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是起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确诊时胆道受侵犯压迫常合并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多处于中晚期而丧失根治性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技术及医学材料的发展,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PTBS)已成为解除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发现胆道支架联合局部治疗可显著延长胆道通畅时间.本文综述关于PTCD/PTBS治疗肝外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进展,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对1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病人采用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成功置入左右双金属支架,全组无研究并发症及死亡病例.9例引流有效.发生2例轻微内镜相关并发症.10例双支架治疗病人中4例死亡,死亡时均无腹痛、黄疸、发热等支架阻塞迹象,生存128 ~ 185 d,失访1例,其余5例病人均在随访中.结论 内镜平行法双金属支架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姑息治疗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对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将导丝插入胆管并超过梗阻部位,扩张狭窄处,用推送导管将已经选择合适的引流支架置于胆管适当部位,其两端均超过梗阻段2cm以上。结果54例患者中51例插管成功,3例插管不成功的患者中1例乳头开口于憩室内,另2例肿瘤完全阻塞导丝无法通过。成功率为94.44%(51/54)。34例胆管内放置8FZ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其余20例行8~10F塑料内支架引流。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消失或减轻。其中39例2周内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血清总胆红素退至34μmol/L以下。放置胆管内支架1周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235.45±56.67μmol/L降至78.36±37.58μmol/L,肝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P<0.01)。31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与12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相比,放置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1周、2周后,其胆红素下降明显优于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P<0.01)。34例放置胆管金属支架患者中,有12例于术后2个月发生支架阻塞,再次放置塑料内支架后引流通畅,1例放置金属支架术后患者第10个月出现支架阻塞予以再次植入金属支架。另外20例放置塑料内支架者,有3例于术后1~4周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再次上升,经ERCP检查发现支架移位和阻塞,予以更换内支架,其中1例植入塑料双支架。结论经ERCP内镜下胆管放置内支架,对解除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疗效,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黄疸的疗效优于肝门部胆管梗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内镜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采用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结果 置管成功率91.83%,引流总有效率93.75%,并发症为8.33%.结论 内镜下置入胆管支架是解除胆管恶性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2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敏  张成武 《山东医药》2009,49(14):24-24
恶性阻塞性黄疸(恶阻黄)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不通所致,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效果均差或无效。2006~2008年,我们对25例恶阻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是指由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壶腹癌、胰头癌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胆道以及肝癌、胆管癌癌栓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它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黄疽,导致肝脏功能迅速恶化⑴。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引流术是胆管梗阻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6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验,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4例患者均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解剖决定放置支架的方式。结果:64例患者中,50例植入单支支架于肝总管或(和)胆总管,14例植入2支以上支架于总管和分支胆管,其中2例肝内胆管支架的桥接通过肝实质。58例患者2周内血清胆红素降低75%以上。结论:经皮肝穿刺刺内支架植入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道或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常以黄疸、胆汁淤积及胆管炎为表现,大于50%的患者为进展期疾病,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缓解胆道梗阻是姑息性治疗的重要部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塑料支架、金属支架、覆膜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等。其他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胆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等,增强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此文就胆管支架的发展及内镜下恶性胆道梗阻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胆管癌是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且通常发现时已到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肝外胆管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目前晚期肝外晚期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射频消融、放化疗、胆道支架,但胆管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治疗不可切...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和胆总管结石常可引起肝外胆管梗阻,但是非结石性慢性胰腺炎也是引起肝外胆管梗阻并导致胆汁郁积的常见原因则却未被充分认识。本文报告38例非胆石性慢性胰腺炎均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穿刺胆管造影术或静脉胆管造影术证实胰腺内末端胆总管有狭窄者11例,其中10例在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出现暂时的胆汁郁积,6例最后因胆汁郁  相似文献   

11.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和介入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ERCP支架置入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并置入内支架(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是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胆胰管恶性梗阻,恢复胆汁、胰液引流,进而改善全身症状.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经ERCP支架置入和PTBS治疗胆管癌、胰腺癌及肝门部肿瘤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资料,分析比较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在肝外胆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梗阻性黄疸入院,均经CT或MRI及实验室检查及其病史确诊为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肝外胆管狭窄分类比照Bismuth标准分为3型,并评价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术(EST)或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经EsT或ERBD治疗,有效率为96.55%.随访患者28例,其中行EST治疗4例,均未复发;放置ERBD 24例,8例6 mo内复发、8例再狭窄患者中4例为慢性胰腺炎,2例为有胆囊切除史者,占该组11.11%(2/18);其余8例中5例为单支架置入者.结论:肝外胆管良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其治疗效果与狭窄的病因和部位有关;狭窄部位长时间、多支架置入,可以减少术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3.
