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28例胃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根据螺旋CT表现对28例胃癌进行术前CT分期.[结果]胃癌的螺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可伴溃疡、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后病变胃壁异常强化,术前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的标准D2式淋巴结清扫术的具体操作及在胃癌中的应用.目前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D1)、根治Ⅱ式(D2)和根治Ⅲ式(D3)3种基本术式.规范的淋巴结清除已成为胃癌R0切除的有力保障.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做D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进展期胃癌,D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D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所谓胃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因此彻底清除胃周转移淋巴结是胃癌获得治愈的重要条件.方法:对15例进展期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随访6-12个月,无一例患者死亡,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5例.结论:远端胃癌的标准D2式淋巴结清扫术胃癌根治术能够降低胃癌术后复发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相关预后情况。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以男上饶性为多见,发病高峰为40—59岁;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内眼分型以浅表型和凹陷型为主;其中9例伴发胃周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为94.3%;不伴胃周淋巴结转移的黏膜内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拥有胃病既往史的患者属于早期胃癌的高危人群,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伴随疾病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临床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有助于降低胃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低张及气体做对比剂的条件下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胃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行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应用轴位图像结合多种重建方式对进展期胃癌进行Borrmann分型及对胃壁浸润的T分期判定,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为98%,胃壁浸润深度的T1~T4分期结果准确率分别为67%,75%,77%,75%,总准确率为74%,与手术病理对照一致性较好。结论低张充气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判定准确率高,对胃壁浸润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有效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PCR法检测胃病患者和正常人HP感染情况。结果:HP感染与十二指肠球溃疡高度相关(P<0.01),与胃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呈显著性相关(P<0.05),HP感染率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间差异无显著性,非贲门部胃癌明显较贲门部癌高(P0<0.05)。结论:HP感染与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排CT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手术检查的确诊为胃癌的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先采取CT平扫,根据平扫结果部分患者再进行cT增强扫描,和内镜检查,观察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检出率,和进展期术前分期。结果:①早期胃癌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进展期胃癌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③进展性胃癌的术前分期两者分期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结论:单排CT对胃癌诊断有效准确,能与内镜配合加强胃癌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进展期胃癌的一般资料和CT检查方法。结果46例胃癌中发现周围浸润22例(48%),发现淋巴和/或远处转移36例(78%)。结论螺旋CT在胃癌定性诊断、大体分型及手术切除评估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临床特征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角度探讨其发生、发展及转移的机制。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350例患者,分别病史时间、首发症状、发生部位Borrmann分型资料的收集和统计,探讨上述因素与Borrmann分型的相关性。结果:3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息肉样32例,溃疡型227例。病程15天至5年不等,平均13.5个月,半年以下(含半年)最多,占78%。结论:Borrmann各型胃癌的起源、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可能不同,Borrmann分型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旨在提高胃癌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胃镜病理证实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影像。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的病变全貌,并能显示病变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T2、T3和T4期胃癌诊断正确率为95%(57/60),淋巴结有无转移评价正确率为87%(52/60)。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提高对胃癌的浸润深度、转移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期胃癌(EGC)的临床体征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8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体征及病理特点。结果:早期胃癌88例占同期500例胃癌手术的17.6%。病灶≤2cm的48例(54.5%),病灶在2—4cm的35例(39.7%),病灶≥4cm的15例(16.2%)。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45例(51.1%),Ⅲ型15例(17%),Ⅰ型6例(1g.1%)。手术病例发现琳巴结转移20例(22.7%),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36例(40.9%),而黏膜层10例(11.3%)。88例均行术前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胃癌72例(81.8%)。结论: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临床医护人员施予对早期胃癌临床知识与病理知识的培训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术后疗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胃良与恶性溃疡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19例胃溃疡与128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者好发年龄、胃镜下变病部位和大小的差异。结果:63.17%胃溃疡多发生于50岁以下患者,81.13%胃癌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P〈0.01)。贲门部的胃癌是胃溃疡的5倍(P〈0.01);胃角部的胃溃疡是胃癌的9倍(P〈0.01);溃疡型胃癌与胃溃疡都易发生在胃窦,且检出率相似。82.16%胃溃疡直径〈3cm,78.11%胃癌直径/〉3cm(P〈0.01)。