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和食管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和食管血供的研究海军414医院胸外科(南京,210015)张祖艮胡晓民李卜明秦以富王国辉马戎周建峰庞继尧食管胃吻合口瘘作为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有发生[1]。为探索吻合口瘘与食管血供的关系以及吻合...  相似文献   

2.
带蒂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治疗体会(附9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蒂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治疗体会(附900例分析)沈九红,陈开武,许桂诚,王鹏程,辛甲义1981年2月至1993年2月,我们连续施行食管、胃、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吻合后加用带蒂大网膜包裹吻合口共900例。结果显示,895例未发生吻合口瘘,成功率达9...  相似文献   

3.
机械缝合器在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治疗食管癌的常用手术方式,但颈部吻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6%~26%),一直是困扰国内外胸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自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62例患者采用机械缝合器结合手工缝合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不同位置的食管胃吻合口和时间因素对胃食管反流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3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24h食管pH监测、电子胃镜检查,其中食管胃弓上吻合组(A组)21例,弓下吻合组(B组)18例。结果 (1)A组DeMeester评分和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2)随着时间的推移A组和B组DeMeester评分无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 不同位置的食管胃吻合口影响胃食管反流程度,食管胃吻合口位置越高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程度越轻。时间因素对胃食管反流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处理吻合口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处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吻合口张力过高问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吻合前空肠上提最大延长长度为(7.75±1.75)cm(4~10 cm),吻合后空肠上提实际延长长度为(5.95±1.82)cm(3~9 cm),延长长度实际使用率为(77.91±16.60)%(50.0%~100.0%)。术后发生急性尿储留1例,发生左肝下间隙脓肿、腹腔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或严重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出血等病例。结论带血管弓单管空肠技术能够有效安全地延长空肠系膜长度,从而降低吻合口张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简便易行,在遇到吻合口有潜在张力风险时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胃-食管预制机器人胸内手工分层吻合(PRILA)的技术特点。 方法术前活检确诊为食管癌并愿意接受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的患者为本研究纳入对象。胃食管吻合前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以胸骨角为标志在体外完成管状胃的预制;吻合前采用冷造口的方法在胃前壁造口;采取保护性胃包裹及传动法拖曳管状胃进入胸腔的方式;采用腔内阻断的方法夹闭食管近端,以减少吻合时食管端出血。术后每半年随访一次以追踪患者转归。 结果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12名食管癌患者采用PRILA术式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均未发生中转开胸。所有患者取得R0切除,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9天,出院时所有患者可耐受半流质饮食,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胃-食管PRILA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安全可行。该术式通过对食管及管状胃的预处理,为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术野,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和分层吻合的精确性。该方法为胸外科医师应对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挑战提供了一条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贲门癌行肿瘤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时食管-胃吻合技术的改进,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方法采用Gambee单层吻合法及全层间断单层吻合法交替应用。结果采用此方法吻合的286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2.7%(4/146)。吻合口瘢痕狭窄0.7%。束出现胸腔内吻合口瘘及近期吻合口狭窄。结论此法适用于食管-胃吻合术,特别适用于贲门癌胃切除较多的弓下食管-胃吻合术及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迄今,在广泛应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法缝合食管、胃吻合仍是外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本文介绍的改良Gambee吻合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食管、胃功能改变及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对20例食管中段癌术后3-6个月患者(研究组)及1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食管胃压力测定及24h食管酸碱度(pH)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各项pH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胃静息压、残余食管静息压及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残余食管收缩压、食管原发蠕动幅度及食管湿蠕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食管上括约肌关闭压高于对照组(P〈0.01);胃、吻合口及残余食管静息压三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08,P〉0.05)。结论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后,残余食管蠕动功能差,廓酸能力降低;吻合口处不存在高压带,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  相似文献   

