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1岁)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 8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831例患儿中974例(占53.19%)为合胞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各季节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61.27%(519/847)、秋季50.63%(201/397)、春季44.58%(140/314)、夏季41.75%(114/273),冬季检出率高于夏季和春季(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秋季发病〔OR=3.445,95%CI(0.681,3.546)〕、冬季发病〔OR=3.952,95%CI(1.586,4.039)〕、合并先天性心脏病〔OR=2.452,95%CI(0.271,3.308)〕、母亲特应性疾病〔OR=3.358,95%CI(1.321,3.394)〕、早产儿〔OR=3.041,95%CI(1.388,4.328)〕及家庭月收入5 000元〔OR=1.442,95%CI(1.138,4.283)〕是婴儿(1岁)发生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儿(1岁)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率较高,且秋季和冬季为其高发季节,应加强病情监控。此外,秋季发病、冬季发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母亲特应性疾病、早产儿及家庭月收入5 000元是婴儿(1岁)发生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以上因素的婴儿(1岁)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降低合胞病毒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H)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CHD-PH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86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并通过电话随访明确终末事件。结果 CHD-PH组和CHD组患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均以室间隔缺损为主; CHD-PH组RDW明显高于CHD组(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CHD组(P=0.00);ROC预测曲线显示,RDW=14.8%为CHD-PH患儿死亡事件的临界点;年龄、RDW值、LVEF值与CHD-PH死亡相关(P0.05), RDW为CHD-PH患儿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是准确判断CHD-PH病情的指标之一,也是CHD-PH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云南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云南省不同民族和不同海拔地区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对2016年3月至12月参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流行病学调查的云南省58262名3~14岁儿童进行分析。包括11个民族,海拔高度70~3200 m。采用体格检查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结果 总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4例,总患病率为6.96‰,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是3~14岁年龄段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4.38‰。患病率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1,P<0.001)。高海拔地区(OR=1.802,95%CI 1.517~2.141)、出生时低体重(OR=1.527,95%CI 1.062~2.194)、早产(OR=2.001,95%CI 1.108~3.936)、高龄产妇(OR=1.505,95%CI 1.104~2.052)、孕期感染(OR=1.251,95%CI 1.139~1.374)和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OR=1.269,95%CI 1.157~1.391)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5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罹患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调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亲生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调查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贵州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筛选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5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心理应激(OR=5.625)、呼吸系统感染(OR=5.289)、孕早期主被动吸烟(OR=4.142)、孕早期有害物质暴露(OR=3.731)、长期食用中草药(OR=2.226)。结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为本地区主要病种,怀孕初期是胎儿动力器官即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孕妇在该阶段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毒素物质的损害、主被动吸烟及长期食用中成药易导致胎儿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探讨其LCOS的管理策略。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476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62例,女性214例;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畸形矫正术,按照术后是否发生LCOS分为LCOS组和非LCOS组,分别记录2组患儿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术后LCOS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儿童CHD术后LCOS发生率约为9.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95,95%CI:1.019~3.254,P=0.024)、心室水平双向分流(OR=2.174,95%CI:1.251~6.812,P=0.021)、再次心脏手术(OR=2.015,95%CI:0.995~3.191,P=0.036)、主动脉阻断时间(OR=3.141,95%CI:1.579~5.454,P=0.010)、术后残余分流(OR=1.957,95%CI:1.102~3.836,P=0.017)是儿童CHD术后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LCOS组患儿术后急性肝损伤(6.7%∶0.7%,P=0.001)、急性肾损伤(13.3%∶3.5%,P=0.011)、急性肺损伤(3.7%∶1.2%,P=0.006)、肺部感染(31.1%∶6.5%,P0.001)发生率明显增高,机械通气时间[(32.1±36.8) h∶(9.9±11.3) h,P0.001]、ICU停留时间[(116.2±57.6) h∶(41.6±22.4) h,P0.001]、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16.5±8.3) d∶(9.6±7.5) d,P0.001],围手术期病死率(17.8%∶1.4%,P0.001)明显增加。结论:年龄、心室水平双向分流、再次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残余分流是儿童CHD术后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LCOS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增加及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因此,应更加注重儿童CHD术后LCOS的危险因素,尽可能减少LCOS的发生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5例青年(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与同期62例青年对照组和15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青年冠心病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占71.8%(61例),其中前降支占77.0%(47例),左主干病变仅占2.3%(2例);老年冠心病组以三支病变为主,占36.4%(55例),且左主干病变占8.6%(13例)。