存在已被公认,其为正常造血干/祖细胞转化而形成的,但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主要对AML LSC信号转导调控和临床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金洁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0(3):198-20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组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恶性血液肿瘤,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深入以及靶向治疗的进展,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发生一些变化,提出了对不同预后患者缓解后进行分层治疗概念。近十年来,具有良好遗传学特征的年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提高。但老年患者即便进行许多新药的临床试验,近十年来其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白血病发病的二次打击机制的提出,使得针对该机理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许多目前正在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虽然LSC所占比例极少,但仅其具有维持白血病细胞克隆的作用。AML的恶性转化发生在干细胞水平。这种发生恶性转化的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决定了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分化特点,从而形成不同亚型的AML。LSC与正常遣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有限的分化潜能,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LSC具有某些特殊的细胞表面标志,如CD90^-,CD117^-,CD123^ 。与正常的HSC相比,肿瘤抑制性蛋白-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LSC中高表达。与相对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相比,LSC主要处于G0期,其对常规化疗药物无效,因此LSC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虽然LSC具有耐药的特点,但经合适的刺激如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处理,LSC比正常HSC更易于凋亡。本将近年来对LSC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5)
目的:构建BABL/c裸鼠人源化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模型,为CML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4周龄BALB/c裸鼠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及全身亚致死量照射预处理(sublethal irradiation,SLI预处理)后,经尾静脉注射CML初诊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实验分为2组:A组(单纯预处理组)和B组(白血病细胞接种组),对A组裸鼠进行SLI预处理,经尾静脉注入0.3 ml的PBS;给B组接种的细胞为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4.5×10~7个。观察裸鼠的体重、饮食变化、血象及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13、CD45的表达;将恶病质裸鼠处死并取骨髓进行病理学检查及BCR/ABL融合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1B组的裸鼠静脉输注人的单个核细胞后,21 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度减低,食量下降,消瘦,脊背拱起,最后出现恶病质而死亡。生存时间为46±4.2 d(45-57 d)。2B组小鼠第3周检测到外周血中CD13~+CD45~+细胞,占2.56%±0.36%,第6周占4.97%±0.43%,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小鼠第3周和第6周CD13~+CD45~+细胞分别为0.56%±0.05%,0.44%±0.07%。B组CD13~+CD45~+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3病理学检查显示,裸鼠处死,骨髓HE染色后B组鼠见增生活跃,可见白血病细胞。4从小鼠的骨髓中同样扩增出BCR/ABL融合基因。结论:用SLI预处理法初步成功建立了人源化BALA/c裸鼠CML模型,其白血病发病时间较长,建模成本低廉并且技术简单。 相似文献
20.
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BALB/c小鼠模型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最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腹腔连续两天注射环磷酰胺(CTX)2mg,第3天腹腔或尾静脉直接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2×105-2×106/只。定时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CD45,CD13,CD33抗原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显示,4-5周龄BALB/c裸鼠无论通过腹部或尾静脉接种,无论有无CTX预处理,当接种K562细胞数大于2×105/只时,均可在BALB/c裸鼠身上产生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可存活30-60天。结论:腹腔或尾静脉接种大于2×105细胞/只均可产生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有无CTX2毫克/只的预处理不影响4-5周龄BALB/c裸鼠产生人白血病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