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妇女出现乳汁分泌不畅,乳汁淤积,房乳出现肿胀疼痛,甚至硬结形成,如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化脓性乳腺炎,严重者甚至要切开引流。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妨碍产妇对新生儿的哺乳,对胎儿生长发育不利。作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通乳汤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畅,乳汁淤积共46例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锡蓉 《四川中医》2013,(7):142-144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及乳汁淤积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娩第3天起对每一个没有母乳喂养禁忌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评估,将缺乳的产妇381例,按分娩先后排列,单数为试验组191例、双数为对照组190例,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产后康抚按摩;将乳汁淤积的产妇164例按出现症状的先后单数为试验妇和双数为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产后康抚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舒适度。结果:试验组乳汁分泌、改善乳汁淤积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后缺乳及乳汁淤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乳汁淤积是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的常见产后乳房疾病,也是产褥期妇女发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乳汁淤积系乳腺管受阻,乳汁淤积于腺体内不能排出而形成硬块,局部肿胀疼痛。不仅给产妇和家属增添痛苦,影响产妇健康及婴儿的哺乳,且可导致化脓性乳腺炎。如不及时处理易形成全身感染。我院2003-2006年采用玄明粉外敷联合普林格尔多功能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汁淤积10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产妇母乳喂养中存在的产后缺乳、产后乳汁淤积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积极性。2017年3月武义县中医院建立了通乳护理门诊,主要针对产后缺乳和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开展护理评估、个性化的中医外治综合治疗、健康指导、随访等活动。通过通乳护理门诊,有效解决了产妇产后缺乳和产后乳汁淤积(的问题,产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9.4%。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除与产妇身体素质和乳腺发育情况相关外,与产后气血虚弱、肝气郁结也有直接关系。其他如新生儿患病、哭闹均可引起产妇情绪激动、烦躁、焦虑,进而抑制乳腺泌乳.引起乳汁分泌不足甚至无乳。笔者对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实施推拿疗法,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产后乳汁淤积是产褥期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4天,多是由于产后乳汁排泄不畅,乳房过度充盈,造成乳汁排出不能而发生。致使乳房局部形成硬块,怕触摸,发热,甚至发生急性乳腺炎等,从而影响到母乳喂养和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按住院号尾号得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热敷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汁淤积解除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汁淤积解除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96名分娩产妇,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48名。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乳汁淤积和泌乳情况、围产期不良事件发生、产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围产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产妇在产后康复时采用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可以改善乳汁淤积和产后尿潴留情况,促进泌乳和排气,有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红花逍遥片结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乳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产后乳房胀痛是产褥期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4 d,多由于产后乳房过度充盈,乳汁排泄不畅,造成乳汁淤积而发生的。产后3~5 d,因淋巴和静脉充盈,乳腺管不畅而发生乳腺管堵塞,使分泌的乳汁不易排除而停滞在乳腺管内,导致产后乳胀,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胀痛、硬结,产妇自感疼痛不适。乳胀使乳房变硬,乳头相应变短,加上产妇因哺乳疼痛产生惧乳心理,从而使新生儿吸乳困难。产妇严重乳胀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采用综合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40例,取效甚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生产后乳汁淤积8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乳腺先天发育畸形及脓肿。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27.4±2.4岁;新生儿体质量2.4~4.2kg,平均3.4±0.6kg。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26.5±2.5岁;新生儿体质量2.5~4.4kg,平均3.5±0.8kg。两组产妇发病均为  相似文献   

11.