9.
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应用结肠或胃重建食管烧伤后食管瘢痕狭窄的临床资料。74例未切除瘢痕段食管,结肠经胸骨后隧道上提至颈部或咽部吻合;26例经胸切除瘢痕段食管,行食管胃胸内吻合23例,颈部吻合3例。结果结肠重建食管死亡5例(6.8%),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4例(18.9%),吻合口狭窄5例(6.8%)。26例胃重建食管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例。结论食管烧伤后高位的广泛狭窄可旷置瘢痕段食管采用结肠重建,中下段病变能在主动脉弓下吻合者可切除瘢痕段食管用胃重建,提高外科技术可明显降低结肠重建食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Lorola大学医院1985年3月~1997年3月行胃肠道手术2842例,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或择期的食管胃切除术、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小肠切除术、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术,不包括胰、胆管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渗引例,作者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一)食管癌手术137冽,9例经食管裂孔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其余128例分别经右胸、腹部切口行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均未加空肠造疾。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疹6例问.4%),其中发生在颈部食管胃吻合者2例(行引流术后死亡1冽);胸腔内吻合者4例,2例吻合段切除重新吻合(术后死亡1冽),且例剖胸弓1流…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3年6月至1997年9月连续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空肠)胸内机械吻合附加胃悬吊及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共45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53例,女97例。年龄<40岁者29例,40~50岁91例,51~60岁175例,61~...  相似文献   

12.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已经在临床上广泛普及并发展成熟。然而,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仍然较为常见, 如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胃反流等, 严重地影响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食管胃吻合术是该术式的核心与难点所在。近年来, 人们发现了不同的食管胃吻合方法和技巧, 可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临床结局。本文将归纳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食管胃吻合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为广大胸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促进食管胃吻合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近侧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对54例采用开腹手术,行传统残胃-食管吻合术;8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体重较术前均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低于残胃组[(9.99±4.69)vs.(15.09±7.98),P〈0.01]、[(9.39±4.58)vs.(14.30±7.87),P〈0.01],管状胃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低于残胃组[(13.25%vs.53.70%),P〈0.01]、[(10.84%vs.48.15%),P〈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近侧胃切除术管状胃-食管吻合安全,可靠,可降低术后胃食管反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预防胃上部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胃上部癌作为治疗组,行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选取同期病况基本相同的38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食管胃端端吻合术进行对比分析。术后4~6个月行胃镜检查,观察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有无胃部烧灼感、反酸、胸部不适及吞咽困难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在胃上部癌治疗中能显著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以来,采用改良的GF1型食管吻合器进行胃、食管吻合术、使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改良前显著降低,起到了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作用。临床资料改良前组32例(男29例,女6例;年龄34~76岁;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8.75%)。...  相似文献   

16.
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技术的改进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2-1997年,我院共实行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148例,其中采取改进法8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8例,男98例,女50例。年龄32—76岁。其中青门癌96例(64.9%),食管下段癌39例(26.4%),食管下段平滑肌瘤3例(2%),责门失驰症6例(4.1%)。改进组食管胃吻合手术后无吻合口疾发生,其它并发症发生率10.7%(15/84);常规吻合法吻合口疾发生率为3.1%(2/64),其它并发症发生率45.3%(29/64)。改进吻合法:常规切除部分食管下段游离胃时胃网膜右动脉分支,并留有足够长度的网膜组织,然后切除胃病变部分。胃残端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术中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将1995年至2005年收治的112例贲门癌患者,分食管胃改良吻合术组(改良组,49例)和空肠间置术组(对照组,63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6个月按进食症状分级比较,改良组和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6.1%(3/49)和28.6%(1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食管镜下观察和组织学检查,两组食管黏膜炎症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吻合法能更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裂隙法食管胃吻合用于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连续收治的4例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消化道重建均采用裂隙法食管胃吻合,即在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于残胃前壁纵向做一浆肌层裂隙,长约3 cm,保留黏膜完整,将食管断端与裂隙远端胃壁行端侧吻合,吻合口近端的残胃作270°折叠包绕食管下端。观察病人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0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于腔内完成吻合,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225.5±48.8)min,吻合时间为(45.0±21.2)min,术中失血(30.0±16.3)mL。术后无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7.0±1.4)d。内镜随访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或反流。结论 裂隙法食管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胃底折叠、瓣膜成形食管胃吻合方式,降低了手术难度,可在全腹腔镜下完成,可能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外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内报道在3%~5%,死亡率20%-50%。而胃瘘的发生率则相对较低。正确处理术后吻合口瘘、胃瘘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依然是胸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有21例发生吻合口瘘、胃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0),两组分别应用生物材料补片和自体组织补片进行食管胃吻合口覆盖、包埋及加固,气管、支气管残端加固、包埋,膈肌缺损、破裂修补。观察两组围术期及术后1、6个月的重建效果、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围术期及术后1、6个月均未出现吻合口及支气管胸膜漏、急慢性排斥反应及与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