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2例患者分为A纽82例(〉60岁),B组80例(〈60岁),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同时测定24h动态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老年高血压具有是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及并发症多的特点;(2)A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B组;(3)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与老年高血压的特点,特别是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有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提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导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征性的变化,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测定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监测及治疗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配作为期10个月的交叉治疗试验,使用螺旋内酯(200毫克/日),心得安(320毫克/日)和两药半量合用,每期2个月,并间隔服用安慰剂2个月。观察血浆肾素活性的不同反应和二种药物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心得安对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立位或卧位均有明显降压作用。螺旋内酯对肾素活性低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二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心得安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螺旋内酯则使其加强。心得安的降压效果与治疗前的血浆肾素活性有明显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55例PA患者以及年龄和BMI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50例的I临床资料进行分析,PA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结果PA组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EH组(43.6%vs20.0%,P〈0.05)。PA患者中糖尿病组的血浆卧、立位醛固酮水平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立位醛固酮与肾素比值也无显著差异。结论PA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EH患者。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糖代谢异常与醛固酮水平明显相关,与血管紧张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血压变异性(BPV)与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86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病人为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组,153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为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血压监测记录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与夜间DBP的变异系数(CV),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组与EH组卧位、立位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等情况。结果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组24 h SBP变异系数(24 hSCV)、24 hDBP变异(24 hDCV)、白昼SBP变异(dSCV)与白昼DBP变异(dDCV)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夜间SBP变异(nSCV)、夜间舒张压变异(nDCV)分别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组卧位、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BPV增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参与了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过程,长效RAAS抑制剂可能是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降压药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性高血压患者B型脑钠肽(BNP)与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相关性.方法:入选50例高原性高血压患者测血浆BNP浓度,RIA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浓度,并与30例健康自愿体检者作对照.结果:各级高原性高血压组(1级19例、2级20例、3级11例)血浆BNP、PRA、AngⅡ浓...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1月,我们测定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子女的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浓度,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对其健康子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作用,阻断从血管紧张素Ⅰ至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过程,已证实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有很好疗效。MK-521是一种新的不含巯基的口服ACE抑制剂。作者研究了10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51岁,未经治疗的立位舒张压为95~115mmHg,在整个研究期间应用150mEq钠和80mEq钾的饮食。作者评价了MK-521、双氢氯噻嗪和两者合用对血压、心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醛固酮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10例.测定空腹卧位血脂、血糖、肌酐、尿酸水平,基础状态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醛固酮浓度,测量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以LVMI>95(女),>115 g/m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血脂、血流液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 AngⅡ、ALD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RAAS 活性有明显改善,可降低血浆AngⅡ、ALD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诊断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检测前均暂时停用所有影响PRA水平的降压药物),并同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最终符合入选条件者共300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18~44岁)100例,中年组(45~64岁)110例和老年组(≥65岁)90例,比较3组间PRA、AngⅡ、醛固酮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结果 PRA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降低趋势,青年组患者卧立位PRA[分别为1.30(0.60~2.15),3.45(1.23~6.38)μg/(L·h)]较中年组[0.50(0.20~0.90),1.20(0.60~2.70)μg/(L·h)]和老年组[0.30(0.20~0.30),0.40(0.30~0.80)μg/(L·h)]明显升高(P0.05);且中年组患者卧立位PRA较老年组也明显升高(P0.05)。青年组卧立位醛固酮水平较中年和老年组明显升高。老年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SBPCV和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较青年组和中年组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青年组患者,24hSBPCV与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dSBPCV与卧位PRA、立位AngⅡ、卧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24hDBPCV、dDBPCV与卧立位PRA、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中年组患者,24hSBPCV、dSBPCV与卧立位PRA、AngⅡ、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24hDBPCV与卧立位PRA、卧位AngⅡ、卧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dDBPCV与卧位PRA、AngⅡ水平相关(P0.05);nSBPCV与立位PRA、卧立位AngⅡ及醛固酮水平相关(P0.05);nDBPCV与卧立位PRA水平相关(P0.05)。老年组患者,只有24hDBPCV、nDBPCV与卧立位AngⅡ水平相关,dDBPCV与立位AngⅡ,nSBPCV与立位醛固酮水平相关(均P0.05)。结论中青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相关,血浆RAAS水平是血压变异性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原发性脑室旁白质疏松(LA)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LA患者90例,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LA1、2级各30例,对照组(LA0级)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清晨卧位肾素(RA)、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AD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结果 LA1、LA2组血清AT-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1、LA2、LA3组AC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RA浓度与血清ADL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LA患者LA分级与AT-Ⅱ浓度(r=-0.560,P0.05)和ACE浓度(r=-0.437,P0.05)呈负相关,与血清RA、ADL浓度无相关(P0.05)。