结论: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的好发年龄、生长部位和大小几乎各不相同,这些发病特点对溃疡型胃癌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ing dendritic cells,TIDC)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及COX-2表达与预后相关因素的意义.方法:将S-100蛋白抗体作为TIDC的特异性标记物,对60例胃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TIDC进行定量计数分析,同时COX-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0例肿瘤患者中树突状细胞平均值为(10.16±7.84)/mm2.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5),进展期胃癌较早期胃癌明显减少(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P<0.05),COX-2表达阳性的胃癌组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低于COX-2表达阴性的胃癌组(P<0.05).COX-2表达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C0X-2表达在早期胃癌组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组(P<0.05),COX-2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P<0.05).结论:肿瘤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密度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OX-2表达有明显相关性,检测胃癌组织内TIDC浸润程度及COX-2表达对判断胃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是指癌肿侵及粘膜及粘膜下,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需借助纤维胃镜、X线及细胞学检查方能做出正确诊断。我院从1980年开始,共做纤维胃镜检查4850多例,检出胃癌283例,其中早期胃癌16例.占5.65%,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6例早期胃癌中.男12例,女4例,年龄为26~65岁。其中浅表隆起型7例,糜烂型炎性表现5例,溃疡型4例。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12例,溃疡恶变2例,高疑癌2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为腺癌,2例为溃疡恶变。16例患者中,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纳差11例;上腹…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doublecontrast,DC)检查是发现、诊断该类肿瘤的主要手段,对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向胃周浸润的肿块及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病例的诊断,此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由于螺旋CT的广泛应用,CT对胃疾病诊断的应用日益增多。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手术可切除性,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无论在肿瘤侵犯深度及范围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1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0例胃癌中,早期胃癌5例(4.2%),进展期胃癌115例(95.8%)。40岁以下4例(3.3%),40-50岁15例(12.5%),50~60岁71例(59.2%),60岁以上30例(25%);男性高于女性。癌灶位于贲门部16例(13.3%),胃体部29例(24.2%),胃窦部75例(62.5%)。多数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结论:对40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及有癌前病变者应常规行病理活检,并定期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CN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 mRNA表达。结果:在高分化胃癌PCNA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PCNA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CNA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在Ⅰ期胃癌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者(P〈0.05)。结论:PCNA在胃癌的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表现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间南华大 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 189 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外科手术切除早期胃癌标本送检后确诊,对 189 例早期胃癌 标本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型、肉眼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浸润深度进行检查分析。结果:189 例早期胃癌患者中男女 性别比例为 4.73:1,年龄 50 ~ 60 岁人群居多;早期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直径多< 3 cm(75.13 %),浸润至黏膜下层者 98 例 (51.85 %),黏膜内腺癌患者 91 例(48.15 %);大体类型以表浅型最为多见,占比 53.44 %,凹陷型占比 37.57 %,隆起 型占比 8.99 %;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最为常见,占比 77.25 %;10 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占比 5.29 %。结论:男性早期 胃癌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 50 ~ 60 岁,伴随肿瘤黏膜下层发展,病灶下淋巴结数量较多,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 浸润深度等均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I期5例,II期11例,III期13例,IV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康复新液对乙酸烧灼型慢性胃溃疡模型进行干预,旨在探索康复新液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烧灼型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结果:大鼠胃浆膜下注射10%乙酸后,可使胃壁组织受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凹陷,四周微隆起。镜下可见胃溃疡模型胃组织溃疡部位既有炎性细胞浸润期(P〈0.001),又有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P〈0.001),还有黏膜再生(P〈0.001)。给药治疗后,康复新液组的溃疡、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情况比其他给药组明显轻,粘膜修复程度情况比其他给药组明显好。结论:康复新液有促进粘膜再生及纤维化和缩短溃疡修复时间的作用,且作用明显强于雷尼替丁、奥美拉唑、达喜和康复新液合用西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胃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例(53.8%),54例(67.5%),与正常黏膜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urvivin的表达和胃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HIF-1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而与TNM分期无关;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in和HIF-1α在胃癌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侵袭性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对其表达进行监控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