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维生素B_(12)缺乏症来说,以人们所熟悉的阿狄森氏(Addison)恶性贫血较常见,但在日本此病较少见,而胃切除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率较高。此外由口炎性腹泻、盲管综合征、阔节裂头绦虫等所致的维生素B_(12)缺乏症。从前,特别在印度曾有素食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引起维生素B_(12)缺乏症的报告。Higginbottom等(1978年)报告1例出生后6个月的男孩,因昏睡、四肢皮肤色素沉着而来院。血红蛋白5.4g/dl,红细胞压积17%,红细胞数163万,白细胞数3,800,血小板45,000,显示全血细胞减少。同时查出甲基丙二酸尿症(79μM/mg肌酐)和类胱氨酸尿症(0.85μM/mg 肌酐)以及血清维生素B_(12)含量降低到20pg/ml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_1、B_2、B_6、B_(12)、烟酸和烟酰胺、泛酸、叶酸、生物素、胆硷、肌醇等十几种。它们在体内贮存很少,尤其是维生素B_1、B_2、烟酸和烟酰胺,一旦食物中供应不足,就易造成缺乏症。由于其来源相近,故往往伴有多种B族维生素的缺乏。B族维生素不仅可防治缺乏症。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治疗许多其它疾病。下文介绍几种临床应用中进展较大的B族维生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直立性低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理包括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变化、脱水、药物因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失调,但很少有人将维生素B_(12)缺乏与直立性低血压一起描述。本文介绍一例以直立性低血压作为唯一神经系统表现的维生素B_(12)缺乏症。  相似文献   

4.
亚急性联合变性及其特殊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为亚急性起病,主要损害脊髓后侧索,临床表现也以脊髓后侧索的症状为主,故又称为亚急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其主要原因是维生素B_(12)(以下简称B_(12))缺乏,故又称为B_(12)缺乏症。但脊髓后侧索的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超,只有由B_(12)缺乏引起者才能称为SCD。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各类B族维生素对高尿酸血症(HUA)动物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降低作用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77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12只,别嘌呤醇组13只,维生素B_2组13只,维生素B_6组13只,维生素B_(12)组13只,叶酸组13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尿酸和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别嘌呤醇组、维生素B_2组、维生素B_6组、维生素B_(12)组及叶酸组血清尿酸水平及NF-κB和VCAM-1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别嘌呤醇组比较,维生素B_2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而维生素B_(12)组NO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组小鼠主动脉内膜形态和血管壁结构未发生改变。对照组主动脉内膜NF-κB和VCAM-1可见连续阳性表达,其他各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维生素B_2组NF-κB和VCAM-1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别嘌呤醇组,维生素B_6组、维生素B_(12)组及叶酸组NF-κB和VCAM-1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别嘌呤醇组(P0.05,P0.01)。结论各类B族维生素均可有效降低HUA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同时显著提升血清NO水平。各类B族维生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UA小鼠主动脉内膜NF-κB和VCAM-1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蛋白竞争放射分析法对40例正常人和42例肺癌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含量测定结果,肺癌吸烟组与非吸烟组血清叶酸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1),肺癌吸烟组血清维生素B_(1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肺癌吸烟与非吸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将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对比两组维生素B_(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维持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每日口服二甲双胍,连续服用2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每日增加叶酸、维生素B_(12),连续服用2周。治疗前后定期抽血检测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高低情况。结果对照组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_(12)后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维生素B_(12)联合叶酸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提高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的最新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会增加维生素B_(12)缺乏的风险,换句话说,维生素B_(12)随着用药时间较长而流失。众所周知,二甲双胍能引起维生素B_(12)缺乏,这与叶酸浓度降低有关,最终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这是维生素B_(12)和叶酸缺乏的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生素B_(12)(甲钴胺)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100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维生素B_(12)(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清Hcy及维生素B_(12)水平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年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PG、GHb水平均降低,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维生素B_(12)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维生素B_(12)(甲钴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Hcy水平,降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观察二组在观察一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_(12),最后对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一组患者叶酸水平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维持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B_(12)(简称B_(12))和叶酸是DNA合成的必需辅酶,一切生物细胞增殖均与此有关。本文观察了50例球溃疡(活动期)及50例浅表胃炎(单纯型)血清、胃液中B_(12)、叶酸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治疗组)3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二甲双胍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维生素B_(12)及P3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P300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较大,因此对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引起老人痴呆的原发性疾病中最多的是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型痴呆,两者均与维生素B_(12)有关,前者主要是由于脑内B_(12)浓度明显减少,而后者主要是B_(12)代谢异常。同时还叙述了应用B_(12)治疗痴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让机体HCY水平保持稳定,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B_(12)是组织代谢及形成正常红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和神经髓鞘所必需的物质,临床常用。但肌注维生素B_(12)致过敏性休克者未见有报道,笔者遇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0岁,因肋间神经痛于2002年8月23日收住院。入院后肌注维生素B_(12)250μg,约30分钟后患者自觉头晕、恶心、胸闷、憋气、双眼发黑、视力模糊不清,随后四肢软弱无力,出冷汗,倒地。检查:患者面色灰白、呆滞,口唇发绀,全身  相似文献   

17.
问:1例3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足够的饮食或口服维生素。其血清叶酸盐水平为1.9ng/ml,维生素B_(12)水平为260ng/ml。我通常每周给予患者肌注叶酸5mg 以及维生素 B_(12)100μg。这方案合适吗?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西方世界由于吸收障碍、胃肠手术和酗酒人数不断增加,维生素缺乏病较常出现眼科并发症。本文对老年人维生素A、B_1、B_(12)和C缺乏病的眼科并发症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病人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0年—2014年老年病科住院的单纯脑梗死病人32例及血管性痴呆病人38例。选同期体检中心休检的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浓度,分析其在3组中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并对血管性痴呆组给予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管性痴呆组与单纯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脑梗死组相比,血管性痴呆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浓度呈负相关(r~1=-0.24,P0.05;r~2=-0.45,P0.01);血管性痴呆组维生素B12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t=2.32,P0.05),同型半胱氨酸低于治疗前(t=4.12,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叶酸尤其是维生素B12的缺乏与血管性痴呆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有关;补充维生素B12可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20.
叶酸(FA)和维生素B_(12)(B_(12))是DNA 合成的必须物质,其代谢紊乱或缺乏则DNA 的合成发生障碍,影响造血细胞在骨髓的增殖.有关它与尿毒症的关系,尚少见系统报道.我们自1988年以来,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患者(腹透和血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前后FA、B_(12)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