《肝脏》2015,(7)
<正>肝外胆管结石在临床极为常见,易引发腹痛及黄疸。在我国,肝外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85%~86%的胆石症为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梗阻及感染是其主要特点,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会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时造成死亡[1]。及时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显像无创,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明确诊断肝外胆管结石,进而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成为现阶段临床对肝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引流术对各种良恶性肝外胆汁淤积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9例肝外胆汁淤积患者先行ERCP检查,确定胆管狭窄梗阻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选择以下治疗方法: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塑料胆道支架引流(ERBD)和内镜下金属胆道支架引流(EBMSD)。结果针对良性胆管狭窄行EST、EPBD、ENBD及ERBD共59例,主要见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管乳头狭窄和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针对恶性胆管狭窄行ENBD 14例,ERBD 6例,行EBMSD 26例,主要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与肝内转移压迫胆管,所有病例均在引流后TB il及DB il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术后两组分别有10、6例出现血淀粉酶一过性增高。结论经内镜下ERCP治疗技术在肝外胆汁淤积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对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狭窄梗阻起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胆管支架内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用Olympus公司的治疗型十二指肠镜对40例胆管梗阻病人经ERCP内镜下放置(Olympus或Cook公司)胆管塑料支架,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默契的术中配合及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等.结果 36例胆管梗阻病人,都顺利完成胆管支架的置入引流术,4例胆管癌梗阻严重致导丝不能通过而失败.结论 十二指肠镜下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是治疗胆道梗阻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只要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术中熟练默契配合医生的各项操作,手术都可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脏》2017,(6)
正左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左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并发胆管梗阻;诱发局部感染及继发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病情迁延不愈~([1-2])。目前,该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是左肝叶、段切除术~([3])。本文发现既往接受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此病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2011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双支架引流22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双侧支架引流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22例双侧支架引流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畅通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22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均一次置入双侧支架成功,引流有效率81.8%(18/22),并发症发生率22.7%,其中胆管炎4例、胰腺炎1例,中位支架畅通时间113d,中位生存时间138d。结论对于BismuthⅡ、Ⅲ型肝门部恶性梗阻,双侧支架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对于BismuthⅣ型,双侧支架引流需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放置胆管支架治疗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疾病中心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对131例住院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138例次放置胆管支架的诊治经过,分析其黄疸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放置了胆管支架,术后3d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并发症为胆管炎及胰腺炎.结论 放置胆管支架为治疗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8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沿正常生理通道治疗肝內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收集1996年9月至2009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常规行內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F)患者283例资料,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先行ERCP取出结石,合并胆管狭窄行柱状气囊扩张术,再行肝管碎石及网篮、球囊取石术,取石困难者行鼻胆引流后注入中药溶石治疗或胆管内支架治疗后择期取石.结果 283例肝內胆管结石患者中,10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均一次取出,肝內胆管结石一次完全取尽215例.余68例中,9例行鼻胆管注入中药溶石治疗1周,再行ERCP取尽结石;59例行肝內胆管內支架置入术,3个月后行ERCP取尽21例,37例结石未取尽,继续留置胆管內支架,无任何不适,建议定期随访.33例合并肝內胆管狭窄经柱状气囊扩张治疗治愈19例,14例行胆管內支架支撑治疗.19例合并肝內胆管脓肿经鼻胆引流治疗脓肿消失.结论 经十二指肠镜沿正常生理通道治疗肝內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恶性胆管梗阻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我们对87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途径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共置入4种类型金属内支架96枚,9例置入双向支架。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62.7~960.4μmol/L,术后83例降至18.3~53.6μmol/L。半年以上生存率77%(67/87),一年以上生存率47%(41/87)。总的技术操作成功率100%。因此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安全、有效,而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