吴群芳  肖香萍  郑枫 《光明中医》2023,(8):1543-1546
目的 研究在产后乳汁淤积中予以中药封包和经络推拿的效果。方法 选取上栗县妇幼保健院100例产后乳汁淤积产妇为样本,纳入时间2019年3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均分为50例实施经络推拿手法治疗的对照组和50例实施中药封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产妇的治疗效果、首次通乳时间、具体疼痛程度、母乳喂养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母乳喂养质量、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首次通乳时间、具体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后乳汁淤积中实施经络推拿和中药封包的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提升了产妇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乳头凹陷常见于产妇,它虽然不是疾病,但是可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吸吮,又因乳汁排出受阻,致乳汁淤积而发生乳腺炎,而影响产妇健康。作者对乳头凹陷的120例产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纠正方法,并比较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欧阳正平  洪秀莲 《光明中医》2016,(14):2090-2091
目的研究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预防乳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足月单胎分娩,年龄20~35岁,语言交流正常且乳房发育正常,乳头无内陷和皲裂,均能实行母乳喂养,婴儿能正常吸吮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观察组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1采用单纯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2采用单纯手法按摩,观察三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发生率。结果对于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2有明显的差异性(P20.05);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为3%,对照组1为17%,对照组2为10%。结论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组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增加;产后乳汁淤积症发生率低;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对预防乳汁淤积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产妇产后,乳汁稀少甚至没有者,称为产后缺乳。母乳是新生儿最佳天然食物。产后乳汁不充足,极大地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产后哺乳有利于产妇子宫复旧和预防乳腺癌,同时母乳喂养能提高婴儿抵抗力。笔者总结近年的经验,针对产后缺乳采用自拟中药二通汤配合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效果极佳,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滕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年龄22~42岁;初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产妇常见病之一,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阻,乳汁留滞于乳腺管内的一类疾病,一般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乳内肿块等,严重者出现乳汁不行、乳房硬结、乳腺脓肿以及情绪焦虑、烦躁等症状,常可诱发急性乳腺炎[1]。中医古籍多有记载"妒乳""吹奶""产后妒乳""产后吹奶"之名,内外治法皆可用之。本病临证多见也多有报道,中医治疗极具"简、便、廉、验"之特征,取效甚多,确有独到之处。刍议之不啻为产后乳汁淤积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剖宫产术后由于产妇早期自理能力的缺陷,创口疼痛、静脉输液、体位限制等原因,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使一些产妇出现了乳房胀痛,乳汁淤积,使母乳喂养失败并且发生乳腺肿胀的现象。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对剖宫产术后24h的产妇进行乳房外敷,防治产妇乳汁淤积和乳房肿胀,降低乳腺肿胀发生率,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乳房肿胀是产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发生于产后2~5d.乳房肿胀是由于乳房内血液、体液、乳汁堆积而成,主要表现为皮肤绷紧、局部有硬结、胀痛、怕触摸、乳头变短,甚至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出或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汁淤积成块,出现胀痛及沉重感,母亲也因疼痛而不愿喂奶,限制了母乳喂养的开展.笔者对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产科2009年1-12月共住院产妇2238人,其中112人因大三阳、子痫、早产、新生儿窒息、病理引产等未实行纯母乳喂养,余2126例均实行母婴同室并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张贵瑾  李彩红 《河北中医》2012,34(4):561-562
产后乳房胀痛是产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在产后2~3d发生.乳房胀痛是由于乳房内血液、体液及乳汁堆积而成,主要表现为皮肤绷紧、局部有硬结、胀痛怕触摸及乳头变短,甚至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出或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汁淤积成块,出现胀痛及沉重感[1],给产妇造成痛苦并影响产后哺乳.2009-02-2009-12,我们采用乳房按摩加通乳方治疗产后乳房胀痛45例,并与常规方法及按需哺乳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点穴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乳汁淤积的产妇81例,随机分为点穴按摩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产妇单纯行乳房按摩治疗,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按需哺乳;并告知产妇调整心理与情绪,注意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并告知家属调理产妇营养,每日要满足产妇营养需求,以更好的泌乳。点穴按摩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按摩前先点穴操作,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时间,产妇通乳后48小时内泌乳量、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经过乳房按摩点穴的产妇平均24小时内乳汁分泌增多,对照组产妇治疗72小时后才有乳汁分泌的产妇占观察对象的46.34%。乳房点穴按摩组产妇48小时乳汁充足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32.55,P0.001)。点穴按摩组产妇产后72小时乳房胀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u=8.751,P0.05)。结论:产后乳房点穴按摩可促进产妇产后泌乳,有助于减轻产妇乳汁淤积的状况,并增加产妇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乳房胀痛是产科常遇到的问题,产妇在分娩3天后往往出现乳房充盈,有部分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房肿胀、疼痛。乳房胀痛是指产后因乳腺管不通,乳房不能及时排空,乳汁淤积而形成硬结,触摸乳房时乳房有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