青年冠心病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OR=3.136,P=0.049,95%CI:1.00~9.80)、肥胖(OR=3.166,P=0.020,95%CI:1.20~8.34)、吸烟(OR=11.399,P=0.000,95%CI;3.95~32.87)、高胆固醇血症(OR=3.121,P=0.001,95%CI;1.60~6.07)是青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常累及前降支。青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是冠心病家族史、肥胖、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青年冠心病的防治在于积极控制体质量、戒烟和改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宁市城区幼儿园和小学3~13岁的122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儿进行1:2病例对照配对调查研究,探讨其母亲孕早期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如用药和疾病等)与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生的关系。在比数检验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条件Logistic模型对资料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筛选出5个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母亲孕早期使用阿司匹林(OR=8.25)、四环素类药物(OR=7.34)、避孕药(OR=5.23)、以及母亲孕早期罹患风疹(OR=6.88)和感冒(OR=2.9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CS)的危险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在哈尔滨市动力区40岁的12 241人中,选择既往已确诊ICS的患者350例为卒中组,另随机抽取该地区经查体的40岁以上非ICS人群350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CS危险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除饮食口味(P0.01)外,两组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高血压病(OR=5.853,95%CI:3.188~10.673)、高脂血症(OR=5.601,95%CI:2.378~9.635)、颈动脉斑块(OR=4.963,95%CI:2.350~9.843)、心脏病(OR=4.568,95%CI:2.535~7.74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4.076,95%CI:3.001~8.270)、明显超重(OR=3.421,95%CI:1.598~6.476)和脑血管病家族史(OR=3.065,95%CI:2.543~4.236)为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根据OR值的大小,ICS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和脑血管病家族史。结论: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和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以外,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明显超重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CHD并发PAH患者进行门诊随访4. 4年,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成人CHD并发PAH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59例患者中12例(20%)死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D并发PAH患者死亡率的显著决定因素有血清胱抑素C(OR=1. 637,P 0. 01)、血肌酐(OR=1. 412,P 0. 01)、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OR=4. 030,P 0. 01),6min步行试验(OR=1. 350,P 0. 05)和三尖瓣环运动位移(TAPSE)(OR=1. 397,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胱抑素C与死亡密切相关(OR=1. 637,P 0. 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CHD并发PAH患者的不良预后(死亡)有一定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80例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男性患者180例。按其年龄,患者被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55例)、老年CHD组(年龄≥65岁,75例)和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50例)。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脉病变特点,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CHD组、老年CHD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吸烟、人体质量指数、SUA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单支病变(18.7%比40.0%)、前降支比例(68.0%比83.6%)显著升高,三支病变比例(56.0%比29.1%)显著下降(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SUA、TC、TG水平是青年男性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1~306.001,P均0.01)。结论: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ABG术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分为LCO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中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LCOS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发生术后LCOS,发生率为12.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前年龄>60岁(P=0.019)、血肌酐浓度(P<0.001)、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0.001)、心律失常(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P<0.001),术中CPB时间>100 min(P=0.009)、失血量>800 mL(P=0.005)、移植桥血管流量(P=0.032)及多支血管病变(P=0.0031)与LCOS有关。将上述因素纳入到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律失常(OR=5.802,95%CI:2.290~14.699,P=0.000)、LVEF<45%(OR=7.139,95%CI:2.620~19.452,P=0.000),术中CPB时间>100 min(OR=3.211,95%CI:1.243~8.292,P=0.016)、多支血管病变(OR=5.698,95%CI:2.746~13.567,P=0.002)及失血量>800 mL(OR=0.427,95%CI:0.193~0.948,P=0.036)是LC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律失常、LVEF<45%,术中CPB时间>100 min及失血量>800 m L是CHD患者CABG术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72例。根据CAG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CHD组(n=225例)和对照组(n=247例)。所有患者在CAG前空腹行血液生化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CH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PV和hs CRP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CY(OR=1.027,95%CI:1.007~1.046,P=0.007)、MPV(OR=2.024,95%CI:1.597~2.565,P0.001)和hs-CRP(OR=1.079,95%CI:1.044~1.115,P0.001)是CHD的危险因素。