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食物不耐受(FI)是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和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IBS患者的FI与肠道低度炎症反应有关。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可改善IBS症状,为探寻IB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就FI在IBS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饮食管理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症状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成为IBS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并备受关注.限制摄入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是一种新型的饮食管理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IBS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低FODMAPs饮食在IBS健康管理中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善做一综述,对比传统饮食管理提出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24):1421-1427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代谢产物异常改变相关.低可发酵的寡糖、双糖、单糖、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 FODMAPs)饮食在IBS治疗上是否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的产生进而起到治疗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低FODMAPs饮食在腹泻型IBS(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治疗上的疗效及其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PHE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D患者入组,予低FODMAPs饮食,疗程4周.征集30名健康志愿者作基线检测对照.观察健康志愿者及IB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检测血清PHE, GLP-1, TNF-α, IFN-γ.采用NCI-H716细胞,加入不同浓度PHE,观察PHE对GLP-1的影响.结果经低FODMAPs饮食干预后, IBS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1P0.001); IBS组血清PHE和GLP-1浓度较前上升(P0.05), TNF-α和IFN-γ浓度较前下降(P0.0001P0.001).试验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体外实验发现, 1 mmol/L PHE可以显著促进GLP-1分泌.结论低FODMAPs饮食能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饮食因素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PHE调控GLP-1,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人群高FODMAPs食物摄入比例及相关饮食和生活习惯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关系,为IBS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22年8月-2022年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13例IBS患者和同期福建省立医院体检中心的13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每日高FODMAPs食物摄入比例38.56%±12.66%,高于对照组(23.55%±8.4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病例组IBS-SSS总分(r=0.665,P=0.000)、每10天中腹痛发作天数(r=0.577,P=0.000)、腹痛程度(r=0.471,P=0.000)、腹胀不适程度(r=0.503,P=0.000)与高FODMAPs食物摄入比例存在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FODMAPs食物摄入比例(OR1.14, 95%CI 1.099~1.182)、睡眠障碍(OR 3.72,95%CI 1.762~7.853)、急性胃肠炎病史(OR 4.45,95%CI 1.808~10.995)、过度进食(OR 2.62,95%CI 1.003~...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与饮食关系密切,饮食疗法是IBS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饮 食疗法主要包括传统的饮食建议,低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饮食,无麸质饮食(gluten-free diet,GFD)以及益生菌。文章重点 阐述了饮食因素与IBS发病的关系以及饮食管理在IBS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低可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s)饮食可改善此类症状,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IBD患者。但亦有研究提示低FODMAP饮食可能加重患者的营养失调风险和肠道微生态紊乱。本文就低FODMAP饮食对IB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作用及其机制、潜在不利影响和相应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饮食因素是IBS患者腹部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调查饮食因素对西安周边地区IBS患者腹部症状的影响以及饮食调整策略的应用。方法:2015年2月—2015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以腹部症状为主诉且符合罗马ⅢIBS诊断标准的54例患者纳入研究,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内容主要包括IBS症状、饮食习惯、引起IBS腹部症状的饮食因素以及患者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IBS组日常饮食中的米食多于正常对照组,辛辣、油腻、生冷饮食、酸性饮料、饮酒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诱发或加重IBS腹部症状的饮食依次为冷食(55.6%)、油腻饮食(55.6%)、生食(48.1%)、肉类(48.1%)和辛辣饮食(40.7%)。63.0%的IBS患者采取选择性食物剔除的方式应对其腹部症状,剔除最多的依次为辛辣饮食(59.3%)、生食(48.1%)、冷食(44.4%)、油腻饮食(44.4%)和肉类(37.0%)。结论:饮食因素可影响西安周边地区IBS患者的腹部症状,选择性食物剔除是常用的症状缓解方式。国内外IBS人群中引起腹部症状的食物种类/饮食习惯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提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症状发作与饮食有关.饮食影响IBS症状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食物的促动力和促胃肠激素分泌作用、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和不良进食习惯等有关.有证据表明采用食物剔除和添加膳食纤维、益生菌和益生元等特殊食物成分的饮食调整治疗能缓解IBS的症状.本文从IBS与食物有关的表现、饮食影响IBS症状的原因和机制、饮食对IBS治疗的作用3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在IBS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调整饮食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为IB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就IBS与FI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低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能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减少肠道液体的分泌和气体的产生。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原始人饮食可能亦是IBD患者的适宜饮食。本文就不同饮食对IB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严重影响罹患人群的生活质量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慢性功能性肠病,其生理病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依靠症状学来诊断。早在2004年有国外学者报道食物不耐受与IBS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国内报道也相继证明这一观点,为IB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近年来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与IBS关系作一概述,并对饮食个体化干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约60%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症状发作受饮食影响,饮食干预是IBS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限制摄入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低FODMAP饮食疗法可减轻IBS症状,但具体疗效和长期低FODMAP饮食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本文就近年低FODMAP饮食与IBS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14~22%,为消化门诊患者的一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近来,食物对IBS的作用又引起重视。本文旨在观察饮食限制对IBS的有效比例和长期疗效。200例IBS患者被列为研究对象,规定三周内禁用下列食品:乳制品、谷类、柑桔、马铃薯、茶、咖啡、酒、添加剂及防腐剂,并停服全部药物。嗣后,再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若症状无改善,则恢复普通饮食。如症状改善,则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其顺序为:马铃薯、牛奶、酵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症状反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食物可引发或加重IBS患者的症状,其实质即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到肯定,目前包括细菌"代谢‘毒物’假说"、"免疫或炎症反应假说"、"物理或化学刺激假说"等.因此食物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当前研究IBS病因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食物敏感及食物引发IBS的可能机制、检测方法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IBS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研究表明,IBS症状与患者生活方式和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和饮食调节已成为治疗IBS的重要方法。本文就IBS生活方式和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此文就饮食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包括生冷、辛辣、油腻、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对IBS患者消化道症状的诱发,以及依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进行的饮食剔除法,提出应该在保证IBS患者饮食均衡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非器质性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异常。IBS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IB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疗法、药物治疗、饮食干预等。饮食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诸多临床研究发现,IBS患者减少可酵解的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饮食摄入可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本文就低FODMAP饮食在IBS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肠互动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脑-肠互动、脑肠肽和受体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而脑-肠互动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IBS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互动是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及脑-肠互动,IBS发病因素与脑-肠互动以及临床治疗研究3个方面阐述脑-肠互动在IB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以揭示脑-肠互动病理生理实质.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症状常与饮食有关。目前研究认为正常人群、IBS人群及IBS各亚型在饮食上存在差异,且饮食摄入量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冷食、辛辣食品、水果和蔬菜、乳制品、茶、碳酸饮料、酒精等诸多食品和饮品均可引起IBS患者的症状,本文即针对饮食与IBS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IBS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过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IBS的症状常由饮食诱发或加重,由此推测食物过敏可能是IBS的原因之一。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采用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和食物激发试验检测IBS患者的食物过敏情况,并观察食物剔除和脱敏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