结论 RAS活性增高对脑室旁LA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冬梅  王莉  居岭  赵厚勇 《山东医药》2011,51(29):59-6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高血压(HP)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M患者320例,其中DM并HP160例(观察组),单纯DM1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在普通饮食和低钠饮食下立位、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普通饮食下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P均〈0.05);低钠饮食下两组PR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时的ALD及立位时的Aag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DM并HP患者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其可作为预测HP的风险或治疗DM并HP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 入选 32例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螺内酯组与对照组 ,各 16例 ,用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 1个月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 螺内酯治疗 1个月的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明显低于治疗前 ,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螺内酯可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胰脂肪酶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119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完成常规的病史收集、体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并接受原发性血浆醛固酮增多症(PA)、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及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符合PA诊断标准者作为PA组,其他病人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比较两组病人立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胰脂肪酶、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结果 119例病人全部完成血浆醛固酮(PAC)、肾素活性及胰脂肪酶的测定。检出PA病人19例(15.97%),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例(84.03%)。与高血压组比较,PA组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浓度及立位PAC浓度与肾素活性的比值(ARR)升高,肾素活性降低;胰脂肪酶水平升高,血钾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内分泌科住院高血压病人中测定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能够发现较高比例的PA病人,且PA病人的胰脂肪酶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把5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35例与心衰组20例,和50例对照组进行血浆B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检测,并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房颤组无论心功能正常组还是心衰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BNP与LAD和血管紧张素Ⅱ高度相关,心衰组BNP与LVEF明显相关。结论房颤患者BNP明显升高,与心房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2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例,通过配对比较,研究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的变化特点。结果:(1)嗜铬细胞瘤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2)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升高,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重构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浓度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肌肥厚以及左心室心腔扩大分为左心室正常组、心肌肥厚组以及心腔扩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的浓度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的浓度,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B型利钠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研究对象服用降压药物前后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新疆18~69岁1218名哈萨克族农牧民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筛选出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并未接受过降压治疗和无其他并发症共计40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两组均服药3周,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研究对象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分析其与服用降压药物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肾素基因rs1464816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平衡;未发现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水平变化有关.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1464816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内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2例,均接受PA及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并分为PA组43例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199例。2组检查项目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立位和卧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静脉高钠试验;血钾测定,肾上腺及(或)垂体CT扫描,主要指标为血、尿皮质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全部手术患者均在术前行垂体CT扫描。比较2组相关指标。结果与EH组比较,PA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在立位[796.44(517.48,899.13)ng/L vs 489.36(431.47,586.32)ng/L]、卧位[(688.20±81.96)ng/L vs(417.63±106.25)ng/L]和服用卡托普利前、后均显著升高[(655.15±109.33)ng/L vs(411.24±114.21)ng/L,(599.64±101.34)ng/L vs(317.65±94.52)ng/L,P<0.05,P<0.01],立位、卧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ARR均显著升高(P<0.05),立位状态及服用卡托普利前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在本院同期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改变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改变,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合并睡眠暂停的高血压病患者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年男性高血压病住院患者27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H)组(n=101)和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EH+OSAS)组(n=175),两组分别测定晨起卧位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以及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及BaPWV的变化。结果:1EH+OSAS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EH+OSAS:1.44(0.51,3.27)比EH:1.83(0.32,4.56)μg/L]和血管紧张素Ⅱ[EH+OSAS:54.99(45.07,71.61)比EH:58.89(50.16,65.52)ng/L]均低于EH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OSAS组患者血浆醛固酮[EH+OSAS:0.115(0.096,0.147)比EH:0.106(0.094,0.140)μg/L]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H+OSAS组患者左右BaPWV均高于EH组[左BaPWV:EH+OSAS:1 520(1 341,1 667)比EH:1 426(1 284,1 614)cm/s,P0.05;右BaPWV:EH+OSAS:1 537(1 375,1 690)比EH:1 479(1 304,1 621)cm/s,P0.05]。3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血浆醛固酮浓度及左右BaPWV呈显著正相关。4患者左右BaPWV与醛固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睡眠监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浓度明显升高,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组具有明显差异性。2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损害比单纯高血压组更加严重,可能与血浆醛固酮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