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介入治疗的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来判断患儿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患儿介入治疗后cTnI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后6 h与治疗后24 h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治疗后6 h的cTnI浓度,将患儿分为cTnI正常组(25例)和c Tn I升高组(71例)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5.54,P0.001)、体质量(t=3.91,P0.001)、封堵器大小(t=2.89,P0.001)、肺动脉压力(t=2.35,P=0.021)、手术时间(t=7.56,P0.001)、封堵器释放次数(t=7.93,P0.001)、对比剂总量(t=6.2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OR=2.185,P=0.014)、封堵器大小(OR=1.684,P=0.024)、手术时间(OR=1.592,P=0.011)、封堵器释放次数(OR=2.077,P=0.004)、对比剂总量(OR=3.580,P=0.003)与cTnI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是cTnI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介入治疗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的因素主要有体质量、封堵器大小、手术时间、封堵器释放次数和对比剂总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计划妊娠妇女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计划妊娠妇女11 95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采集静脉血。结果调查对象11 953人中,高血压1086例,检出率9.09%;正常高值血压4301人,检出率35.9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OR=3.22)、肥胖(OR=8.44)、糖尿病(OR=2.43)、35~40岁(OR=1.23)、≥40岁(OR=2.65)、渝东南地区(OR=1.30)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中(OR=0.73)、大学(OR=0.55)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超重(OR=2.03)、肥胖(OR=2.74)、35~40岁(OR=1.43)、≥40岁(OR=1.35)、经常被动吸烟(OR=2.01)和生活压力很大(OR=1.34)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大学(OR=0.58)是正常高值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计划妊娠妇女高血压检出率处于一般水平,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较高;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超重、肥胖、年龄和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g)对豫北农村地区冠心病(CHD)患者的类型及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数据库中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7月行冠脉造影的2699例豫北农村地区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1874例)和正常对照组(825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排除混杂因素,比较各组血浆Fg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H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Fg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CHD组F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3.2(222.2,312.0)mg/dl比253.6(215.1,294.4) mg/d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Fg水平升高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2,P=0.001)。Fg>313.3mg/dl人群出现冠脉中度病变的概率是Fg<313.3mg/d人群的2.71倍(OR=2.71,P=0.001),其出现重度冠脉病变的概率是Fg<313.3mg/dl人群的1.96倍(OR=1.96,P=0.003),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是Fg<313.3mg/dl人群的3.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父母围孕期危险因素暴露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方法 病例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为同期经临床及心脏彩超检查除外先心病的婴幼儿。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婴幼儿父母一般情况及围孕期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院282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与362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父母一般情况及围孕期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早期用药(OR=4.63,P<0.05)、病毒感染(OR=3.12,P<0.05)、接触有机溶剂(OR=1.87,P<0.05)、烫染发(OR=2.19,P<0.05)、工作环境暴露(OR=2.85,P<0.05)均是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婴幼儿父母围孕期的危险因素的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有基础心脏病和无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IE的402例成人(≥16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基础心脏病和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占总IE患者的45.5%(183/402);其中,27.3%(50/183)合并慢性疾病,37.1%(68/183)存在易感因素。与有基础心脏病的IE患者相比,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右心及全心受累比例更低(P=0.001),多瓣膜受累更少见(P0.001),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周脓肿等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均0.05),但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4.6,95%CI:1.7~124.0,P=0.014)、长期血液透析(OR=20.0,95%CI:1.4~128.9,P=0.027)和Pitt≥2分(OR=83.9,95%CI:13.9~746.8,P0.001)是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基础心脏病并发栓塞IE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栓塞患者(81.0%vs 95.9%,P=0.002);手术治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95.3%vs 84.8%,P0.001)。结论:无基础心脏病IE并不少见且多有易感因素,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比例相对较低,病死率较低,预后较好。年龄≥65岁、长期血液透析和Pitt评分≥2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栓塞事件的患者1年生存率较低;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18~44岁女性患者211例,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CHD组)115例和对照组9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这些因素对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CHD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血压(OR=2.721, 95%CI=1.376~5.380,P=0.004)和早发CHD家族史(OR=3.580, 95%CI=1.109~11.554,P=0.033)是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HDL-C是保护性因素(OR=0.074, 95%CI=0.022~0.250,P0.001)。ROC曲线显示HDL-C预测青年女性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按截断值1.045 mmol/L将CHD组患者分为两组,随访12个月时,低HDL-C组和高HDL-C组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14.8%和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和早发CHD家族史是青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具有保护效应,对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随着三级预防网络的建立和医疗保障系统的完善,CHD就诊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和以VSD为主的CHD约占50%,其次为房间隔缺损(ASD)、法洛四联症(TOF)、动脉导管未闭(PDA)和肺动脉狭窄,这5种常见CHD约C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