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7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将患儿按不同输血方式分为配合型输血组41例及同型输血组46例。比较两组红细胞输注量,输血前后血液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变化,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结果,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配合型输血组和同型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Hct、Hb、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Hct、Hb、RBC水平高于输血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h后,配合型输血组和同型输血组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型输血组有2例患儿检出不规则抗体,余下39例配合型输血者和全部同型输血者DAT及不规则抗体均为阴性,两组均未见输血不良反应(P0.05)。随访结果:16例配合型输血患儿输血后24h、3d、7dHb及IBiL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检出不规则抗体。结论配合型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和同型输血等同,配合型输血是临床输血治疗中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配合型输血对RhD新生儿溶血病紧急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RhD新生儿溶血病紧急状态进行配合型输血。结果紧急抢救RhD新生儿溶血病,进行配合型输血后得到及时救治,贫血得以改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配合型输血对于RhD新生儿溶血病紧急抢救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为安全输血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烟台市ABO、RhD(+)、RhD(-)血型住院患者发病率和发病规律,为中心血站提供采血数据。方法:ABO血型亚型用吸收放散试验,唾液或血清中和抑制试验。结果:统计2004/2005 22 550例住院患者的血型,A型占27.34%,B型占33.25%,O型占28.58%,AB型占10.83%。检出稀有A亚B型3例。RhD(+)患者22 457例,占99.59%;RhD(-)患者93例,占0.412%,抗体筛选均阴性。结论:ABO、RhD(+)血型患者发病规律与血型人群分布情况有一定差异,RhD(-)血型结果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2 a来统计显示,不同季度血型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故需合理调配血源为临床服务,快速提高我市输血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摘要患者,58岁,因腹胀1年半,加重2周伴呕血1次入院,估计呕血量约300ml,入院后未再发生呕血;既往有长期酗酒和肝硬化腹水病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脾轻度肿大,有大量腹水伴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型AB型,Hb55g/L,  相似文献   

5.
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遗传多态性血型系统之一,在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人群所占比例约为0.2%~0.5%,算上ABO血型系统,AB型约占比例为10%,因而AB型Rh阴性比例仅有3/10 000左右[1],十分罕见,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尤显同型血液的稀缺,本院于2013年3~4月救治AB型RhD阴性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42岁,汉族。于2002年5月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严重损害,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多次就诊于本院进行护肝治疗。2013年3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按照《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简称推荐方案)的指导内容及操作流程,启动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并分析《推荐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O型RhD阴性紧急输血病例的临床特征,申请用血的启动指征、流程、采取措施及效果。结果 O型RhD阴性外伤患者共输入O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3.5 U、冰冻红细胞11.5 U、新鲜冰冻血浆1 430 m L,因血液供应及时、充足,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结论《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在紧急抢救中具有指导意义,输血科与临床医师共同遵循《推荐方案》,为稀有血型患者做到精准输血。  相似文献   

8.
正1 病历摘要一8岁男童,遭卡车碾压,双下肢伤势严重,血型为O型RhD阴性,血红蛋白33 g/L,急需输血。该患者2015年7月18日15∶50入院,18∶12输注第一袋库存O型RhD阴性血液,19∶39,输注第2袋同型血液。输入4U悬浮红细胞后,病人血红蛋白上升到了88 g/L,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研究菏泽市ABO、RhD(-)血型分布特征。结果 24286例首次自愿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布大致为A型占0.2659,B型占0.3235,O型占0.3271,AB型占0.0835;检出稀有B亚型3例,抗-M抗体两例;检出RhD(-)血型献血者102名,阴性率为0.42%,抗体筛选均阴性。结论 菏泽市ABO、RhD(-)血型人群分布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比例有一定差异,RhD(-)血型自愿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试管婴儿技术现在比较多地应用于不孕不育的夫妇自我怀孕,但目前有的夫妇由于不能怀孕、生育或其他原因而将自己的体外试管受精卵植入到其他异体妇女体内代孕生产。我们报道1名植入异体受精卵代孕方式出生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输血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h血型系统在输血治疗和母体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Rh血型对输血的影响主要来自RhD阴性患者,当血型不合时可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尤其是在Rh阴性等稀有血型血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安全输血更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注RhD阴性患者的紧急输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输血协会、上海市血液中心(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和美国血库协会(AABB)联合主办的<血站站长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已举办了4期,有近170名学员参加.  相似文献   

13.
血型检测不仅是筛选出健康、安全血源的1项重要指标,而且实际上也是输血前检验,所谓血型相容性试验的一部分,准确测定献血者(亦即采供血机构供给医疗机构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的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筛检出带有不规则抗体的献血者[1],同样是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而对一个地区献血者血型分布的调查可以让采供血机构对本地区各型血血源的现状心中有数,使临床供血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汉族ABO及RhD血型抗原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汇处 ,根据 2 0 0 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州内总人口 2 6 5万。土家族、苗族、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 38%、33%和 2 8% ,总计达 99%以上。研究该地区 3个民族人群血型分布 ,对于了解本地区民族起源、迁徒、遗传、融合及安全输血均有一定意义。笔者对 75 15名献血者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包括州内 7县 1市参与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的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军人及社会各行业人员。涉及城市、城镇、乡村以及现仍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2 试剂 抗 A、抗…  相似文献   

15.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到1940年发现Rh血型,人们对血型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它作为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特征。由于种族和地区的差异、ABO及RhD阴性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笔者对台州地区2006年全年31272名汉族无偿献血者中ABO和127名RhD阴性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到1940年发现Rh血型,人们对血型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它作为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特征。由于种族和地区的差异、ABO及RhD阴性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笔者对台州地区2006年全年31272名汉族无偿献血者中ABO和127名RhD阴性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实验诊断方法,并筛选出更为直接、简单易行、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44例,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即游离试验、释放试验和直抗试验)检测.结果 44例标本中,临床最终确诊42例.微柱凝胶法检测阳性35例,诊断符合率为83.3%;流式细胞仪法检测阳性42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ABO 溶血病的实验诊断,流式细胞仪法更为直接,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结果客观,易于保存,是理想的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1],在临床输血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国内媒体时有RhD阴性患者在遇失血性休克这一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未能及时输血而死亡的报道[2],也有RhD阴性患者择  相似文献   

19.
RhD阴性患者的自身输血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Rh血型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D抗原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 ABO血型,RhD阴性人接受阳性血后,至少20%要对D抗原发生过敏,在第2次体内接触该抗原则发生溶血反应,RhD阴性在亚洲人中的比例不足1%[1].为解决给临床输血带来的困难,笔者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本院5名RhD阴性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自身输血的尝试,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